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應鏈金融的概念
1、產生的動因
簡單的說,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的業務交易中采用的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交易資金存在賬期,造成了收入和支出的時間差,導致出現資金缺口。
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實力弱又很難單獨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因此基于核心企業、金融機構和上下游中小企業的供應鏈金融就應運而生了。
2、業務模式
在供應鏈金融活動中,資金供給端的金融機構、中間的信息與基礎設施服務商或行業組織、資金需求端企業三大主體參與者,在供應鏈條的連接下形成了供應鏈金融生態圈閉合。
3、與傳統信貸的區別
供應鏈金融與傳統信貸最大的差別在于,利用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資信能力,基于交易過程向核心企業和其上下游相關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在風險節點、客戶群體、信息把控、還款方式方面有本質區別。
二、供應鏈金融模式
從解決方案和風險控制角度出發,按照擔保方式的不同將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分為應收類融資、預付類融資和存貨類融資三個大類。
1、應收賬款融資
1)保理業務
保理是融資企業將其對供應鏈下游企業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供應鏈企業以此進行融資的業務。業務期限一般在90天以內,最長可達180天,加速資金流轉,緩解供應商等上游企業的資金壓力。
2)保理池
保理池是整合融資企業多項零散的應收賬款,實現一次性保理融資放款的業務。提高了融資效率,免去了多次保理服務的手續費,由于下游分銷商集中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風險。
3)反向保理
反向保理轉變了風險評估對象,與資信能力較強的融資企業下游的客戶達成反向保理協議,為上游融資企業提供應收賬款保理融資服務。
2、存貨類融資
1)靜態質押
靜態質押是融資企業拿其擁有的產品庫存作為質押物進行融資的一種方式。過程中通過引入第三方物流企業實現貨物的質押監管。
2)動態質押
動態質押是通過對質押貨物價值設定最低限額,允許限額以上的貨物出庫,融資企業以貨易貨的方式實現動態質押融資。適用于庫存穩定、貨物品類較為一致以及抵質押貨物核定容易的企業,通常引入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貨易貨的操作。
3)倉單質押
按照是否為期貨交割倉單分為標準倉單質押和普通倉單質押兩種。
標準倉單質押適用于通過期貨交易市場進行采購、銷售、套期保值、規避經營風險的客戶。具有流程簡單、成本低、流動性強、便于處置質押物等特點。
普通倉單適用于非期貨交割用倉單作為質押進行融資。倉單具有有價證券的性質,對出具倉單的倉庫或第三方物流資質要求高。
3、預付類融資
目前國內供應鏈貿易企業常用的方式為先票/款后貨貸款,其擔保的基礎為采購方對制造商的提貨權。供應鏈參與主體共同簽訂協議,供應鏈企業通過代付采購款方式對融資企業融資,第三方物流作為庫存貨的監管方對庫存進行監管。
4、供應鏈金融代表企業
大型供應鏈企業以物流為基礎,深化“1+N”供應鏈模式,打造供應鏈金融生態,規模快速擴張。下圖為2017年上半年六大供應鏈企業營收情況:
其中怡亞通通過線上O2O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小貸、保理、融資租賃等多種金融服務,2017上半年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實現營收2.9億,同比增長60.9%。具體數據如下:
三、供應鏈金融風險
1、外部風險
供應鏈金融受大經濟環境、產業政策、金融環境影響較大,一旦經濟發生波動或政策調整,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將面臨較大生存風險。例如:緊縮性金融政策下,利率下降,供應鏈金融利潤降低,將會造成各環節資金緊張情況。
2、經營風險
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涉及到整個供應鏈上企業業務的關聯度、融資企業的信用、貿易真實性、供應鏈企業的管理能力等四個方面,任何一方面出現問題都將導致鏈條的崩潰,資金無法收回風險。
3、財務風險
在財務方面,供應鏈企業通過提前支出和延遲回收方式進行運作,會造成資金壓力,需要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債務負擔較重。一旦出現資金流動不暢,且外部融資受阻,供應鏈企業將有資金斷裂風險。
四、物流金融與供應鏈金融
1、物流金融市場潛力
從2010年起社會物流運輸費用每年平均以53%的增長率快速上漲,2016年達到6萬億,這部分費用可有效的向物流金融進行轉化,物流金融市場存在巨大的潛力。
2、行業分布
當前供應鏈金融供給側主體出現多樣化發展,除了傳統商業銀行外,行業龍頭、B2B平臺、供應鏈公司、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金融科技、信息化服務商等紛紛進入供應鏈金融領域。
其行業占比如下圖所示:
3、服務對象分布
從我國供應鏈金融服務對象的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物流、大宗商品、快消零售、汽車、電子電器、化工等行業領域,其中物流行業數量最多。
4、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關系
簡單來說,物流金融是供應鏈金融的在物流行業的應用,物流金融的融資方式更為簡潔,不存在關聯擔保,融資關系簡單清晰,風險性小。
五、物流金融的參與方
1、物流金融的類型
1)資產貸
融資租賃實際上是采用融物的方式達到融資的目的,可有效地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物流行業中常見的有車貸、叉車、大型設備等融資租賃。
2)信用貸
物流金融的信用貸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運費貸,極大地解決了物流企業短期資金緊張問題,其特點是流程簡單、周期短、頻次高、隨借隨還等。
2、物流行業參與方
目前部分大型物流企業憑借自身物流服務的優勢,引入供應鏈管理,借助科技、平臺等打造供應鏈金融。按照主題類型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如下幾類:
1)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借助其物流服務專長,與產業鏈中客戶企業良好的戰略關系,直接或間接參與物流操作控制,以此進入到供應鏈金融中。代表企業有順豐、中國郵政、弘信物流、海格物流、鄭明物流等多家物流公司。
2)物流園區
物流園區作為物流基礎設施服務商,憑借其對供應鏈中貨物的直接或間接控制優勢,將供應鏈金融作為服務客戶的重要發展方向。代表企業有普洛斯、傳化物流、天地匯等多家物流園區企業。
3)物聯網+物流平臺
在互聯網+概念的催生下,出現了一批互聯網+物流的平臺企業,利用其天然的平臺和技術資源優勢進入供應鏈金融領域。代表企業有卡行天下、貨車幫、共生物流等。
4)專業物流金融機構
物流金融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一批專業服務于物流行業的金融機構,代表企業有凱京集團、雷勵金融、金潤保理、物融金服等。
數十萬億規模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內,物流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完善的內控和風險防范體系,確立其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的地位,必將享受到供應鏈金融帶來的巨大紅利。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