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國家14部門聯合發“紅包”,跨境電商政策紅利再度釋放

發布時間:2017-12-04 10:09:51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11月27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等14個部門發布《關于復制推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探索形成的成熟經驗做法的函》,意見提出各地要結合實際,復制推廣綜試區的成熟經驗。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電商快評,對該政策對跨境電商行業的影響進行點評,并認為全國將會掀起一輪跨境電商發展新高潮。
 
14個部門力推跨境電商 各地結合實際借鑒參考
 
近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等14個部門發布《關于復制推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探索形成的成熟經驗做法的函》,意見表示,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和線下產業園區“兩平臺”及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風險防控等監管和服務“六體系”等做法已成熟可面向全國復制推廣,供各地借鑒參考。還請各地結合實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制度、管理和服務創新,積極探索新經驗,推動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為制定跨境電商國際標準發揮更大作用。
“六體系”主要內容:六體系包括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電商誠信、統計監測和風險防控體系,提供了涵蓋跨境電商全流程、各主體的管理和服務。如信息共享體系,將實現企業、服務機構、監管部門等信息互聯互通,解決了企業無法通過一次申報實現各部門信息共享的問題;電商誠信體系,建立跨境電商誠信記錄數據庫和誠信評價、誠信監管、負面清單系統,記錄和積累跨境電商企業、平臺企業、物流企業及其他綜合服務企業基礎數據,實現對電商信息的“分類監管、部門共享、有序公開”。
 
“兩平臺”主要內容: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堅持“一點接入”原則,與商務、海關、稅務、工商、檢驗檢疫、郵政、外匯等政府部門進行數據交換和互聯互通,在實現政府管理部門之間“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同時,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物流快遞、金融等供應鏈服務。線下產業園區平臺,采取“一區多園”的布局方式,有效承接線上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功能,優化配套服務,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圈。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雙11全天,全國海關累積處理跨境進口電商清單1619.5743萬單。按照各個海關處理的清單量大小來看,TOP10的具體情況為:寧波(605.8791萬單)、杭州(344.4737萬單)、廣州(255.4126萬單)、鄭州(205.5608萬單)、上海(80.956萬單)、重慶(47.225萬單)、深圳(42.9557萬單)、天津(22.3524萬單)、福州(11.7076萬單)、北京(1.712萬單)。
 
政策將對跨境電商產生什么影響?
 
觀點一:政府14部門力推跨境電商發展 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商務部、海關總署14部門聯合發函復制推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探索形成的成熟經驗做法,將極大的助跨境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經過幾年的行業沉浮,中國跨境電商行業鏈條日臻完善,行業格局日漸穩固。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3.6萬億元,同比增長30.7%。其中,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2.75萬億元,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8624億元。近年來,跨境電商產業政策紅利也不斷釋放,如11月24日,國務院“黑五”當日發政策紅包,調整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該政策將利好跨境進口電商并推動國內消費升級。
 
此次各部委要求各地復制推廣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電商信用、統計監測和風險防控等六體系,以及線上單一窗口和線下綜合園區等兩平臺的經驗做法。這是國家對杭州綜試區最為認可的兩點經驗,也是杭州綜試區的核心架構。“六體系兩平臺”架構的推行,在簡政放權基礎上加入“互聯網+”思維,打破了過去不同部門、地區、行業之間的信息封鎖,進一步促進貿易便利化,是供給側改革的體現。
 
觀點二:跨境電商綜試區成熟經驗復制推廣到全國利好跨境進口電商發展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形成的成熟經驗做法向全國復制推廣利好國內跨境進口電商更好發展。之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綜試區經驗的復制推廣以形成區域間均衡發展的格局,擴大覆蓋范圍。推動跨境電商試驗區建設目的是希望對地方產業發展形成帶動作用,對經濟增長形成輻射。”曹磊表示。
 
隨著國內消費升級需求的不斷提升,跨境進口電商得以蓬勃發展。此次政策對跨境進口電商平臺而言,可選擇更多的有利城市進行貨物的倉儲。而各地方在經驗的復制上,還必須結合本地傳統外貿、跨境電商、區位優勢等方面綜合考慮,要有自己的“個性”,避免城市間同質化競爭。跨境電商并不僅僅是一種網上交易模式,它還包括平臺、產業、基地、市場集群等一系列組成部分,這就需要城市挖掘自身的特點,合理配置發展跨進電商的資源。
 
跨境進口電商歷經多年發展,從個人代購到海淘再到規范化的跨境網購變化的背后,不僅是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轉變,也是消費者對商品品質、品類追求的提升。隨著消費者跨境網購需求愈發旺盛,跨境網購正走向常態化。中國跨境進口電商經過5年的發展形成了三大派系。各大派系分別為:第一派系是互聯網巨頭設立的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如亞馬遜海外購、網易考拉海購、天貓國際、淘寶全球購、唯品國際、京東全球購、聚美極速免稅店、國美海外購、蘇寧易購海外購等;第二派系是獨立運營綜合型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如小紅書、洋碼頭、豐趣海淘、達令、波羅蜜、冰帆海淘、摩西、寺庫、hai360海外購、西集網、走秀網、86mall等;第三派系是垂直型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如蜜芽、寶寶樹(美囤媽媽)、寶貝格子、孩子王、美美箱等。
 
觀點三:跨境電商政策紅利向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認為:從2012年開始至今,跨境電商政策紅利逐漸從單一城市不斷向全國蔓延。此次14部門發函要求各地方復制推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探索形成的成熟經驗做法,足以表明該模式已經得到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市場的驗證。該措施將更加有利于跨境出口電商的快速發展,政策將給跨境電商行業帶來更多機遇。
 
近年來,國際貿易業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小微企業正借助于各類電子商務平臺,站在與大企業同樣的起跑線上,成為國際貿易中異常活躍的新生力軍。另外,國際貿易呈現長單變短單,大單變小單、高頻次、個性化定制的新特點。這些市場的變化,需要新的貿易標準和規則體系來支撐。跨境電商行業高增長的邏輯在于其取代了傳統貿易、線下零售的市場空間。從海外市場來看,全球正經歷線上購物沖擊線下零售的消費變革,為線上銷售打開了空間;從貿易方式來看,跨境電商出口更加高效滿足海外消費者需求,逐步替代傳統貿易出口;從電商特性來看,消費變革下電商渠道自身的無窮展示屬性,給了中國優秀供應鏈創建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據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行業產業鏈圖譜顯示,目前主要出口跨境電商平臺包括:阿里巴巴國際站、中國化工網英文版、環球資源、中國制造網、大龍網、敦煌網、全球速賣通、eBay、亞馬遜、Wish、蘭亭集勢、DX、米蘭網、環球易購、百事泰、傲基國際、執御、小笨鳥等。
 
觀點四:政策助力國內電商、傳統外貿企業更好借線上渠道走出去
 
張周平稱,跨境電商已成為國內傳統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利器”,依托“世界工廠”的優勢,中國跨境電商供應鏈強、運營力好。從供應鏈來看,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擁有的優質供應鏈多而全,構成跨境電商出口的核心競爭力;從電商運營能力來看,中國跨境電商公司在運營推廣方面具備諸多經驗,可以直面海外本土電商競爭;從政策支持來看,此次政策以及“一帶一路”等紅利為跨境電商提供政策保障,各項政策利好跨境出口。
 
國內電商生態鏈賦予“走出去”優勢:阿里、京東等領先企業推動下,我國電商行業以大數據輔助供應鏈選品,并具備全球領先的營銷、運營能力。“一帶一路”政策支持,出口創匯受鼓勵,兩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多項文件力推,跨境電商搭建“網上絲綢之路”惠通全球。當前,國內跨境電商行業已形成“第三方大賣家”、“自有品牌賣家”、“自有網站”三類業態。三類模式溢價水平逐級上升,數據挖掘和運營能力依次增強。其中自有網站依靠自身流量屬性賦予企業最廣闊成長空間,應獲最高溢價。自有品牌賣家在海外消費者中建立一定基礎,享受品牌溢價。
 
觀點五:14部門集體發聲表示對跨境電商高度重視和一致支持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光數字貿易研究院院長林智勇認為:14委集體發聲,實屬罕見。一方面表達了各部委對跨境電商的高度重視和一致支持;另一方面,說明各部委對現有跨境電商的認識形成了一致意見,通過這個通知,可以防止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各自解釋,相互矛盾等情況發生,解除大家疑慮。其次,對各地復制和推廣給予了具體的指導意見。14部委集中梳理了具體舉措,供各地借鑒參考,涵蓋12項經驗,成功做法和對應的具體措施。特別是另請各地結合實際情況,而不是簡單地復制推廣,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制度、管理和服務創新,積極探索新經驗,推動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為進一步制定跨境電商國際標準發揮更大作用。
 
觀點六:全國將會掀起一輪跨境電商發展新高潮
 
林智勇稱,這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可以單項或系統地被地方政府采納與實施,不需要特別提出申請。當然未列明的措施,還需要在跨境電商改革試點城市進行。可以預計,隨著各地政府積極推進這些成功經驗與做法,全國將會掀起一輪跨境電商發展新高潮。當然,對于跨境電商創業企業來,是重大利好,其中蘊藏了更多的機遇,比如公共海外倉、外綜服務平臺等。同時,也預示著跨境電商正規化進程加快。未來,政府將會逐步加強對跨境電商的全面監管。跨境電商行業從海關、商檢、綜合服務平臺、經驗企業資質等各方面將會越來越規范。跨境電商將逐步告別灰色地帶。
 
觀點七:政策對跨境電商作出了正確的政策引導 利好行業發展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思億歐董事長何旭明認為:商務部等14部門發函,向全國推廣復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探索形成的成熟經驗做法。此次發函向全國推廣復制“六體系兩平臺”的成熟經驗和做法,并要求各地結合實際,深化“放管服”改蘋,加強制度、管理和服務創新,積極探索新經驗,是政府在恰當的時機下,對跨境電商作出的正確的政策引導。中國的跨境電商將逐步進入下半場:對生態的精耕細作,挖掘和滿足終端用戶個性化的、深層次的需求。
 
在各種終端的全球普及,和互聯網用戶的幾何級增長所帶來的流量紅利環境下,中國的跨境電商事業正在經歷著規模極大增長的上半場。如果沒有政府的宏觀調控和積極引導,勢必出現瓶頸。2015年3月,杭州被批準設立為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同年5月,思億歐旗下“外貿快車”品牌就主辦了首個跨境電商高峰論壇,與敦煌網、微軟必應、Google、Wish 、PayPal、World Firs等跨境電商平臺和服務機構一起,探討跨境電商的未來發展趨勢。其后兩年半以來,思億歐見證了杭州綜試區引導、服務和扶持下的杭州跨境電商事業的飛躍式發展。
 
在國家大力扶持跨境電商的大背景下,中國傳統外貿企業如果產品本身是C端的,應該積極主動觸網跨境電商,順應政策方向,順應未來趨勢,抓住跨境電商機遇進行轉型升級;傳統外貿企業如果產品本身是B端的,應該積極主動擁抱互聯網,利用平臺+官網+SNS的互聯網全網營銷模式,進行線上撮合線下交易模式的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