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美團打車繼在南京測試 10個月后將進行擴張,計劃擬進入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 7 個城市,這些城市也是滴滴業務較強的城市。此前美團點評還成立專門的出行事業部,此次大范圍進軍滴滴重鎮,看來美團做打車是認真的。
而另一方面,滴滴也爆出正在試水外賣業務,還組織了一個 10 人左右的小團隊在單獨的辦公地點秘密研發。從外賣到出行、從出行到外賣,美團滴滴看似有針對性的“跨界”雙方已經火藥味十足,那么這場跨界真有這么容易?
▌滴滴完成40億美元融資 雙方都不差錢
美團從外賣到打車業務,滴滴從打車擴張到外賣業務。整體來看,雙方的共同點是,手里都握著大流量的入口,都在用戶手機頁面占領一個APP的領地,另外雙方都有大量遍布線下的配送員/司機。
雙方的跨界,都屬于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無論是外賣還是打車市場已經經歷了慘烈的燒錢大戰,且雙方都在各自領域身經百戰。因此,要想在對方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免不了大額度的燒錢。
據了解,美團在上線打車業務時,為了吸引更多全職司機,美團打車的司機扣點僅為8%,這與滴滴快車平臺抽成20%左右相比,著實誘惑不小。
而滴滴也于今日確認,已經完成新一輪超40億美元股權融資。據報道滴滴的估值已經超過500億美元,目前的現金儲備達到120億美元。
今年10月份,美團點評也宣布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300億美元。目前從雙方的資金實力來看,都不差錢。
▌拷貝Uber?滴滴司機卻稱打死都不送餐
美團已經在打車行業緊鑼密鼓的行進,那滴滴要如何做外賣呢?
如果滴滴選擇另建外賣平臺、招募騎手、購買電動車等設備,要在兩大外賣平臺的夾縫中突圍相對較難。另一種方式則是采取與Uber相同的方式UberEats模式。
據報道,截至今年十月,在所有展開食品配送業務的165個城市中,Uber已在近40個城市中盈利,并稱食品配送也為Uber公司在世界各地的200萬名司機提供了一條新的謀生之道。
如果滴滴將這種模式拷貝到中國,效果如何?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滴滴司機表示,即使上線外賣業務,也絕不會選擇去送餐。一個直接的原因的是堵車、停車問題。
一位在北京做滴滴司機的李師傅告訴記者,他現在在滴滴平臺的接單量已經達到7546單,用戶評價都是5.0星級。他表示,如果滴滴出臺規定司機送餐,他是“打死”都不愿意。
他認為,首先堵車就是個難題,在外賣餐品送達時間30分鐘的用戶心理預期下,尤其在北京開車是難以實現的。“在市區一堵就是幾個小時,再加上紅綠燈,到時候送不到怎么跟顧客交代,轎車又沒法像電動車一樣靈活”。
他認為,送餐不同于打車,集中在中午、晚上的兩個用餐高峰,恰好也是市區車流和人流的高峰期,而此時段的餐館集聚地也是人流集中的區域,先不說取餐需要時間去等,單單在規定時間送達就是問題。
同樣讓李師傅擔心的還有停車問題,一些小區和寫字樓對小型電動車管制較松,但對于私家車的管制卻比較嚴,尤其涉及到停車以及停車費問題,對于司機來說也是大大的麻煩。
當記者問道,如果滴滴加大補貼力度,強制派單,是否愿意去送。他覺得目前滴滴的單量對他來說已經足夠,即使補貼也不會送。
▌模式差異大 雙方跨界還很難
Ubereverything副總裁杰森 德勒格曾說,Uber的核心是一家物流公司,言下之意是打車業務和外賣配送都屬于同一本質。但回歸中國,到具體實施階段,這兩者的模式卻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打車和外賣在對高峰時段、送達時間、交易環節上都有所不同。
對于打車來說,在一天的每個時段單量相對均勻,所得費用也是根據實際路程和時間計算,相對沒有時效的限制。在交易環節上,只需和乘客對接,即可完成整個流程。
對外賣來說,外賣高峰期出現在中午和晚上兩個時段,要在平臺規定的時間內送達,不僅要協調商家出餐時間,還要嚴格計算配送時間。在交易環節,涉及商家、用戶兩個觸端。運作起來較為復雜。
而滴滴司機跟外賣員的社會群體也有一定的不同。以北京為例,今年3月,滴滴開始在平臺內收緊政策,要求滴滴車輛大部分都需要北京車牌照以及本地戶籍人口,且有駕駛照。對于外賣配送員來說,進入門檻較低,對戶籍、學歷、駕齡均沒有嚴格的要求。
據報道,目前美團打車已經在上海獲得了網約車線上資質(全國性),在上海和南京獲得了網約車線下資質。在擬定的 7 個城市中,正在進行牌照、團隊等方面的籌備。
對美團來說,平臺多元化的功能及大量線上用戶是其優勢。但如何將線上的流量轉換為打車用戶,如何將平臺的吃喝住行協調起來,還有一段路要走。
對滴滴來說,上線外賣業務也屬于是冒險,如果使用平臺司機送餐,如何解決堵車停車問題?同時政策對于滴滴打車戶口和牌照嚴苛限制,也是一道難題。
有消息稱,滴滴上線外賣很可能從美團打車的首個試點城市南京開始。相對于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或許是其進入外賣的一個切入口,二三線城市打車訂單較少,道路堵車問題不嚴重,或許對司機來說愿意嘗試?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