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咱們中國人總有一句話:笑到最后得才是王者!或曰:前面笑的不算啥,關鍵看能否一直笑傲江湖。在國內的互聯網領域也遵循這一定律。這不,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隨著電商模式的不斷進步轉變,產業互聯網正方興未艾。“未來5年將是產業互聯網的爆發時期。”對于產業互聯網的前景,王海波曾這樣判斷。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他也表示,“目前,很多企業經營者通過消費互聯網的運用體會到了互聯網的價值,愿意進一步嘗試和摸索,大量中小企業已經開展了在線采購。與產業互聯網相關的第三方服務機構正在普及,智能物流、支付體系等都在不斷完善。”并圍繞供應鏈經濟、增值經濟和流量經濟進行了分享。
經濟活動的生產、采購、批發、分銷的每一個環節都將會產生巨大的交易額,而交易很可能受到資金獲取以及高利息問題的制約,因此網庫可以為實體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以最少的錢做成最多的交易,通過網庫的平臺實現在線采購來降低成本,從而實現以利潤為基礎的增值經濟,實現優質優價,以單品和大數據做支撐,用平臺獲取流量,實現以平臺為基礎的流量經濟。
作為中國最早的電商創業者之一,今天的網庫集團,已發展成為國內單品供應鏈服務領域知名品牌,為全國超過3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基礎B2B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在全國主要城市設立了100余個區域運營中心和區域運營總部。從今年8、9短短兩個月的成績來看更是“碩果累累”,先后上線了中國建平小米產業帶、中國紡織產業帶、中國插座產業帶、中國翡翠產業帶、中國橡膠產業帶還有中國機床產業帶。
此外王海波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強調,網庫集團正在做的就是幫助實體中小企業學會在線采購,既是買家,又是賣家,成為互聯網世界中的一個節點,融入產業互聯網當中,比如近幾個月落地的四川廣安、山東煙臺、內蒙通遼等電商谷更是讓網庫的規模越來越大,知名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在網庫集團的精心扶持下各地的實體企業都由原來的“山重水復疑無路”走向“柳岸花明又一村”,幫助更多的縣域經濟,特別是中小實體企業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
如果說單品電商模式是網庫集團歷經摸索后的發展思路,那么為中小企業提供互聯網服務則是網庫集團始終未變的追求。近年來,隨著國內制造業產能過剩,世界經濟不景氣,我國出口不利,國家也提出了類似于“互聯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政策,因此所有的實體企業都在試圖與互聯網結合,也難怪,正如小米的雷軍所說“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實體企業都希望借助互聯網這個風口使自己一飛沖天。
據悉,網庫自2016年開始在今后五年內,將通過60萬個單品通為中小企業實現基于單品的正品優價在線采購,推動至少60萬家中小企業,使用網庫平臺進行原材料采購和銷售;打造6000個單品產業平臺為分布在中國2800多個縣的各行業的代表性企業提供基于單品的全網營銷,幫助60萬家中小企業的交易額突破6000億元,通過600個單品產業帶為產業上下游提供基于大數據的供應鏈應用。
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講的那樣,古今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網庫王海波亦是如此,在不斷的思索堅持中,為實體企業帶來更多的希望。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