深圳市創捷供應鏈有限公司創辦于2007年,由1995年成立的深圳市創捷科技有限公司進出口事業部發展演變而來。全國第一家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基礎,供應鏈管理服務為競爭手段,首創產融結合供應鏈金融生態圈模式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海關AA類企業,深圳海關客戶協調員制度企業,深圳市稅務局直通車企業、ISO9001:2008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企業、2008-2014年連續七年深圳皇崗海關“十佳納稅大戶”等,公司產融一體化的生態圈模式,得到了政、產、學、研各界的高度認可,獲評由清華大學物流研究中心、物流雜志社等機構共同評選2013年度“物流與供應鏈十大創新企業”。
公司業務涵蓋了供應鏈執行服務、供應鏈集成服務及供應鏈方案服務三大內容,滿足客戶涉及的產品類型包括IT及周邊產品、通信產品、電子元器件、快速消費品、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新材料新能源、消費類電子產品等八大領域。
創捷供應鏈正在構建供應鏈金融生態圈,推進生態圈內的產融聯盟,最終打造一個依托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萬企互聯的產業供應鏈智聯網。在全國優勢產業聚集地區復制推廣這種商業模式,將供應鏈生態圈商業模式從深圳,復制到珠三角區、全中國、乃至國際區域,覆蓋更多行業,并將供應鏈服務嵌入產業鏈中,基于產業互聯網,構建不過分約束的商業關系生態圈,實現全球產業的協同,真正幫助企業走向成功。
2014年9月11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創捷供應鏈視察調研期間,充分肯定了創捷“產業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生態圈商業模式,鼓勵創捷加快發展,力爭在全國復制,助力更多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2015年1月5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廣東省廣州市,主持廣東外貿企業座談會。會上,深圳市創捷供應鏈有限公司作為唯一的供應鏈企業位列其中,結合自身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向總理提出政策建議。
創新商業模式:打造“產業生態圈”為基礎的“供應鏈金融”平臺
創捷供應鏈正在打造一個依托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萬企互聯的產業供應鏈智聯網。以手機產業生態圈為例,生態圈以創捷供應鏈網絡為核心,以生產、運營、管理、融資為功能,打造四大服務平臺:
1、供應鏈運營平臺
涵蓋海關、稅務、商檢、物流、倉儲、采購、生產、分銷、保稅倉儲等環節,
并形成第三方物流的集成解決方案;
2、供應鏈金融平臺
依托運營平臺建立信用體系及支付體系,提供供應鏈融資及金融衍生服務;
3、供應鏈信息平臺
為一般的中小型企業提供信息化工作平臺,創造接入即可享受的國際先進信息化管理工作體驗;
4、供應鏈關系鏈
構建“不過分約束伙伴關系“的社會化商業圈關系鏈。
目前,創捷供應鏈打造的手機產業生態圈已較具規模,已聚集大批產業相關上、中、下游企業,其中:已導入手機項目2000余個,總額超100億美金;項目管理員100余個;各類芯片、軟件、配套供應商2500多家;制造商/加工廠60多家;方案設計商80多家;包括歐洲、美洲、中東、印度、東南亞等地區的海外客戶120多家。
供應鏈生態圈模式為各企業帶來的好處:
1、業務歸核,幫助客戶真正回歸核心業務;
2、提升效益,整個供應鏈運營效益提高,流程時間縮短,商業關系鏈得到優化;
3、解決項目生產資金問題,實現供應鏈融資;
4、有效降低成本。
客戶服務成功案例
上市集團客戶A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無線通訊技術產品和服務提供商,A具有全球接單能力,以強大的研發能力作為其核心競爭力。但同時其缺乏專業的供應鏈管理能力,需要建立一個適合其自身需求的具備敏捷性、適應性、協作性的供應鏈管理體系。通過數據的歸集、整理和分析,降低外部因素對內部運作的影響,提高供應鏈的敏捷性,能夠對變化做出快速應對;產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其供應鏈可能采用不同的運作模式,必須建立具有適應性和能夠應對市場和客戶變化的供應鏈;將供應鏈環節進行結構性優化,在其供應鏈環節中需要轉變上下游敵對狀態,建立同盟關系,保持利益一致性,使整條供應鏈效益最大化。由于其產品具有更新速度快,生命周期短等特點,決定了其供應鏈要求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決策能力更強,從而保證其供應鏈具備3A要素。
創捷供應鏈為其量身設計了一套供應鏈管理方案,客戶將其供應鏈中的貨物進口、國際國內物流、資金、銀行、稅務等環節外包給創捷供應鏈,以創捷供應鏈的核心競爭能力支持客戶A的非核心業務,客戶A可以更專注于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環節。
具體合作模式為:客戶A與創捷供應鏈簽定框架協議,提供生產計劃物料清單(BOM)表,創捷供應鏈根據BOM表從國內外供應商采購原材料并集貨于我司VMI倉庫進行分揀、齊套后送到加工廠進行生產,生產過程中由客戶A進行質量管控。成品完成后創捷供應鏈將成品出口并交貨給客戶A的海外客戶。
創捷供應鏈與客戶A自2011年合作至今,已配合其完成10億元的業務量。創捷供應鏈E-SCM平臺具有的數據實時性高、交互能力強、數據準確度高、響應速度快等優點,使創捷供應鏈成為客戶A的優秀合作伙伴,深得其信賴。具體實施效果如下:
1.人力成本
在創捷供應鏈為其實施供應鏈管理方案以前,客戶A須在該項目供應鏈平臺配置50人以完成該業務的操作。創捷供應鏈的方案實施后,客戶只需6名操作人員,配合創捷供應鏈該項目組人員7名,共13名人員即可完成原來的任務,客戶A的人力成本大幅下降。
2.業務處理能力
在創捷供應鏈方案實施前,原50人的項目組完成3億的業務量;方案實施后先13人可以完成5億的業務量,業務處理能力提高65%。
3.運作成本及效率
由于信息支持到位、準確、及時,供應鏈流程整體效率提高,生產周期從原來35天縮減至25天;價格定位更加準確,由原來報價需時一周縮減為2天即可根據成本準確報價,提高客戶商務談判實力;庫存監控決策系統進行了大量有效的即時數據分析,原材料備貨量由原來60天減少50%至30天,盤活大量資金。
4.幫助客戶回歸核心業務
創捷供應鏈方案實施前,客戶A需要四地機構或部門配合,共同管理原料倉、成品倉以及加工廠,溝通成本及人力成本過高。方案實施后,客戶由獨立為其開放的端口進入創捷供應鏈E-SCM平臺,監控管理統一在平臺上完成,便捷有效地實施管理,幫助客戶釋放其在供應鏈上的管理成本,有效提高供應鏈決策準確率,能夠將更多人力物力回歸其核心業務。
根據客戶A公布的2012年財務報告,2012年與2011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分析結果為得益于3G智能手機需求增長,該集團對產品進行了優化以及上下游關系得到改善;與此同時,2012年與2011年營業成本同比下降27%,分析結果為得益于該集團優化其成本結構以及供應鏈管理環節進行了有效合理的優化。
專家點評
趙先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運營及供應鏈管理學教授
創捷供應鏈是一個通過供應鏈整合,創新和服務創新來幫助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的典范。通過利用互聯網平臺及信息通訊技術,創捷幫助手機研發和方案提供商高效整合從供應商、到制造商,客戶,物流提供商,海關,稅務等公司或政府部門之間的不同流程。通過供應鏈整合與流程創新減少浪費,增加反應速度,降低交易成本。同時創捷和銀行合作給供應鏈中中小企業提供一系列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服務。通過掌控供應鏈中的物流,信息流和錢流,及閉環交易的設計,創捷可以有效控制風險。通過收集和分析供應鏈不同環節的數據,創捷可以準確評估風險。
創捷的金融服務幫助中小企業獲得他們發展所需要的金融資源。供應鏈的整合服務使得眾多中小企業可以利用他們的資源和能力集中做好供應鏈中某些環節的工作。創捷供應鏈通過整合多家企業的資源和供應鏈中不同流程,建立了手機行業的生態圈。通過產業和金融的結合提高產業的全球競爭能力。創捷的商業模式是通過供應鏈整合與服務創新來給顧客創造價值從中獲得利潤。這種商業模式對于中國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