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案例 > 正文

天津云商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海平線物流4.0平臺

發布時間:2019-03-14 14:10:04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1“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項目基本情況

“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基于強大的數字化核心能力,依托海航現代物流的優質物流服務,整合物流行業實體資源和專業解決方案,建設共生、共融的數字化供應鏈生態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一體化的數字供應鏈服務。在科技與實體產業結合成為當下數字經濟的趨勢下,“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是海航在物流領域實現“現代化”的關鍵一環。作為中國物流產業互聯網的先行者,“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整合目前海航現代物流旗下航空貨運、機場管理、倉儲投資、物流金服以及智慧物流五個業態的服務能力和數據資產,并且不斷對接行業優質服務和平臺資源,是整個海航現代物流統一的數字化業務線上平臺入口。在海航現代物流“三網四流”的商業模式中,正是通過“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這張“數字網”,將“天網”、“地網”如此高價值的行業資源進行聯通,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為物流產業鏈條中的所有客戶提供一站式現代物流服務。

目前“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已經圍繞著供應鏈不同場景打造了供應鏈金融、智運、WMS、航空貨運一體化、智慧通關等業務平臺,未來還將聚合打通更多功能。

2商業模式

“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作為海航現代物流 “三網四流”商業模式中的“數字網”,順應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整合海航的優質稀缺資源:“天網”——海航集團目前擁有30余架全貨機,5家貨運航空公司,將近800架客機腹倉貨運資源,有1200余條國內外航線馳騁在全球大地上;“地網”——海航集團經營管理著國內外共16家機場,海航集團旗下的貨運代理商Swissport還為世界上270多家機場提供著地面服務,臨空、臨港和倉儲資源都圍繞這些機場進行配套建設。同時集合全社會物流資源,通過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高物流系統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提升整個物流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強調信息流與物流快速、高效、通暢地運轉,從而實現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為客戶提供優質低價的物流全鏈路服務能力。該平臺的核心亮點可以歸納為如下三點:

2.1技術創新——將互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與物流業深度融合,為海航現代物流集團的轉型和升級帶來促進。

2.2生態效應——依托于海航現代物流集團的強大品牌以及全球合作伙伴網絡支撐, 在智能倉儲、智能搬運等智慧物流的核心領域, 與設備廠商、AI廠商等眾多類伙伴緊密合作,打造高可靠、高智能、高成長的專業平臺。

2.3示范作用——為中國政府部門、制造企業、商貿企業、物流企業和IT企業如何推動物流數字化發展,有效利用、深度開發、有序集成和應用起到積極和深遠的示范作用。

“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所處的智慧物流行業是目前創投圈發力的新風口,產生大量的獨角獸企業將是必然。目前行業梯隊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為以京東、菜鳥物流為首的互聯網電商巨頭;第二層為傳統的物流企業,第三層為傳統物流軟件公司及初創企業。海平線科技孕育于海航現代物流集團,海航現代物流集團前身為從事傳統物流的海航物流集團,屬于第二層級,海航線科技的使命是通過“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幫助海航現代物流集團實現“三網四流”的商業模式,向著第一層級邁進。海航現代物流前期經過近10年的深耕,逐步擁有了大型貨機、客機腹艙、航線、機場、支付全牌照等稀缺資源及真實業務場景,在海航集團強大資金實力的推動下,將迅速邁入第一層級行列。稀缺的資源、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高效的平臺建設和研發能力,必將形成競爭對手難以逾越的壁壘。

通過整合航空貨運全鏈條各物流參與方的資源和信息,借鑒菜鳥的合作共贏思維,以及攜程在客票領域的創新方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的科技手段,打造一個集航空貨運全鏈路服務、航空運力在線交易的產品,為客戶提供范圍更廣、質量更高的服務。通過整合各類子平臺,針對國內外客戶,海平線平臺可以提供以下幾大類服務:

一、航空貨運

通過對航空貨運全流程的數字化改造,實現空地一體和全網協同,可以提供四種運輸模式(門到門運輸,門到港運輸,港到門運輸,港到港運輸)供客戶自由選擇,并極大提升航線利用率和操作時效。系統在接到客戶空運訂單時可實時計算滿足客戶需求的不同時效和運價的運輸產品,由客戶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

二、報關服務

智慧口岸集成42家連通全國海關口岸,實現全國“一體化通關”,提供一站式關、檢、稅、匯服務,并且通過電子運單、艙單等數據打通,減少貨主和代理重復信息的錄入,使貨物的通關環節更加省時高效

三、供應鏈金融

海平線供應鏈金融通過在線交易數據,簡單、便捷、及時解決企業短期資金流動的問題,為產業鏈中的企業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同時使金融機構批量獲取優質、低風險資產。

四、第三方支付

可提供網絡支付(快捷、代扣、網關、掃碼、充值、提現、付款、實名認證)、銀行卡收單(業務覆蓋:浙江省、江蘇省、海南省、福建省、四川省)、預付卡、跨境支付(購付匯/收結匯和跨境人民幣)等四大類支付服務。

五、地面運輸

智運平臺針對物流市場特點,整合中小型第三方物流公司、配貨站等流通資源,承擔信息中介、發現價格、信用擔保、促進流通的重要作用。

六、供應鏈云服務

海平線物流4.0平臺面向倉儲和運輸企業實現云倉、運輸車輛等物流基礎設施的整合,同時為信息化基礎薄弱的企業提供整套OMS+TMS+WMS的供應鏈云解決方案。通過海平線OMS與WMS、TMS無縫集成,實現訂單的智能拆單、自動分單和全流程可視化跟蹤、集中管理與執行監控。

海平線平臺通過整合現有的供應鏈各環節服務平臺,實現對訂單,會員和支付的統一管理,支持客戶一鍵下單即可處理從貿易到物流運輸,從國內到國外,從貨物到融資的各類服務。

海平線平臺會整合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航空貨運HiCargo平臺,報關報檢智慧口岸平臺,地面運輸智運平臺,倉儲管理系統WMS和地面是運輸TMS系統,新生支付平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從而形成統一的對外服務接口。

海平線平臺可實現下面三大類特色應用:

特色應用

一、一鍵生成物流方案

客戶輸入航空運輸需求(始發地、目的地、貨量、時間要求、提送貨要求等),系統自動計算出多種物流方案(路由、成本、時效)。

二、全鏈路跟蹤

提供全鏈路的貨物運輸狀態跟蹤,實現全流程可視化。

三、在線下單交易

用戶確認物流方案之后確認下單并支付。

通過實現對供應鏈全鏈條數據的實時收集和處理,海平線平臺可實現對物流服務的全程跟蹤和有效管控,進而可對下面三大類特色客戶提供專屬服務:

一、跨境電商、FBA

跨境電商市場越來越大,通過整合空運、國內外的報關和倉儲及地面運輸業務,海平線可以針對此市場的貿易形態、產品屬性等提供匹配的全鏈條服務,并可為FBA提供全程服務。

二、危險品等特色運輸

借助海航集團的危險品運輸資質和操作經驗,海平線會打造鋰電池等危險品運輸專線產品,同時提供冷鏈、高附加值快速運輸產品的特色運輸。

三、國內快運

海平線通過整合運力資源,打造國內優勢航線,建立國內快運產品,進而提升國內快件產品時效,填補行業空白。

3與海航現代物流產業集團的協同性

3.1戰略協同性

在海航現代物流“三網四流”的商業模式中,正是通過“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這張“數字網”,將“天網”、“地網”如此高價值的行業資源進行聯通,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為物流產業鏈條中的所有客戶提供一站式現代物流服務。

3.2業務協同性

“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目前已經與海航現代物流旗下多個業態進行業務對接,包括:

3.2.1對接航空貨運業態的貨運一體化平臺HiCargo,實現航空貨運線上訂單統一入口。

3.2.2對接智慧物流業態的智慧口岸平臺、智運平臺、供應鏈金融平臺、供應鏈平臺、支付平臺,實現通關一體化、陸運車貨匹配智能化、保理征信風險可控化、支付便捷化等核心服務能力。

4風險分析及解決方案

4.1“互聯網+”背景下數據來源的風險。

數據質量風險。物流企業需要處理運營中顧客的消費數據、商家數據、經營數據等,過期數據、數據質量參差不齊、不同的數據出處不同、數據結構差別等,導致信息處理難度增加。信息隨時間推移而變動,難以保證信息實時性,即使收集到大量信息,不具備實時性將失去價值。

數據安全風險。物流企業對顧客信息的記錄和管理,顧客的消費行為、個人偏好、甚至是私人聯系方式都被存儲、統一管理,建成數據庫。信息安全系統破壞會導致顧客隱私泄露。

數據開發應用風險。傳統硬件設施與軟件算法無法支持海量的數據運算,物流企業不能掌握大數據挖掘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極少從宏觀、長遠角度理解物流企業對大數據應用,對大數據能產生的效益認識不夠,數據競爭力較弱。

4.2“互聯網+”背景下整合線上線下業務的風險。

物流多網互聯風險。“互聯網+”背景下物流企業大量資本瘋狂涌入,物流企業重構,物流行業格局巨變。物流企業必然轉向多網互聯,如不能實現物流多元網絡互通的轉向,無法超越單一網絡在資源、地域、人才、資本、信息、數據、技術等方面的局限,難以無法掌控“互聯網+”背景下物流企業走向。

物流資源眾包管理風險:“互聯網+”背景下物流企業單一發展模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物流企業呈現多維分享經濟互聯、進化生態人人眾包特點。眾包模式使更多停車場、社會限制車輛、社會人員等存量資源創造出物流價值,在城鎮物流毛細化情況下,實現對碎片化的空間、時間等資源整合利用;廣闊農村地區成為物流整合的資源庫。物流企業下鄉,個體等物流領域中特殊的組織形式,都可能成為互聯網+物流眾包者。而眾包也隨之帶來了管理成本急劇上升的風險。

物流節點在線時間和資金風險:“互聯網+”對線下實體節點形成沖擊,促使其向線上、透明化、去中介化、網絡化等轉型。門店、營業部、收貨點等網點,分撥中心、園區、倉、園區等中轉點,廂式,高欄等形式車輛,銷售、收貨員、送貨員、駕駛員、中間商等人員,專線、支線、社區環線等線路,是傳統線下物流主要節點,而這些傳統節點的線上化都需要企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成本。

4.3“互聯網+”背景下管理創新的風險。

物流企業跨界風險。物流企業圍繞自身戰略布局開展更多跨界衍生服務,發展主業之外的二次產業,實施多元化戰略??缃绮季衷诜稚L險的同時分散有限資源及競爭力。

物流全程可視化風險。非透明中間環節和信息往往是物流核心價值所在,是物流服務過程利益交織焦點,“互聯網+”卻推動物流全程可視化,兩者構成矛盾。從初期的訂單動態查詢、車況查詢,到的車輛位置、滿載率以及交易信息等內容查詢,到由物流平臺變革帶來的全流程、全天候、全視角的可視化轉變,物流企業在信息接口的獲取、數據的標準化以及物流流程可視化的范圍、內容、頻率等方面任重道遠。

5體會、經驗與教訓,推廣意義

物流行業是一個發展了近百年的傳統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復雜的行業細分?;ヂ摼W電商的興起,為物流行業無疑注入了一支強心劑,使物流行業的觸角迅速延伸到各個領域。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對許多行業形成了顛覆,但在相對傳統封閉的物流行業,并未有革命性變革。國內很多物流企業還停留在傳統手工或企業內部信息化的水平,計算機只不過作為日常業務的輔助工具而存在。我們在針對物流企業做調研中感觸最深的就是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普遍較低,懂IT系統的從業人員稀缺,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系統建設緩慢,幾乎都還停留在傳統的線下業務模式。各企業都專注于各自所從事領域內的業務,但缺少從物流供應鏈整體的貫穿連通。科技與實體產業結合成為當下數字經濟的趨勢,因此,海航現代物流能否把“現代”二字做好,就看智慧平臺能否做好。我們要轉換傳統的思維方式,在互聯網環境下,對物流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及整個生態體系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要參照互聯網去中心化、自組織、個性化的運作方式,重構商業模式、組織方式、企業與客戶的關系,推動管理方式、運作模式等企業內在形態的調整,重構企業觀念、組織和流程。但我們也清醒的意識到智慧物流發展不再是零和競爭,而是平臺化合作,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在2017年11月,海航現代物流就連同百度、華為、微軟、Thoughtworks等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海平線全球智慧物流生態聯盟,將海航現代物流資源共享出去的同時,也讓更多的外部資源充實進來,共同推動中國物流業的智慧升級。智慧物流的快速發展,帶動互聯網深入上下游產業鏈條,物流企業有望借助互聯網加強對產業鏈的控制,擴大生態體系范圍,在原有基礎上實現對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掌控能力,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6未來規劃

6.1海平線物流4.0平臺改進方案及設想

6.1.1快速系統集成

使用微服務系統架構概念,降低服務耦合度,達到快速開發、快速集成的目標。引入持續集成、自動化部署等工具,在測試通過后,快速上線。

初步規劃接入:

a.金融保理業務

b.銀行存管業務

c.航空運輸

d.倉儲運輸

e.陸地運輸

6.1.2智能路由及機器學習

在一定的業務數據積累下,通過建立機器學習體系,完善物流模型,提供更完善的智能路由體系,為客戶提供更優的物流規劃。

重點應用:

a.支付路由

b.物流路徑規劃

c.資源分配規劃

6.1.3區塊鏈應用

物流信息、賬戶賬務、用戶信用等方向的區塊鏈應用嘗試。

重點應用:

a.信用追蹤

b.物流跟蹤

6.1.4大數據分析

進行大數據分析工作,提供行業報告及指導。

重點應用:

a.客戶流失率分析

b.航運高峰預警

6.2物流信息化建議

6.2.1系統性的推進信息化建設

從物流行業整體軟件訴求出發,對信息化建設進行統籌規劃。減少垂直領域盲目的橫向擴展;提出系統建設規范及建議,降低不同信息化系統間的整合集成成本,能快速打通系統間業務;建立企業、訂單等共有信息的唯一性標識規范,進一步減少系統整合成本。

6.2.2一定程度的試錯

信息化項目的實際落地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實際問題,但如長期停留在規劃計劃層,會造成與實際落的進一步脫節。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項目試錯,可以通過實際落地,總結遇到的問題,積累落地經驗,為大規模的項目推進建立一定基礎。

6.2.3快速響應快速調整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推進,各行業各業務的變更更加頻繁,對信息化項目的快速響應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信息化項目的架構要能支持快速的相應及調整,降低調整成本。

6.2.4凝聚統一的業務方向

在資源有限的基礎上(資源一定是有限的),將資源優勢集中的一定范圍能,就能達到快速推進的預期,快速的信息化推進,有效的降低了時間成本的投入,并能一定程度上推進整體信息化工作的推進,為未來信息化工作提供參考。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