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綠色物流又稱環保物流,表現為一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理念,因此,實施綠色物流管理是一項有利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對企業而言,實施物流綠色化管理戰略,將給企業帶來明顯的社會價值,包括企業形象、企業信譽和企業責任等方面的提升。文章在闡述綠色物流的產生背景及意義、分析綠色物流的發展現狀的同時,探討了我國發展綠色物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綠色物流,環境,對策
(一)、綠色物流產生的背景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物流量也快速增加,粗放的物流模式對環境的影響也更為突出。20世紀90年代產生的綠色物流概念正是針對地球環境問題而提出。綠色物流的產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綠色消費與綠色制造的基本要求,還是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發展綠色物流的意義
1、綠色物流有利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首先,我國的城市大氣環境污染相當嚴重, 據73 個城市的調查,超過限額的城市已占70 %左右;其次, 目前我國水資源匱乏及水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全國有300 多個城市缺水,每年因供水不足影響工業產值1 200 億元以上;再次,我國城市道路噪聲與垃圾污染也相當嚴重。環境污染問題非常嚴重并已引起政府和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企業作為環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 必須在環保方面承擔起社會責任。綠色物流建立在維護地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強調在物流活動的全過程采取與環境和諧相處的理念和措施,減少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危害,避免資源浪費,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綠色物流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競爭力。
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還應該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信譽,履行社會責任。綠色物流的構建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美譽度,增強其品牌價值和壽命,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從而間接地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3、綠色物流有利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據分析,產品從投產到出售,制造加工時間僅占10%,幾乎90%的時間處于存儲、裝卸、信息處理等物流過程中。當前我國的物流基本還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運作模式,而綠色物流強調的是“低投入大物流”。顯而易見,綠色物流更重視綠色化和由此帶來的節能高效少污染,能極大地降低生產成本。
二、綠色物流的發展
(一)、 綠色物流在國外的發展
美國經濟高度發達,也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物流業的國家之一。美國政府推行自由經濟政策,其物流業務數量巨大,且異常頻繁,因而決定了美國對綠色物流的更大關注。美國在其2025年的《國家運輸科技發展戰略》中提到交通產業的發展性質是與環境友善發展,這充分說明了綠色物流被提到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歐洲也是較早將現代技術運用于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綠色化的先鋒。日本則是從美國引進現代的物流理念后,大力進行本國物流現代化建設,將物流運輸業改革作為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核心課題來研究和發展。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盡力把綠色物流的推廣作為物流業發展的重點,積極開展綠色環保物流的專項技術研究,促進新材料的廣泛應用與開發,進行回收物流的理論和實踐研討,以及積極出臺相應的綠色物流政策和法規,努力為物流的綠色化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綠色物流在我國的發展
我國物流業的起步較晚,綠色物流還剛剛興起,人們對它的認識還非常有限,在綠色物流的服務水平和研究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與國際上先進技術國家在綠色物流的觀念上、政策上以及技術上均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1、思想認識障礙
全社會綠色物流理念淡薄,綠色物流的思想還沒確立;各級政府對其重視程度遠遠不夠;企業片面追求局部效應和短期經濟效益,忽視物流活動對環境的負面效應。
2、體制政策障礙
我國物流業傳統的條塊分割管理體制、多頭管理、分段管理體制,造成物流各部門之間缺少有效的協調,物流體系內在聯系被人為分割,嚴重制約物流體系的整體統籌與規劃,影響各種物流服務的協調發展,妨礙物流社會化、集約化進程,導致物流資源的嚴重浪費。
3、基礎設施障礙
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綠色物流快速健康發展。
4、技術障礙
我國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術手段比較落后,先進物流信息技術開發應用滯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訂單管理、貨物跟蹤、庫存查詢等物流信息功能較弱,制約了物流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門之間技術、設備、信息標準不統一,非標準化行為相當普遍,尤其在包裝、運輸、裝卸等一些流通環節缺乏統一的標準,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資源浪費,不利于參與國際競爭。
5、人才障礙
隨著我國現代物流產業的蓬勃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劇增加,物流人才的嚴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現代綠色物流業發展的瓶頸,物流專業人才也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
三、發展綠色物流的對策
(一)、積極引進和自主開發先進、適用的技術
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僅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而且是資源戰略和環境戰略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綠色物流中顯得格外重要。首先,先進的技術可以增加資源的供給,還能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其次,科技進步能為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途徑,能幫助人們認識環境污染物中有害物質的情況,還能有助于人們提高環保意識等等。主要要做好以下幾點:(1)要加快以物流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物流行業、企業及集團建立技術開發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設,提升企業技術開發能力和創新水平;(2)要認真解決企業創新活力和動力不足問題,從機制、政策上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開發的主體、技術創新的主體和推廣運用的主體。只有切實提高企業科技開發、創新和運用的能力,才能為綠色物流快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3)要“產學研”聯合攻關,增強綠色物流技術的引進吸收和自主開發能力,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加強對物流資源的整合
我國物流市場存在著集中程度低、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效益低等突出問題,導致綠色物流實施的難度加大。政府要加強對整個物流市場的調控,打破行業壟斷、部門分割、地區封鎖。要整合企業的運營流程和經濟運行流程,提高整體效益,還可以擴展到區域間物流的協調。要整合現有的物流設施設備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
(三)、形成有利于綠色物流發展的綜合法律政策體系
物流政策是發展綠色物流的重要動力和基本保障。綠色物流發展的綜合政策體系包括“環境立法”、“排污收費制度”、“綠色物流標準”等。政策的實施具有目標明確、強制執行的特點,可以對綠色物流進行法律和行政調控,對企業物流活動的外部不經濟性予以約束和限制。另外,政府還可以建立有效的綠色物流激勵政策,通過經濟杠桿來激勵和引導物流主體的行為。
(四)、傳播綠色理念
綠色物流的長遠發展關鍵在于綠色理念的傳播。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是一項關系到公眾切身利益和子孫后代長遠利益的事業。推進綠色物流發展除了加強政府政策法規的約束和激勵,還需要企業的自律和廣大公眾的積極參與,因此,綠色理念需要長期地貫穿于全社會。
四、結束語
盡管我國綠色物流目前的發展水平還不高,并且存在很多不足,但我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我們勢必要加快物流行業在國際中的競爭力,加快綠色物流的建設。而且,綠色物流不僅是21世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物流發展的必然選擇。它不但可以實現物流系統的整體最優化,還能將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并有利于我國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大意義。綠色物流戰略不僅對環境保護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還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實踐證明,綠色物流是有價值的,這種價值不僅體現在概念層次上,還體現在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上。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