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服了雙11這包速生劑,公路運輸商也需治“節日綜合癥”

發布時間:2016-11-21 10:40:40 第一物流網

每年雙11帶來的巨大訂單量讓電商們瘋狂,也讓快遞小哥們奔忙,更讓公路運輸變得很緊張。也許你注意到了天貓、京東們的24小時斗法,看到了順豐、圓通們的“秉燭夜戰”,但是你未必會聯想到公路運輸這條大動脈的暢通起到了多重要的保障作用。

事實上,無論是大家電還是小手機,無論是巧克力還是熟食品,沒有快遞在最后一公里的送送送,你無法買買買,但沒有公路干線、支線運輸的給力,一切又同樣無法“變現”。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一探雙11帶給公路運輸行業、企業的改變,以及背后仍存的諸多問題。

讓地球人買不停的雙11

帶來公路運輸水平提升

既要保證運輸的安全,又要保證運輸的快速,這對從事公路運輸服務的企業來說,必須提高自己。具體到雙11,對承擔電商、快遞運輸服務的企業而言,更是一個挑戰,但改變也隨之發生。

變化1:面對“忽高忽低”的貨運量,從忙亂到適應

國家郵政局12日發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雙11當日全國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2.51億件,同比增長52%。

我們知道,雙11的訂單量自誕生之日起就出現爆發式增長,如今這樣的勢頭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態勢。對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鄭州飛騰貨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春光就表示:

1、這樣的業務量暴漲,在雙11出現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在之后確實必然還會被超越的。

2、從最初的不習慣甚至有些手忙腳亂,到今天的從容應對慢慢適應,企業經歷了成長和進步。

3、電商、快遞行業的熱度不減,還會讓更多公路運輸企業加入到市場競爭中來。

變化2:高壓下的快速成長顯現,進步令人欣慰

短期內業務量的增長,考驗的是公路運輸企業服務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是否能夠有條不紊、簡單輕松地完成堆積如山的快件包裹運輸,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有車主反映,一到雙11就累到不行,長途運輸的量大,完成任務就得加班加點把速度提上來,才能保證高效。林春光也告訴記者,這就是抗壓和應急能力的提升:

1、對車輛、司機這些關乎運力提升的因素,企業學會了更好把握。

2、作為運輸服務商,與倉儲、車輛服務提供商的緊密協作,讓服務變得更加及時而有效率,也讓客戶更滿意。

3、經歷了雙11的考驗,在特殊情況的預案準備上,企業顯得更加得心應手,包括雙12、春節等,這是心態上和實力上的雙向進步。

變化3:跨境及農村電商興起后,業務再度擴增

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近兩年特別火熱,仿佛兩片電商世界的藍海,被各路英豪開墾著拓展著,雙11全球采購成了網民的樂事,也讓農村消費者的購物熱情水漲船高。

其中,今年“雙11”寧波市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業務就出現井噴,交易額破6億元。另有數據顯示,農村業務量指數為626.1點,比去年增262.4點,增幅72.2%。而這也帶來相應變化:

1、來自港口城市的發貨量陡增,且發往全國各地,考驗運輸企業的調度能力;

2、發往廣大農村地區的包裹量陡增,企業要面臨的是更為合理的運力安排,路線規劃等;

3、借助上述電商業務的興起,一些公路運輸企業憑借專業的服務水平拓展了更多相關業務。

貨運量激增的煩惱依舊

諸多行業問題仍待解決

突然增加的貨運量一方面提升了企業的應急服務能力,但同時也打亂了企業原有的運營狀態;對行業來說,這樣的沖擊同樣顯而易見,它是短期的不可持續性的,甚至有受訪者認為這帶有一定破壞性。而具體來看則有三大問題:

問題1:業務量的變化之大,依舊是很多企業難題

雖然雙11前后,公路運輸行業已經告別淡季,進入旺季,但是正因為旺季來臨,業務量又加倍增長,這讓很多企業一時間吃不消。

同時,隨著電商、快遞企業的增多,想要為其提供服務的運輸商也增多,他們中有的經驗豐富,有的則是白紙一張,于是難點來了:

1、電商、快遞本身吸引力大,其行業規模在增長,服務他們的企業也在增多。雙11成了試金石,但是很多企業在服務能力和質量保證上仍無法達標,服務供需兩側仍有不平衡;

2、貨運量的陡變對公路運輸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是車輛和司機的緊缺,雖然有些企業采用社會資源,但是如何保證服務水平和管理順暢,是個挑戰;

3、隨著發展的提速,電商、快遞企業對服務商的要求門檻在提高,打造專業的服務越來越難,搶食者也越來越多,企業如何保住或開拓市場,都是不易。

問題2:平臺企業如何介入,必須思考后出方案

現在,各行各業都講究平臺戰略,在公路運輸領域,傳統公路港、物流園等都有貨運平臺的屬性,他們是否能夠完成這種和電商、快遞企業的對接呢?

還有如今互聯網+大勢興起,很多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網絡貨運平臺經歷大浪淘沙后,剩下的企業競爭力更強,但他們能夠順利殺入這類市場嗎?

首先,物流派聯合創始人趙志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平臺擁有獨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憑借獨特優勢正與“1919”等電商企業展開合作,效果很好。但他也坦言:

1、電商、快遞企業對服務的標準化要求較高,目前網絡貨運平臺的發展時間短,還難滿足它們的具體要求和規范;

2、多數網絡貨運平臺集聚的是社會資源,與專業、實體的物流公司相比還有不足,如果想要吃下電商、快遞領域的蛋糕,可參考物流派的經驗,否則確有難度;

其次,某傳統貨運平臺的有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透露,目前平臺內企業有為快遞或電商進行專業運輸服務者,平臺自身也在開啟這方面的合作嘗試。但問題仍存:

1、傳統公路平臺企業在嘗試與電商、快遞企業服務的時候,后者的主動選擇起到一定作用,同時另一個問題在于,公路港也好物流園也好,本身準備的還不充分;

2、伴隨電商、快遞行業的持續火爆,會有越來越多的公路運輸企業甚至網絡貨運平臺加入競爭,傳統貨運平臺的日子不好過,要進一步挖掘自身優勢吸引客戶。

問題3:公路運輸遭到沖擊,壓力巨大調節不易

公路運輸企業感到的壓力大了,行業本身面對的壓力也是大了,可是雙11不會因此而消失,這類促銷季帶來的貨運量變化還會存在。面對這類情況,行業困境幾何?對此,深圳市公路貨運與物流行業協會秘書長徐川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

1、電商、快遞需求較大,但很多快遞企業有自營車隊,運力有保障,可以提前調度。相對而言,加盟式企業的問題較多,倉儲、運輸等環節都存在服務標準待統一的情況;

2、雙11帶來的不均衡需求爆發,屬于突擊消費,對社會資源的利用是不健康的,就像春運一樣,如果可以通過其他假期分散客流,會很理想,但顯然,消費的量是不可控的,貨運壓力難題仍將長期存在。

3、壓力的長期存在會反應在一線操作中,比如貨運的及時性,比如貨損率的問題,雙11是一個集中爆發的時段,這些壓力是來自快遞、電商企業的轉移,他們將之交給了運輸企業,但為了“生存”,運輸企業必須要扛下來。

后記:

如果用辯證思維去看待雙11帶來的業務量井噴,不只是公路運輸行業,包括快遞、電商企業,也是無法擺脫用戶屬于提前集中性消費的困局。購物是剛性需求,但購買的量在一段時間內其實是固定的,選擇購物的時間提前或延后,是雙11消費的本質。

而公路運輸和鐵路、水路以及航空、管道運輸大不相同,其靈活性更高,這也是其服務上述企業的重要競爭力。只是,正如前文所述,隨著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商、快遞這些在時間上發起極限挑戰的領域,把壓力轉接給公路運輸企業的時候,后者的日子已注定不會輕松。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