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原點、一個基點,形成一條線。
從一個點、兩個點再到一條線。
從一個點、兩個點、三個點,再到一條線。
……
第一條線叫“物流地產”,原點是“遠洋集團”,基點是“中國物流資產”。
第二條線叫“冷鏈”,起點是“九曳供應鏈”,而后是“鄭明現代物流”。
第三條線叫“倉配運”,三個點分別是“發網”、“駒馬物流”和“壹米滴答”。
最近,很多媒體報道的“遠洋資本大物流投資版圖”,大抵可以用這樣一幅畫面來表述。
一家地產集團為何要涉足物流行業?為何要構建這樣一張物流版圖?構建的基本邏輯是什么?物流版圖的前景又會怎樣?
筆者試圖以物流行業的視角來解構遠洋資本的大物流投資版圖,希冀為產業發展帶來一些借鑒。
“物流血統”+“地產基因”+“金融屬性”
在現代社會,雖說絕對的“出身決定論”會有失偏頗,但又不能因此而否定家庭出身的重要性,出身往往意味著稟賦和資源。
對于遠洋資本而言,其作為遠洋集團的投融資平臺,是遠洋集團實現第四步戰略轉型(即“以卓越房地產實業為基礎,具有領先產業投資能力的投融資集團”)的“主力軍”。遠洋集團的前身是“中遠房地產開發公司”,主要是為中遠集團(主業為海洋物流運輸)解決不動產管理問題而誕生。而遠洋集團現任董事局主席李明在1997年擔任中遠房地產總經理前,先后擔任中國汽車運輸總公司副總經理、中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共計十余年。因此,無論是從企業的血緣關系,還是從掌舵者的職業經歷來看,“物流”都已浸入骨髓。
其次,遠洋集團主業為房地產,自1993年誕生以來快速發展,目前資產總值高達2500多億元,年銷售額超過700億元,擁有土地儲備超過4500萬平方米(截止2018年3月)。遠洋集團擁有豐富的地產項目開發建設、運營管理、工程營造乃至物業服務等經驗。地產基因決定其核心優勢,核心優勢決定其能力半徑。
再次,從股東背景來看,遠洋集團的兩大股東分別是中國人壽和安邦保險,具有典型的金融屬性,可以在業務模式、資源利用等層面實現共同合作與優勢互補,促進雙方業務發展。
在房地產行業面臨空前調控的當下,轉型幾乎成為所有房地產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遠洋集團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第四步戰略轉型目標,即“以卓越房地產實業為基礎,具有領先產業投資能力的投融資集團”。遠洋資本在遠洋集團戰略轉型中扮演著“主力軍”和“排頭兵”的角色,一些帶有探索性質的新業務往往由遠洋資本擔綱完成。
“冷鏈”+“倉配運”+“物流地產”
遠洋資本的物流投資版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點點“試水”,逐步搭建確立了“冷鏈”+“倉配運”+“物流地產”三條投資主線。
2016年7月,遠洋集團認購中國物流資產股份數億美元,成為其H股IPO最大基石投資者。扔下第一塊石頭時,或許誰都不知道,這一塊是會“沉下去”、還是成為“下一步”的支撐。
遠洋資本副總經理林川指出,涉足物流投資,選擇“賽道”時,一開始很為難,2016年看到傳統大眾物流已形成“順豐+四通一達”的基本格局,而門檻相對較高、發展更加不成熟的冷鏈物流正是一片藍海。
于是,在2017年1月遠洋資本投資了九曳供應鏈。而后在與九曳供應鏈接觸時,又了解到其上游企業鄭明現代物流,也進行了投資。在市場相對較小的冷鏈領域,遠洋資本已通過“九曳”和“鄭明現代物流”兩家頭部企業,占據冷鏈物流的“主航道”,冷鏈物流領域投資已基本完成。
經過2017年,遠洋資本物流PE投資思路也開始逐漸明晰。物流投資在遠洋資本乃至遠洋集團內部的地位也獲得極大提升,由此前的遠洋資本PE投資四大領域之一,上升為遠洋集團五大戰略新業務之一。
物流投資地位的提升或許意味著,遠洋資本作為“排頭兵”,在物流投資領域的“試水”獲得遠洋集團充分肯定。
遠洋資本股權投資高級總監王瑞參與了對一系列物流企業的PE投資。他說,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特征越來越明顯。消費導向型的新模式將推動物流產業、物流設施及與之關聯行業的快速增長。除寡頭壟斷的快遞行業外,中國的“倉儲、配送、運力”等關鍵環節都仍處于“跑馬圈地”的時代。運用資本的力量加速優質企業的成長乃至推動同業并購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將是當務之急。
在持續跟蹤一年后,遠洋資本物流PE投資團隊在2018年初,先后投資駒馬物流、壹米滴答和發網供應鏈三家優質企業。三家企業分別在“同城配送”、“零擔”和“倉配一體化”等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物流地產也是遠洋集團2018年大力開拓的新業務。遠洋資本大力發展物流地產業務既是地產轉型的形勢所迫,也是物流企業內生需求激發。
物流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基石,而物流地產則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支撐。21世紀初,中國房地產行業處于黃金時代開端,開發商還沒有物流地產的概念。普洛斯則看中這一缺口,進軍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大量收購土地,與本土企業進行戰略合作,開發長遠的市場資源,這樣的發展模式持續了近15年。
2014年前后,傳統地產轉型成為大勢所趨,于是部分開發企業將目光轉向物流地產和產業園區。同時,互聯網電商、零售百貨、快消品等行業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物流產業的爆炸式發展,各類物流企業對物流地產的需求更為迫切。
遠洋資本在2017年底、2018年初發力物流地產投資,顯然是具有上述兩大考量的:即“傳統地產轉型”和“物流企業剛需”。
遠洋資本副總經理周岳分管物流地產業務。他介紹,從物流資產端分析,遠洋資本的布局也將按照級數來分布,一級為北上廣深及其輻射的衛星城市,二級為重點二線城市、省會城市及交通樞紐,三級為區域性節點。這樣的投資邏輯恰好與開發業務的城市布局不謀而合,促成了資本和地產開發板塊的協同。
集中投資+攀溯投資+多維協同
遠洋資本物流投資版圖構建的根本邏輯是什么?核心考量是什么?
林川指出,遠洋資本物流投資版圖的構建并非自上而下完成的,而是在一個個的單體項目的投資中,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這一投資版圖的構建簡單來說,有兩層邏輯,物流PE投資邏輯、PE投資與地產協同邏輯。物流PE投資邏輯,即堅持“集中投資+攀溯投資”的投資策略。遠洋資本一般在選定物流細分賽道的基礎上,投資優質企業,然后沿著產業鏈上下游做投資布局。PE投資與地產協同邏輯,即通過PE投資為地產賦能,增加土地空間上附著物,使得土地或房產增值。
王瑞舉例,對九曳供應鏈和鄭明現代物流的投資就遵循“集中投資”和“攀溯投資”的策略。這種策略使得投資團隊對企業的了解更多維、全面、深入。此外,被投企業本身有上下游的協作關系,被投企業可抱團發展。
他說,“對于鄭明現代物流是戰略性的投資,我們既是鄭明現代物流的第二大股東又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投資之后,遠洋資本和鄭明現代物流共同成立了一支60億元人民幣的冷鏈倉儲基金,為鄭明現代物流專門定制化的打造場地、銷地的冷庫,來實現全國網絡的布局,計劃在兩年內為鄭明現代物流實現百庫的計劃。”
王瑞指出,一些優質的物流企業其實并不愁融資,很多國內外知名的金融機構都會去爭搶份額,但遠洋資本為什么能拿到?被投企業對遠洋資本的注資有怎樣的期待?遠洋資本投后上又做的怎么樣?
他說,比如壹米滴答這樣的明星企業,C輪投資方有普洛斯、厚樸投資和源碼資本,遠洋資本之所以能夠領投2.5億元,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遠洋集團重資產屬性,能夠為被投企業提供包括物流倉儲等更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支持。
憑借較強的土地開發、空間提供能力,遠洋資本吸引了眾多業內頂尖的空間運營商,并對運營商背后的整個生態圈產生虹吸效應,引導被投企業之間互相賦能,最終遠洋資本形成了“為運營商提供土地、空間”以及“運營生態圈投資布局”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
縱觀遠洋資本投資的六家物流企業,可以總結出:遠洋資本物流項目投資偏重于市場規模巨大、具備高成長性、處于各個細分領域頭部并且都有助于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目標的優質企業。
(1+1)+(1+1+1)+(1+1)+……>?
遠洋資本的物流投資版圖的未來會怎樣?
不妨先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如果,
1+1>2、1+1+1>3,
那么,
(1+1)+(1+1+1)+(1+1)+……>?
王瑞指出,遠洋資本所投資的物流企業:中國物流資產、九曳供應鏈、鄭明現代物流、壹米滴答、發網、駒馬物流等都是各細分領域高速成長的龍頭企業,基本上每年成長率都在40%左右。
遠洋資本物流投資版圖和物流生態圈已基本奠定,現在遠洋資本正在投后賦能和投后管理上下大功夫,促進被投企業之間深度捆綁和多層次協作,激發、釋放生態圈內部的協同潛能。另外,遠洋資本的物流地產業務也在快速推進,物流地產對物流企業擴大網絡布局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還未發揮,潛力還很大。
他認為,物流網絡布局和物流供應鏈將是中國物流企業制勝未來的決定性因素。而物流地產的支撐、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協同將成為跨越式發展的“催化劑”。
遠洋資本物流投資下一步的重點在哪?
王瑞介紹,遠洋資本正在搭建產業基金“遠洋資本現代物流股權投資基金”(30億元人民幣),這一舉動已經受到了物流行業和金融機構的廣泛關注。未來遠洋資本在物流領域的投資重點是以物流投資為基礎向整個供應鏈領域進行“攀溯”。中國供應鏈管理體系還很薄弱,未來提升空間巨大,而且每個供應鏈細分領域的發展驅動因素也不盡相同。
“商流”:中國目前80%的企業仍是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的成長需要商貿渠道的拓寬;
“資金流”:“牛鞭效應”(供應鏈上的一種需求變異放大現象,是信息流從最終客戶端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級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圖形上很像一個甩起的牛鞭)在中國正被逐漸放大,這使得企業資金的運轉承壓,必將有力推動融資方式由“信用融資”向“資產融資”演進;
“信息流”: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供應鏈領域未來的應用場景豐富多彩。
王瑞表示,“遠洋資本物流投資未來會重點布局,在新零售、供應鏈金融、智慧物流方面會花更多的力氣去尋找優質的企業,也希望他們能夠加入我們的物流生態圈。”
對一個投資人來說,測算一家企業的未來成長前景,或許并不是什么太難的事(即便不準確),但測算一個投資版圖的前景呢?或許無法定量,但有遠見者或許可以看到這樣一幅圖景:
三條主線向兩端延長,連接更多的點。點變大,線變粗,交集不斷擴大。更多的點,直接相連,形成新的主線……
有一句話,“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
最新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