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簡況
山西太鐵聯合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鐵物流)成立于2003年6月18日,為太原鐵路局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9404萬元?,F有員工156人,有10個職能部室,2個附屬機構,2個二級公司,3個經營業務部。經營范圍:主要為客戶提供鋼材、煤炭、焦炭、礦粉、氧化鋁、水泥、生鐵、鋁礬土、商品汽車、鐵路配件產品、零散白貨等貨物公鐵聯運、商貿物流、接卸倉儲、加固材料、采購供應、城市配送、物流信息等綜合性物流服務。
公司按照現代物流理念,堅持專業化發展、規?;洜I、規范化管理的思路,致力于創建集運輸、裝卸、倉儲、配送、包裝、加工、信息等一體化功能的國家5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公司先后榮獲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國家4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和國家AAA級信用企業、國家稅務總局批準的全國物流行業第二批稅收試點單位、國家商務部批準的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系統重點聯系企業、國家人事部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授予的“全國物流行業先進集體”、山西省首屆百家信用示范企業、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理事單位、山西省物流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單位。2008年—2015年連續8年入圍中國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0強。截止2015年末公司總資產7.18億元,凈資產4.8億元,固定資產凈值0.81億元。
企業管理既注重傳統管理模式的優化,又結合現代物流管理理念,通過不斷地兼并整合,使企業效益效率達到最大化,一方面依靠鐵路優勢,與既有大客戶形成戰略合作聯盟,提供大宗貨物運輸、倉儲、配送、信息等一體化服務,同時,不斷拓展省外客戶,將觸角外延,另一方面,積極開發新的產品,與公路快遞以及糧食儲備公司、商品汽車等合作,落地晉南快線業務、敞車糧食運輸物流業務、商品汽車區域中心庫,形成多條支柱業務。
二、企業信息化是如何推進、組織,一步一步深入的?
1.信息系統的初步開發。2003年公司成立之初,各項業務基本以手工作業為主,制證標準不統一、信息傳遞不準確,賬項管理誤差大。為此,公司克服計算機硬件資源有限等困難,針對當時公司主導業務——鋼材物流,自主研發了“進銷存”貨物管理系統,使鋼材從入庫、出庫到配送以及結算均實現信息化系統管理。各項電子單證自動生成,各項業務數據在各個崗位間快速傳遞,并能通過計算機及時查詢,為公司與客戶結算提供了及時、完整、準確的業務信息,也使公司的電子單證逐步發展成為客戶月末對賬的“標準單”,極大提高了“太鐵物流”的信譽。但由于當時計算機硬件、網絡等局限,“進銷存”管理系統功能較為單一。
2.信息系統的深度開發。2005年至2006年,隨著公司經營業務不斷拓展,經營規模不斷壯大,針對鋼材業務簡單研發的信息管理系統已不能滿足發展需要。為此,公司提出建設綜合型現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將公司主營業務及主要管理職能等全部納入信息管理,實施網絡全覆蓋。2005年8月通過充分調研論證和多家比選,與北京時力科技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出“太鐵物流信息管理系統”。新的信息系統以“太鐵物流”互聯網站(http://www.trul.cn/)作為物流業務操作和信息系統管理接入口,集成了倉儲、配送、計劃、合同、安全、經營管理和領導查詢等功能。對內實現物流業務全程信息化管理,對外可為上下游客戶提供業務信息查詢以及電子單證管理等服務,實現了貨物狀態即時查詢,物流服務效率、服務質量明顯提高。自此,公司邁出了向現代物流業轉型發展步伐。
3.信息系統的拓展完善。2007年至2009年,隨著太原局物流業深度重組整合,原信息管理系統再次無法滿足公司業務拓展需要,二次開發勢在必行。我們經過總結經驗、反復調研、分析和論證,確立了“以模塊化設計為基礎,以權限管理、功能配置為手段,實現相應業務功能為目標”的開發思路,改進既有信息系統,研發新功能。軟件開發采用模塊化設計,通過嵌入方式融入信息系統,在不改變既有信息系統框架的基礎上,實現了既有信息系統功能的擴展。新系統增加了訂單、裝卸、物資、協同辦公等7個子系統,完善了倉儲、配送、運力調度等14個子系統,并預留了太原至廣州行包專列、焦炭合金圍檔產品、山西“無水港”三個新項目的開發空間。自此,以網絡系統(“太鐵物流”互聯網站)、協同辦公系統(OA辦公子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倉儲、配送、運力調度、合同、安全等20個子系統)三大框架結構為主體的太鐵物流網絡信息系統平臺基本形成,在物流業務管理、運力協調控制和管理決策等三個方面展示出現代物流卓越的服務功能,得到鐵道部、太原鐵路局有關領導肯定。
三、信息系統簡介
太鐵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緊緊圍繞山西太鐵聯合物流有限公司物流業務需要,按照現代物流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七項功能結合鐵路物流業務分類進行設計開發,通過對運力調度、倉儲、配送、裝卸、集裝箱等核心業務進行信息化定制開發,使公司業務信息流融入到整個物流作業全過程,從而形成科學、系統、完整的信息網絡體系。系統主要由19個模塊組成:合同管理、訂單管理、運力調度、經營管理、倉儲管理、平板大列、物資管理、配送管理、集裝箱管理、裝卸管理、客戶管理、系統管理、組織管理、基礎信息、客戶查詢、進銷管理、領導查詢、OA辦公、安全管理。
系統基于現代物流管理理念設計,并結合鐵路運輸特點和太鐵聯合物流的管理經驗對功能進行了劃分,采用模塊化設計。整個系統像用建筑模塊搭建起來的大廈。它的基礎是由組織管理模塊、崗位管理模塊、用戶管理模塊、菜單權限管理模塊等組成。而合同管理模塊、客戶管理模塊、貨品管理模塊、倉庫信息管理模塊等則是大廈中的水、電、氣系統,是數據權限管理的基礎,并同菜單權限交互實現可靠、靈活的系統權限配置。
在這些基礎模塊之上就是大廈的主體,運力調度模塊、倉儲管理模塊、配送管理模塊、裝卸管理模塊、平板大列管理模塊、物資管理模塊、集裝箱管理模塊、進銷管理模塊等。業務主體模塊相對獨立,自成體系,可以通過修改、移除對其完善和拓展,同時通過預留接口還可以為大廈添加新模塊。業務主體模塊通過訂單管理穿針引線,它既是上游業務的結果,又是下游業務的起點,內部業務通過它起到連通各個主體業務模塊的作用,對外通過客戶訂單將客戶的需求信息接入大廈。
經營管理模塊同領導查詢模塊、安全模塊以及辦公自動化系統是整個大廈的上層建筑。經營管理模塊依據合同和業務執行結果結合財務管理數據,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領導查詢模塊則是對公司主要業務的查詢、統計和匯總,為決策層提供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四、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評估
1、信息化實施前后的效益指標對比
.png)
2、信息化實施對企業業務流程改造與競爭模式的影響
(1)形成標準
原始作業各項業務基本以手工為主,制證標準不統一、信息傳遞不準確,賬項管理誤差大。信息系統應用后,各項電子單證自動生成,各項業務數據在各個崗位間快速傳遞,并能通過計算機及時查詢,為公司與客戶結算提供了及時、完整、準確的業務信息,也使公司的電子單證逐步發展成為客戶月末對賬的“標準單”,極大地提高了“太鐵物流”的信譽。
(2)職責分明、理順工作流程
現代物流七項功能包括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它們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銜接,初期由于物流業務單一,使倉儲、配送等業務職責模糊、相互交叉,信息系統的應用,通過技術手段,明確了職責權限,理順了作業流程,實現了物流業務各環節間有效銜接、實時聯動,并且每個物流作業環節報表自動生成,杜絕了單據傳輸滯后和手工填證出錯的現象。這樣,使每一筆業務從申請鐵路運輸計劃、貨物出廠裝車、到達卸車作業、貨物入庫管理、客戶訂單下達、貨物出庫管理、配送工單下達、配送車輛調度、配送吊裝作業、貨物短途配送到客戶接貨簽認,信息系統都能流程化處理。上一個物流環節生成單據的同時,會通過信息系統自動給下一個物流環節的作業部門送達指令,提示該作業部門做好準備,進行相應的物流作業,有效實現了物流運輸、裝卸、倉儲、配送、信息一體化“點到門”的物流服務功能。
3、信息化實施對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信息化的實施,擺脫了原始手工作業效率低下的局面,縮短了物流作業周期,降低了作業人員成本,加強了部門之間的協調,減少了業務信息數據的冗余,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提升服務質量,降低物流運作成本,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業務數據的復用性、準確性和時效性,同時為經營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OA協同辦公系統的應用,提高了辦公自動化的水平,公司各部門、下屬各單位能夠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資源,高效地協同辦公,從而實現文件的上傳下達,公文流轉,通過分級、分權限控制,進行安全、有序的管理,從而實現無紙化辦公,節約了辦公費用,降低了辦公成本。
五 、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主要體會、經驗與教訓
物流信息系統是現代物流企業的核心和靈魂,在物流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高平臺、高起點、可擴展”的原則,信息化建設初期,就制定了立足長遠,全方位打造物流信息網絡平臺的目標,高標準搭建太鐵物流信息網絡平臺。
1.搭建信息系統硬件平臺。選型、配備高、中端服務器和先進的相關網絡設備,運用國際標準的網絡拓撲設計理念,搭建起太鐵物流局域網硬件平臺,以公司物流信息中心為核心向外輻射,完成業務和信息數據大集中管理,為總公司各部門與所屬各單位、基地網點以及大客戶配備230多臺客戶終端,運用短信收發、無線終端等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手段,提升物流信息系統的應用水平,實現了信息網絡的全覆蓋。
2.搭建信息系統軟件平臺。緊密圍繞運輸、裝卸、倉儲、配送、包裝、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七項基本功能,融合移動通訊、無線終端等信息技術手段,兼顧系統的移植以及運行維護和安全性,以模塊化的形式開發了運力調度、倉儲、配送、裝卸、集裝箱、平板列等核心業務子系統,建成強大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平臺。實現了從物流計劃到物流執行以及物流核算,全過程信息化管理。模塊化的程序開發,為未來信息系統功能拓展提供了便捷與低成本優勢。
3.搭建信息系統網絡平臺。針對公司業務信息源點多且異地分散的特點,我們采用VPN虛擬網絡專線接入技術,通過網絡設備構成有機的整體,提供7×24小時服務,切實將物流信息網絡覆蓋到總公司各部門、子(分)公司、各級基地(網點)等信息源點和應用終端,并延伸至長期穩定的大客戶。所有用戶均可登錄“太鐵物流”互聯網站,通過授權接入公司局域網,進行業務處理、交互和查詢、信息接收和送達。還可以通過企業郵箱以及客服中心,反饋服務意見和建議,調查客戶滿意度,為公司及時掌握業務信息和服務動態提供可靠依據。
4.培養信息系統專項人才。為保障信息系統正常運作,充分發揮信息平臺作用,我們一方面多渠道引進和培養計算機管理及應用人才,每年向路局申請分配大學生名額,儲備人力資源;另一方面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演練等多種方式,加強對既有員工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培訓。先后組織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班,業務骨干脫產集中培訓班,提高了信息管理系統應用水平。對歷年分配大學生分批集中培訓,安排到各個二級公司進行物流信息系統的操作和維護,推動二級公司信息系統的應用水平。
六、推廣意義
鐵路正在從傳統運輸向現代物流轉變,而現代物流離不開信息化,太鐵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融合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并兼顧鐵路運輸管理特點,為山西太鐵聯合物流有限公司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為客戶服務的質量,降低物流運作成本提供了技術保障,極大地提升了鐵路物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信息化應用水平,系統的推廣使用,將積極推動具有中國鐵路特色的現代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進程,為中國鐵路現代物流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通過較長一段時間的應用實踐,該系統對于構建鐵路物流信息平臺、形成鐵路物流信息網絡、加快鐵路物流信息化建設具有較深遠的意義。
七、改進方案及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議
按照鐵路多元化經營,一體化運作,實現門到門服務,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推進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的經營理念和思路,未來電子商務將占有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地位。電子商務集成信息、金融、交易、結算等功能,實現運輸業務與延伸服務業務無縫鏈接,為鐵路物流企業擴大經營范圍,提高工作效率,優化作業流程,簡化辦事程序,提升客戶服務質量提供平臺和保障,將有助于鐵路現代物流發展目標的實現。
結合公司現有信息化建設實際,以及未來電子商務發展趨勢,思考打造具有鐵路特色的電子商務平臺,為搶占市場奪得先機,做好前期準備。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