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產品電商模式概念
所謂農產品電商,是指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買賣雙方基于瀏覽器/服務器的應用方式進行農產品的商貿活動,它是互聯網技術變革農產品流通渠道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二、五大農產品電商模式解析
1、C2B/C2F模式
定義:C2B/C2F模式,即消費者定制模式,它是農戶根據會員的訂單需求生產農產品,然后通過家庭宅配的方式把自家農莊的產品配送給會員。這種模式的運作流程分為四步:第一步,農戶要形成規模化種植及飼養;第二步,農戶要通過網絡平臺發布產品的供應信息招募會員;第三步,會員通過網上的會員系統提前預定今后需要的產品;最后,待產品生產出來后,農戶按照預定需求配送給會員。
盈利來源:收取會員費,即會員的年卡、季卡或月卡消費
代表企業:多利農莊、忠良網
模式優勢:提前定制化生產,經營風險小
模式劣勢:受制于場地和非標準化生產的影響,市場發展空間有限
2、B2C模式
定義:B2C模式,即商家到消費者的模式,它是經紀人、批發商、零售商通過網上平臺賣農產品給消費者或專業的垂直電商直接到農戶采購,然后賣給消費者的行為。
三、相關思考和探索
上面5種不同的農產品電商模式適合不同的農產品,它們各有優劣勢,并無絕對的優劣之分。而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全國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已超3萬家,其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已達3000家,但基本都處于虧損狀態。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農產品電商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另一方面是由于農產品自身特殊的屬性所決定的。農產品的天然屬性,使其在運輸、產品品質上要求頗高,因而驅動農產品電商發展的動力主要有5種:供應鏈、營銷、產品、渠道、服務,每一種驅動力都可以構成一個農產品電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同的農產品電商模式可以選取不同的驅動力作為其發展的核心要素,但農產品電商發展是一條長長的產業鏈條:從原端產品(品控)→標準化商品(包裝)→運輸配送(供應鏈)→服務,其中任何一條環節缺失,都無法發展好農產品電商,因而理清農產品電商的商業模式只是開端,核心是要在這4個環節上做好布局。一切才只是開始,農產品電商企業發展任重而道遠。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