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難脫BAT宿命論 二手車電商該如何破圍

發布時間:2017-05-09 10:57:41 界面

4月下旬,我在北京參加了一個汽后市場的的聚會,作為行業觀察人士,在和一位資深VC談論的期間,“安利”起二手車行業。但這位VC的回應,卻讓我的思緒宛如革新。他提出了一些的擔憂,這些未來必然會發生,并和我一起對業態進行了重新梳理。

 

在此之前,二手車輿論場的聲音廣泛看好今年,認定,2017年是車源爆發的關鍵一年。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7年3月份全國二手車交易量107.98萬輛,整體一季度,全國交易輛為279.12萬輛,同比增長22.17%,交易額同比增長39.79%。回顧2016年,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約為1039萬輛,交易量環比增長10.41%;交易額約5926億元左右,交易額環比增長7.06%。按照這樣的環比增長態勢,2017年破2000萬交易量大關無疑。

 

在交流期間,那位VC也很同意今年的爆發趨勢,不過,他也表達了一些隱藏憂慮。他對我講,你太盲目樂觀了。“因為未來幾年,行業是非常誘人的,2020年,新舊車比例1:1,完全是萬億級的交易市場,蛋糕這么大,BAT們可能會錯過嗎?他們一直是收割者,要有危機感,他們介入只是時間問題。

 

當市場回歸理性后,企業不需要通過大規模燒錢來搶占份額,這就給市場定了一個新規則——所有人都可以創造一些夾縫市場。市場會分化出來,進入一個相對合理的競爭期。

 

BAT宿命論,伺機而動

 

今年, 雖然某些領域格局已定,不過還是出現了許多蟻群時的新進者加入,投機傾向明顯。新進者入局,更像蟻群搶食散落的殘羹,而BAT入局,將是直接把果實囊入其中,并用自己的規則重新定義玩法。

 

“為什么不是現在?“我直接發問。他直接把手攤開,凝視窗外,眼神透露幾絲閃動。“這杯咖啡現在這么燙,著急喝燙嘴,也品嘗不到其中的香味,對嗎?兄弟,我告訴你,BAT并不是沒有觀察到這個行業的體量和前景,只是時機未到。”他慢慢說道。”如果時機成熟,BAT們都會進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資本進行操作和收購。不過現在不行,二手車交易行業是一個重資產、重度線下運營的行業,未知的風險和繁雜的程序還有很多,這和大象不喜歡走繁茂的森林是一個道理,他們都喜歡踩踏低矮的植被而不是陷入密林中。“

 

”BAT們喜歡撿起現成的“。他又補充道。眼瞅著眼前的咖啡溫度不再發燙,他端起來吹了幾下,慢慢品嘗。“你要知道,BAT們介入行業,就跟我現在喝咖啡一樣,一定要溫度正好,這樣濃香還有,也不會燙嘴。撿現成的,最直接的就是對創業者們的挑戰,一個創業者,在和BAT們談判的時候,往往沒得選。我給你舉一個最直接的例子,國內某連鎖項目,業態成熟之時,BAT進來了,談判時候直接說,要么和我合作,要么,我就投你的競對,說的非?,F實。”眼前的這位VC似乎露出一絲苦笑。

 

誰也不會忘記,2014年在美上市的高德地圖,被阿里收購,而UcWeb、美團等也相繼成為阿里產業鏈的一環;作為京東最大股東之一的騰訊,曾收購58集團、滴滴、搜狗大部分股份;百度收購去哪兒、糯米......垂直領域獨角獸被BAT接手已成為一定的管律。另外,被收購公司犧牲自我幾乎定律,典型的如阿里收購的萬網和CNZZ,被收購后品牌被弱化以突出阿里云、糯米更名百度糯米等。

 

“每個行業都有風險,但有些是可預知的,對于未來必定到來的力量,人們卻能在BAT來臨之前做一些準備,建立壁壘,因為壁壘無論如何是無法靠收購復制的,這是所有我見過的創始人一直追求的經營終曲。”這是那位VC走之前說的最后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疾足高材者得焉。”這或許是一種宿命論。

 

格局已定,人可破否?

 

有人說,2017年,二手車電商格局已定。除了新進者機會近乎于無,現在固有的市場領域,已經基本可以分為四大塊:分別是B2B、B2C、C2C、C2B四個業務模塊。關于二手車電商模式討論早已老生長談,B2B因為上游和下游交易角色均為專業經銷商,存在信息和差異化較小的空間,作為中間的電商淪為“管道”,突破不了毛利的天花板,利潤空間有限,這個雖然模式在美國的標桿是Manheim,COPART和KAR,被這幾家所壟斷,但美國的二手車交易體量和中國相比不是一個概念,B2B的優勢在中國遠不如對標的美國大佬企業。

 

B2C模式下,下游和上游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而且下游買車方教育成本高,以及信用體系不完善,致使B2C在獲取下游客戶上存在成本之殤,在新車市場的擠壓下,C端買方市場在決策中更徒有變數;C2C模式中,在中國固有的市場經濟中,去中介化、去中間化是一個偽命題,沒有連接即無法形成交易,純上下游對接在烏托邦里或許能實現。

 

因此只剩下C2B這一陣營,因為上游C端賣車是剛需,所以toB的交易鏈更端、更精專,憑借效率和量的優勢,C2B市場的份額和2015、2016年相比已經今非昔比,2015年的B2B市場是60%以上,今年,有觀察人士認為,C2B市場至少在40-50%左右了。在美國,舊車要到消費者手中,首先要經過拍賣行的拍賣。二手車拍賣在過去的20多年中發展迅速,這期間,經銷商從現場拍賣演變成線上拍賣,其收入增長從最初的10%增長到了現在的35%以上,量級的增長帶動了美國二手車市場發生明顯的變化,以及主流消費觀的更迭,人們并不在意車賣給誰了,而是更在意體驗到的服務。

 

基于此,現在的C2C交易場景,摻雜了C2B的交易場景,不管是人人車還是瓜子二手車,已經公開競拍渠道,發展加盟經銷商提車,車速拍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但講C2C故事的平臺,還是會堅持這一方向,不會成為toB專業的平臺。滴滴、美團、餓了么能夠成為今天,靠的是地推的渠道鐵軍,二手車電商也必須依靠這一體系進行線下網絡的構置,否則單一的交易連接載體,不僅在跳單環節上徒增隱患,而且不能形成交易壁壘。但C2C對C端市場,無論是上游還是下游都擁有一定權重,我們在以往的地推經驗中,對有車精準人群詢問時,給出的答案品牌認知度最高的往往都是C2C平臺,這歸功于這些平臺的品牌轟炸戰略,這可以是壁壘的一種解釋。

 

其實,另一個緯度看壁壘,換言之也是業務和運營的護城河,在人人車、瓜子二手車為代表的C2C陣營,以及車置寶、開新等為代表的C2B陣營中,人存在的不可代替性。在這其中,企業的創始人們發揮了重要作用。我梳理了幾家二手車交易電商,我發現這些創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充滿危機感。

 

上次見到人人車的李建,我記得是在2017年的戰略溝通會上,那時候李建說話是比較有氣有力,而且眼神是很有精神的,那時候他正式對外公布了毛利為正的狀態,以及人人車盈利的目標。但過了幾個月,在4月的億歐二手車峰會上,我見到李建,整個人明顯感覺不一樣了,眼袋明顯加深,臉型明顯胖了,而且眼睛沒神了。一定是操勞過度,勞累造成的。另外,從李建發言的聲音也可以判斷,聲音輕軟,中醫角度判斷是氣虛,也是勞累造成的。

 

李健僅僅是二手車行業中的冰山一角,這些CEO為了企業的前途在拼搏之外,最大的內因是對企業前途導航、行業格局的博弈。車置寶的黃樂是二手車電商行業里著名的拼命三郎,在和又一車合并之后,黃樂顯得更加拼命,他睡公司是常事,辦公室有他專門的一個睡袋。其實,這是絕大部分創業公司創始人的共同畫像,為了自己公司和事業奮斗,都是把公司當成自己孩子一樣,竭心盡力,在3月開辟7座新城市后,馬上又要開辟十幾個城市的新戰場,對車置寶來說,及時落地產生的勢能比想象中更大。不僅黃樂,其他二手車電商,汽車后市場相當多的創始人,基本都在“戰斗”中,因為他們知道,時間有限。

 

拼命的最終目的是做大,做大的最終目的是產生閉環和網絡效應,讓BAT望洋興嘆。這看似美妙的邏輯,實則要達成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以及陣痛,嘗試不同的決策以及轉型升級后帶來的變化,進行戰略和運營層面上的打法更迭,每一個決策都足以撼動企業未來的方向。 在二手車電商中,雖然格局已經初步顯現,但拼搏者們仍然想讓自己的能量爆發,在價值觀上對員工進行再造。華為能成功不是因為狼性文化,而是因為狼性的管理制度。

 

不過,創業公司和巨頭是兩種不同的處事原則和運作方式。很多創業公司被巨頭收購后往往戰斗力下滑,因為決策鏈條變長,快速反應能力受到限制。另一種說法是,當一個公司所有部門和運營體系,不是人決定業務,而是制度決定業務的時候,這種內部的壁壘,BAT是無法靠換人就能接手過來的,因為一個制度的形成,往往是人和業務的雙向搭配組成,所以對于公司來說,在擁有了強大的運營體系后,對人和事進行制度重構和再分配,以產品化的方法論構建企業根基,是阻礙外部管理和運營復制的手段。所以人不一定是決定企業壁壘的關鍵一環,你的價值觀、運營、人才三線合一,是終歸要義。

 

未來哪些還有空間能重置?

 

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和運營能形成壁壘,對現有業務重置以及更新,也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美國的Manheim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汽車營銷服務商,他從生長到壯大,再到模式和業務定局,形成網絡化方面,可以給許多二手車電商提供借鑒意義,它以業務的創新乃至形成壟斷,對收購進行了反制。

 

眾所周知,Manheim是全美國最大的批發汽車拍賣行。該公司會為汽車批發商的汽車進行再銷售,其顧客包括汽車經銷商,制造商,汽車出租公司以及車隊。該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實體店和網上拍賣,并提供與拍賣相關服務。但是,Manheim除了以上業務,還衍生了許多其他業務,例如汽車翻新,事故賠償金額鑒定以及二手車評估等。在它最如日中天的時候,曾有汽車巨頭想要直接收購它,但Manheim果斷轉型,當時上線新功能,在Manheim Auctions注冊的汽車會被自動攝像,更加方便了人們對二手車的選購,這項專利技術直接增加了Manheim的估值以及收購難度,巨頭的收購策略被迫停止。

 

Manheim的案例表明,面對收購,企業果斷轉型或研發新專利技術,提高自己的壁壘,是可以讓企業處于一個閉環的安全狀態的。以此類推,二手車電商在發展的道路上,憑借技術的革新,建立自己未來的護城河,玩法也有可能得到迭代。

 

利用大數據技術給C端消費者做價格參考,拉取車源信息并給出市場平均成交價,目前代表公司有車三百,精真估,公平價等等。但是大數據技術,BAT的可復制性是很高的,不管是網抓技術還是信息類平臺數據統計,對價格的智能研判的估價壁壘不高。未來,當靠賣流量變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模式上必須有創新和突破,AI自動化估價的重置空間依舊有,以前是憑借歷史交易大數據技術,以后更可能是“交易平臺數據+4S店車況數據+人工智能算法”三位一體的估價技術。

 

這一判斷的對標企業是美國的Carfax,Carfax從汽車維修廠的管理軟件起家,后來擁有了大量的二手車保養和維修的數據,就變成了一個輔助定價平臺,由于Carfax本身具有對車況認定的技術,而且在其平臺摻雜二手車交易數據,所以Carfax很容易的做到了精準估價,未來它的方向就是標準人工智能。

 

二手車金融聽起來想象空間是最大的,因為庫存周轉是車源唯一的KPI。金融是未來二手車市場的發動機,可以撬動增量市場。目前分為供應鏈金融(車商庫存融資)和消費金融,即使是美國最大的二手車金融平臺是Dealer Track, 市值40億美金,也難逃被Auto Trader Group收購的命運。純做金融的二手車平臺,由于業務模式單一,沒有線下的重資產,無論獨角獸怎樣奔跑,BAT獵人總能找到捕獲的方式。

 

目前,車商貸款的難點在于,如何去識別車商的庫存并管控庫存車輛的移動及庫存車輛的估價。如果沒有準確的估價系統和大量的線下地推,車商貸款基本無法操作。傳統的金融機構,無論是風控還是肢解車商庫存結構,在垂直和專業上介入空間狹小。

 

所以,未來的二手車金融,對車商貸的趨勢,一定是以二手車交易平臺為基礎,然后做toB的車商貸,例如現在車置寶的“置車貸”、優信金融等。消費金融同理,現在的玩家是易鑫金融、大搜車等,但現在消費貸款的痛點是顯而易見,傳統金融機構的速度慢,流程冗長。如果不加以改良,用戶體驗以及產品壽命勢必大打折扣。因此,消費金融在未來,呈現的趨勢是承載平臺以及金融機構,互聯網化,但互聯網和傳統機構相比有很大的風控難度,這則需要另一個產業鏈環節的管理和嫁接,以交易平臺和融資租賃的消費金融粘合,而后方能建立金融壁壘。

 

對原有技術或者業務進行重置、創新,不僅是企業的動能所在,更是其保持獨立和聲量的利劍。今天,你也許只看到了戰國時代的二手車交易行業。但明天,隨著BAT的到來,人們能看到今時勝者的消失,往日弱者作為創新和堅守者的崛起,理應拭目以待。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