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簡介
中國外運華中有限公司(簡稱:華中外運)隸屬于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的物流業務統一運營平臺,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司深耕綜合物流領域60余載,先后獲得中國“AAAAA”級物流企業、“中國先進物流企業”、“中國百強物流企業”等多項行業榮譽,是區域領先的綜合物流企業。
公司做為中國外運在山東、蘇北、河南、陜西、甘肅、寧夏等區域的統一運營平臺,總部設在青島,營運網絡覆蓋所轄區域,依托中國外運強大的資源優勢,服務能力覆蓋國內所有的省份,海外網絡遍布全球。通過近年來的戰略調整和快速發展,已形成了集裝箱班輪、集裝箱場站、大宗商品、綜合物流、航運物流等業務線集約經營的戰略格局。
公司時刻聚焦社會流通模式和客戶物流需求的變化,針對跨區域、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采購、生產和銷售需求,提供精準的全程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助力區域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發展。公司積極借力“一帶一路”藍圖,服務國家裝備及優質產能“走出去”戰略,不斷向西、向東拓展內陸及國際物流市場。
公司積極致力于客戶體驗的提升,不斷創新服務產品和運營模式,運用“科技+物流”思維,發揮資源張力,為客戶打造最佳物流解決方案。公司積極承載社會責任、踐行綠色物流的使命。越來越融入全球的工程、能源、化工、汽車、電子、快消、醫療、冷鏈、會展、賽事、文化等各個領域,以開放包容的姿態,令人們輕松享受幸福便捷的現代生活,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繁榮發展。
公司秉承“服務創造價值,細節決定成敗”的經營理念,持續聚焦客戶需求,以最佳的方案解決和資源整合能力,持續創造社會與商業價值,致力于成為區域最強、客戶首選的全網運營與科技創新型物流供應商。
二、“箱滿路”平臺簡介及基本情況
箱滿路綜合物流平臺是華中外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有效整合、組織、協調內外部物流資源,將傳統集裝箱運輸模式與現代物流技術、大數據應用相融合,并注入現代電子商務理念和技術,為實現“車、箱、貨”及時最優匹配,為實現貨方、車隊、場站、船公司共生共榮、共創價值,而創新研發的陸上集裝箱運輸服務平臺。
三、平臺研發背景及創新方案
傳統集裝箱運輸多是以“點到點”運輸為主,而現在生產經營活動更加多元化,使得傳統集裝箱運輸效率、時間、成本上無法滿足需求。“箱滿路”依托網絡布局,把港口場站功能推進到內陸完成,以滿足內陸客戶的物流需要,這樣提高內陸場站的作業能力是平臺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傳統集裝箱運輸業務通常為口岸場站提還箱,車隊為降低成本在空箱運輸時,會在社會物流點進行配貨(通常配貨的運費不到進出口貨物運輸的2/3),車隊配貨時貨源分散、運費低、耗時長是車隊的主要痛點;對于船公司來說各航線運力過剩,貨源爭奪加劇,也急于借助平臺拓展內陸市場;對于貨方(客戶)提還箱距離遠,運輸耗時長,庫存壓力大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總之在集裝箱運輸環節,車隊、船公司、貨方均有各自的集裝箱運輸痛點和難點。
創新方案:有效利用船公司認可的內陸場站,依托與各船公司的“內陸場站協議”在內陸場站進行存留箱,把港口場站功能推進到內陸,同時借助平臺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車(空閑運力)、箱(適用的箱源)、貨(適合船公司箱屬的貨物)”及時智能匹配,將傳統集裝箱回程配貨運輸模式轉變為“進轉出”換箱運輸模式。
(一)內陸集裝箱“短駁(甩掛)”運輸
從平臺內陸場站提空箱,短駁(甩掛)到內陸場站周邊工廠,工廠裝箱后,重箱運回內陸場站落箱,等待港口回程集卡車背箱。
(二)內陸集裝箱“進轉出”運輸
將港口的進口集裝箱運至內陸工廠拆箱,將拆空的集裝箱運至平臺內陸場站落箱,然后背上已裝好的出口重箱運回港口(或提船公司箱屬適合的空箱到工廠裝出口貨后,直接運回港口),完成“進轉出”換箱動作,實現汽運往返“雙重運輸”,從而提高運輸實載率。
四、平臺研發遇到的主要困難和解決方案
(一)“箱滿路”平臺研發遇到的主要困難
1、如何搭建標準化的公共型集裝箱運輸服務平臺;
2、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實現透明化集裝箱運輸管理;
3、如何帶動區域內集裝箱場站完成智能化建設;
4、如何打造貨方、車隊、場站、船公司等關聯方共生共榮的智慧物流生態圈,實現資源共享、共創價值。
(二)“箱滿路”信息化解決方案與實現效果
箱滿路作為互聯網+物流的創新者和實踐者,緊密協同各方參與者,堅持合作、共贏、共享的原則,著力打造集裝箱運輸生態圈,為客戶、為貨代、為船公司、為社會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
1、搭建標準化集裝箱運輸服務平臺
(1)價格體系標準化,系統自動報價
箱滿路建立了標準化陸運價格體系,系統基于行業大數據及動態價格引擎,為客戶提供即時集裝箱陸運價格查詢,客戶只需輸入進口/出口、運輸起始地和目的地、箱型尺寸等必要信息,系統自動生成運輸報價。系統自動報價代替了人工報價,提高了報價準確性、全面性及時效性。
(2)業務流程標準化,客戶自助派車
箱滿路匯集了擁有業務突出、經驗豐富的物流專家團隊,在充分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以科學技術、規章制度和實踐經驗為依據,以安全、質量效益為目標,將陸運派車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動作進行分解,對作業過程進行改善,從而形成一種標準化作業程序,為客戶實現安全、準確、高效、省力的自助派車。
(3)支付結算標準化,在線便捷支付
“箱滿路”開通了主流銀行在內的21家企業網銀的B2B的在線支付通道,為客戶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電子商務支付解決方案。同時,箱滿路系統準確記錄委托訂單信息,每月賬單日系統自動推送電子賬單,不用等待繁瑣的賬單郵寄,客戶可隨時查看實時及歷史賬單。
2、利用現代物流技術,構建透明化管理平臺
(1)設計智能調度系統,實現派車自動化
“車、箱、貨”智能匹配是箱滿路核心功能之一,平臺結合車輛數據、箱源數據、貨源數據、線路數據等關鍵數據,利用匹配算法實現進、出口運輸訂單的智能匹配。箱滿路可實時調控“進轉出”匹配算法,從而不斷優化匹配引擎的效率和精確度。箱滿路智能調度系統將匹配后運輸訂單自動發布至平臺,即可主動推送至平臺車隊,也可推送到箱滿路搶單系統中。智能調度系統可實現平臺車輛智能化、無紙化調度,大幅度提高車輛效率和服務水平。
(2)研發信息化應用終端,實現運力管理標準化
目前,箱滿路整合匯聚集裝箱社會車輛2000余輛,這些車輛基本為平臺合作運力,箱滿路采用網站終端+手機終端的模式,平臺合作車隊通過網站或者智能手機即可承接業務,然后在線把運輸任務指派到實際承運車輛及駕駛員。
平臺車隊所屬的駕駛員注冊登錄箱滿路手機APP之后,就可以在線接受車隊下發的運單,改變了傳統的通過電話、傳真、短信等線下方式進行陸運派車的行業傳統,手機APP成為匯集查閱運輸任務、運單詳情、節點反饋、積分評價等功能的新工具。司機端手機APP最大的好處是實現了業務流程標準化,不再需要熟悉任何流程,操作簡單方便。
同時,箱滿路建立了標準化供應商管理體系,逐步建立完善的社會運力開發、維護、淘汰管理機制,確保所有外采運力都滿足平臺的服務標準和要求。
(3)應用移動互聯技術,實現信息傳輸高效化
“箱滿路”建立了包括感知層、基礎網絡層、云平臺和應用層四部分。感知層依靠車載GPS、手機APP等智能傳感終端及設備負責衛星信號和外設信號(包括經緯度、速度、里程等)的獲取和接入;基礎網絡層即數據傳輸網絡,平臺依靠手機3G/4G通信網絡對接入的數據進行無線傳輸;云平臺層負責把采集到的數據進行邏輯判斷和處理,供應用層調用;應用層為平臺功能層,供用戶直接使用。
(4)對接國家貨運平臺,實現過程監管智慧化
箱滿路接入了基于北斗技術的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簡稱“國家貨運平臺”),通過平臺化的信息手段,把集裝箱物流過程中的車輛運輸部分進行全程監控,實現了社會車輛無需額外加裝設備、無地域限制、無運營商限制為客戶提供運輸過程可視化服務,使得運輸過程始終處于動態監控管理之下,真正做到運輸過程信息全透明,進一步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率和準確率。
3、推進網絡內集裝箱場站智能化建設
箱滿路結合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為實現創新發展、降本增效,通過優化、開發系統,實現集裝箱堆場作業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1)依托自動識別技術,發展場站智能化閘口
通過不斷優化改進集裝箱場站業務流程,利用視頻圖像識別等自動識別技術及設備,創新研發了智能化閘口產品,該系統與華中外運現有的集裝箱堆場管理系統的融合運行實現了場站閘口操作的快速化、無人化和智能化。
(2)研發手持設備終端,優化場站修箱系統
場站修箱系統:通過智能化系統統計、分析實現修箱管理可視化、辦公無紙化、自動數據分析,提供決策支持等功能,提高運營分析能力,降低成本費用。項目已于2018年第一季度上線,重點推出集裝箱檢驗手持設備終端,該設備具有集裝箱進場處理、壞箱估價審核、修箱批復確認、罐式箱清洗記錄、修箱代碼及費率維護等功能。
(3)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搭建場站智能管控平臺
集裝箱智能管控平臺將實現場站箱管系統、理貨系統、結算系統等信息系統互通互聯,并通過優化“場地布局、機械運行線路、提箱、卸箱、垛位設置、集疏港、作業效率統計分析、集裝箱管理優化、機械運行規則設計、作業資源配比設計、作業流量、計費”等場站管控算法,實現集裝箱從進閘、定位、調度、出閘等全程智能化系統操作。
4、以“內陸提還箱”為契機,打造區域物流生態圈
平臺依托網絡布局,與船公司認可的口岸和內陸場站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內陸提還箱也是“箱滿路”平臺的業務亮點之一。這樣操作的優勢,可實現多方共贏。對于船公司:打通了陸上服務的通道,延伸船公司的服務半徑。對于車隊:提高重出重回的比例,減少車隊空駛距離和等候時間。對于貨方(客戶):拉近箱與貨的距離,方便貨方就近用箱,降低庫存,提供物流效率。
目前,客戶可選擇“箱滿路”內陸場站進行異地還空箱或提空箱操作,平臺會及時反饋內陸場站是否接受委托(取決于場站存箱量以及船公司存箱協議),方便客戶后續操作。此外,平臺基于內陸場站箱源、客戶用箱需求、貨源數據分析等綜合情況,通過有效措施引導客戶到內陸場站提(還)箱,加快內陸箱源的有效利用。
五、“箱滿路”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提升情況
“箱滿路”平臺依托信息技術實現7X24小時全天候服務,實時進行接單、派單、智能匹配、運輸跟蹤等業務操作。“箱滿路”綜合物流平臺在山東區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整合、組織、協調其它省市的物流資源,目前業務范圍已經覆蓋到山東、河南、江蘇等省市。平臺秉承資源開放與共享的理念,與各方緊密協作,使平臺業務規模成倍遞增。自2017年平臺試運行以來,平臺業務從零起步,訂單從無到有,目前已累計承接訂單超過2萬單,承運集裝箱超過60000TEU,預計2018年度平臺主營業務收入可突破億元人民幣大關。
平臺智能調度與傳統調度對比:傳統的運輸車隊通常由“計劃調度”和“執行調度”雙方配合來完成派車任務。通過對傳統派車業務職責和流程的梳理,我們發現計劃調度和執行調度的大部分工作可通過系統邏輯算法和規則去完成,達到由程序替代手工,系統判斷替代人工判斷的效果,以此降低人工成本,減少人為差錯率。傳統派車模式每個調度每天的派車量通常為30余車,在系統智能派車的邏輯規則下通常調度一天的工作量可在5分鐘內完成。在此基礎上,“箱滿路”調度后臺建立了車輛運行情況動態看板,對延誤、突發、個性化等特殊情況進行人工干預和應急處理。
場站智能化建設提升情況:場站“智能出閘”上線,單車出閘時間由原來的120秒-180秒降低至15-18秒,效率提升87%;數據采集準確率100%;自動出閘比例97%;系統識別成功率97%以上。同時,場站“微信預約”功能上線,具有客戶微信預約提箱、智能調度、線上自助繳費、預約發票打印、自動識別車號、箱號、智能給位以及智能派工等七大功能。
平臺電子支付方面:目前已實現了人民幣與美元的雙幣種支付,這在山東口岸是首家。同時,我們實現了客戶發起電子支付申請,交費成功,到業務系統自動核銷的全自動化。現在很多船公司都想跟物流電商平臺合作,他們在對比后發現目前華中區域內沒有任何一家物流電商平臺實現雙幣在線支付,平臺這方面的優勢也是其他公司無法超越的。
六、“箱滿路”平臺研發體會和推廣意義
目前,社會上出現一些“車貨”匹配軟件,主要以車貨信息撮合為主要目標。由于國際集裝箱行業規則的復雜性,以及缺少資源和網絡的支持,很少有企業涉足“車、箱、貨”匹配的集裝箱物流平臺。“箱滿路”平臺利用外運豐富的行業經驗和線下資源,將傳統集裝箱運輸模式與現代物流技術、大數據應用相融合,并注入現代電子商務理念和技術,致力于科學統籌物流資源,打造全新的集裝箱智慧物流生態圈。
“箱滿路”憑借電子商務技術使業務操作更便捷;憑借嚴格車輛審核和貨物保險,使貨物運輸更安全;憑借實名客戶直接下單,使運輸信息更準確;憑借與場站和船公司合作,使客戶就近提還箱操作更方便;憑借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技術使“車、箱、貨” 匹配更合理;憑借完善的KPI體系,使平臺發展更健康。“箱滿路”用科技引領創新,撬動物流業智慧升級。
“箱滿路”平臺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號召,不斷整合、組織、協調“一帶一路”內陸沿線的物流資源,服務于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使陸海運輸銜接更順暢。
“箱滿路”平臺憑借信息技術,達到“車、箱、貨”及時智能匹配,減少貨物搬倒次數、降低車輛空駛距離和等候時間,符合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節能減排、綠色物流的智慧物流發展方向。
“箱滿路”平臺順應客戶需求的深化延展和物流參與方的業務融合,基于集裝箱物流產業價值鏈的重構升級,形成創造價值、互惠共生、引領成長的創新型陸上集裝箱運輸生態圈。平臺具備物流生態圈共生共榮、自我調節的特征,突出資源開放與共享的特點,以及參與者之間的相互協同與緊密協作,形成依賴關系。
七、“箱滿路”下一步工作打算與設想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箱滿路”平臺在今后發展的道路上將會以更堅定的信心、更堅韌的勇氣、更強大的智慧,再接再厲,爭取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系統對接方面
1、海運訂艙系統:平臺計劃與區域主流的訂艙系統、海運系統進行系統對接,使服務端口前移,從客戶網上訂艙開始,在確認訂艙成功后,可一鍵派車,及時便捷通知車隊做好陸運安排。
2、汽運系統和貨代系統:平臺計劃與區域主流的汽運系統和貨代系統進行系統對接。一是可減少客戶重復錄單的麻煩;二是可增加平臺基礎數據的規模,為大數據分析、智能匹配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二)金融服務方面
1、融資超市:計劃引入相關合作銀行加入平臺,由銀行根據平臺真實業務數據流和客戶資信情況,用“信用貸款、抵押貸款、貼現貸款”等方式向平臺長期客戶或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解決中小型客戶、供應商融資難問題。
2、融資租賃:平臺通過集中采購部分集裝箱拖車、叉車、托盤等物流設備,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租給平臺合作方使用。該業務由于其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特點,發生風險問題時平臺可及時回收、處理租賃物。
(三)集中采購方面
1、車輛集采:平臺根據需求,依托市場化機制和規模效應,采用公開招標和定點采購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車輛的集中采購,降低采購成本,服務于平臺合作車隊。
2、油料集采:平臺通過與中石化、中石油等油料供應商合作,為平臺的合作車輛集中采購油料,降低車輛運營成本。
3、配件集采:平臺采用公開招標和定點采購相結合的方式,與主流集卡車廠家合作,為平臺的合作車輛集中采購配件,提高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
4、維保集采:平臺與區域內各修理廠合作,建立養護車輛管理的長效機制,使合作車輛按要求及時維保,提高日常維保質量,并提供相對優惠的價格。
“箱滿路”依托科技化、智能化的物流技術,秉承資源開放與共享的理念,與“貨方、車隊、場站、船公司”等物流關聯方緊密協作,對物流資源科學統籌,共創價值,讓傳統物流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箱滿路”用科技引領創新,撬動物流業智慧升級。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