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迪璐/整理
據聯合早報近日消息,全球首富寶座又換位了!“常客”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退居次席,讓位于西班牙ZARA母公司Inditex的創辦人阿曼西奧·奧特加。據悉,這位時裝界大享,旗下包括ZARA、Pull & Bear和Bershka等不少品牌為人所熟悉。
在服裝品牌的集體陰霾期,ZARA的創始人卻一度超越比爾·蓋茨,問鼎世界首富。一邊是被互聯網沖得七零八落的國產品牌,另一邊是通過實體店大筆撈金的“洋和尚”。冰火兩重天之間,為何阿曼西奧·奧特加的ZARA卻能在逆勢中依然保持財富增長呢?
通過對ZARA公司運作模式的研究發現,ZARA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出色的全程供應鏈管理。
實現快速響應
每當電影或電視媒體中出現新的流行元素時,ZARA只需幾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對歌星的裝束或頂級服裝大師創意作品的模仿。從流行趨勢的識別到將迎合流行趨勢的新款時裝擺到店內,ZARA只需兩周的時間;而傳統生產方式下,這個周期要長達4~12個月。
正是如此,ZARA在快消品領域里創造了一個供應鏈神話——ZARA每年設計1.8萬個新樣式,平均每2~3周就能有新款上架,并且可以做到7天生產、14天下柜、30天上柜,每年共推出約5萬種新款時裝。
然而,ZARA之所以能夠實現快速響應,是由于采用了IT系統。
首先,IT和通信技術使ZARA供應鏈速度更快。ZARA在信息共享和利用方 面表 現卓越,使 得ZARA的供應鏈擁有驚人的速度:快速收集市場信息、快速決策、控制庫存并快速生產、快速配送的運作模式在ZARA得以實現。
其次,IT系統使得ZARA獨特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更好的實現。信息和通訊技術是ZARA供應鏈運作模式的核心,IT系統的應用將ZARA的產品設計、生產、配送和銷售迅速融為一體,讓ZARA的供應鏈“轉”得更快。
正是因為在信息應用方面表現卓越,才使得ZARA擁有如此驚人的速度。
打造高效物流
很少有人知道,ZARA的物流倉庫是亞馬遜的9倍,每天ZARA的倉庫門口都會有無數輛貨車將產品運輸到歐洲其他地區或者機場。
在物流方面,ZARA所有的遠程運輸都是空運,而不用貨船。因為,阿曼西奧·奧特加寧愿支付高額的運費,而不愿意將其花在廣告和市場營銷方面。
與此同時,ZARA的配送系統也十分發達。據了解,ZARA的產品是從大約20公里的地下傳送帶運到西班牙拉科魯尼亞的貨物配送中心,該中心擁有非常成熟的自動化管理軟件系統。
比如,為了確保每一筆訂單能夠準時到達目的地,ZARA借用了光學讀取工具進行產品分檢,每小時能挑選并分檢超過6萬件的服裝;又如,ZARA物流中心
的運輸卡車會依據固定的發車時刻表,不斷開往歐洲各地。
在信息化手段的干預下,ZARA出貨的正確率高達98.9%,而出錯率不足0.5%。
然而,隨著近幾年歐洲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時尚集團各大品牌的不斷壯大,產品的全球化供應鏈布局已成大勢所趨。對此,阿曼西奧·奧特加也考慮到把供應鏈從歐洲逐漸挪到中國。
舉例來說,江蘇國泰與Inditex公司的合作時間已經有5~6年了,和歐洲工廠來看積累尚有差距。除了承接大部分小品牌供應和ZARA一些基本款之外,偶爾也會嘗試著做一些ZARA的Studio系列和Class商務系列裝。
在倉儲物流國際化方面,過去In-ditex的倉儲物流組是軸心式發展,主要以西班牙總倉為軸心,進行全球產品的配送和產成品回收。但現在卻有所改變,比如中國目前四個倉儲物流區,分別設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貨品可以直接從西班牙發貨,到各個倉儲區,然后直接發送到店。
而中國供應商生產的產品,則直接送到亞洲、北美等門店,也不用再去西班牙進行總配,從而保證了物流速度更快、運作效率更高。
善用大數據分析
據了解,ZARA的每個門店都部署了IT系統,每個門店都有自己的貨單,這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做法。
具體來說,門店經理只需負責查看店中的貨品銷售情況,然后根據下一周的需求向總部訂貨。總部通過互聯網把這些信息匯總,發給西班牙的工廠,以最快的速度生產和發貨。
一方面,門店經理自己決定應該進什么貨;另一方面,ZARA對門店經理的考核,則是看該店的銷售有無上升,如果出現貨品積壓,就由門店經理為這些庫存買單。
此外,ZARA還有一個全天候開放的“數據處理中心”,每個零售網點都可以通過該系統追蹤銷售數據。同時,顧客的反饋也能在該系統上反映出來,ZARA能夠很快發現哪些款式好賣,哪些款式滯銷。
比如,在ZARA店內,各個角落都裝有攝影機,門店經理也會隨身攜帶PDA。每當客人向店員反映“這個衣領圖案很漂亮”或者“我不喜歡口袋的拉鏈”等,這些細微末節的細項就會通過ZARA內部全球資訊網絡傳遞給總部設計人員,由總部作出決策后,再立刻傳送到生產線,改變產品樣式,這樣的作法大大降低了存貨率。
注重金融鏈服務
眾所周知,ZARA的大部分生產環節都是外包給第三方加工廠來做的,而其自身業務的核心則是品牌設計和渠道拓展。在中國,很多做代加工的工廠總是被庫存回款所拖累,所以跟品牌的銜接性較低,供應關系非常脆弱。但ZARA分布在全球的2000多個加工廠,卻可以做到隨時開工。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原來,ZARA打通了和供應商的金融關系,使得跟它合作的加工廠不再需要為資金而煩惱。
比如,某下游加工廠需要生產出價值2000萬的產品提供給ZARA,一旦缺少資金,該工廠就無法運轉。如果按照傳統金融業態的方式,該加工廠需要獨立去銀行擔保貸款,而銀行則需要辦理抵押手續,其過程非常麻煩和周折。
然而,ZARA可以為它在全球的2000多個核心供應商提供快速的在線融資。在基于端到端的電子化系統上,ZARA的供應商只要提出一個申請,總部就會從香港或者新加坡根據相應需求調撥資金,直接匯到供應商的中國賬戶上,使其不再需要為資金而煩惱。
顯然,這些資金來自于高效而發達的資本市場,ZARA搭建了一個更高層次的金融環節,這也促進了整個ZARA生態圈的快速成長,而ZARA自身也獲得了與所有供應商合作的管理體。
總之,目前許多服裝品牌都在學習ZARA做“快時尚”,但易學難像的原因則在于不懂得對智慧供應鏈進行改造。強大的供應鏈體系需要時間與資本的積淀,因此對于大多數服裝企業來說,當前更應該思考的是品牌價值、市場定位,以及供應鏈等一系列問題,才能做好打翻身仗的準備。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