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對暢通經濟大循環、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促進生產消費意義重大。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圍繞深化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堅持問題導向,多措并舉、精準施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將對有效應對疫情沖擊,加快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進一步激發市場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新活力發揮重要作用。
一、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是有效應對當前疫情、提振經濟發展潛能的關鍵之舉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沖擊和影響。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積極配合、協同努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快復工復產步伐,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受疫情沖擊和境外疫情蔓延影響,我國消費、投資、出口下滑,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生產資料、用地、廠房、人工等各種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物流運行不暢,市場需求增長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陡增,生存發展存在諸多困難。
物流鏈連著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加快生產流通消費,有效激發強大國內市場潛力,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有利于暢通供應鏈上下游,加快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和活力;有利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幫助企業有效對沖新冠疫情等風險壓力;有利于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實施意見》的出臺可謂恰逢其時,下一步貫徹落實好《實施意見》,將有效加大政策和制度供給,不斷優化市場環境,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物流難點、痛點和堵點,為企業減稅降費、降低運營成本,減輕企業生存負擔,有效激發市場創新活力,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開辟新空間。
二、《實施意見》特色鮮明、針對性強,是新時期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行動指南和有效抓手
《實施意見》核心內容包括6大方面24條,結合我國物流業多年發展實踐和產業特色,提出了新時期降低物流成本的一攬子重要舉措,具有以下顯著特征和亮點。
一是堅持久久為功,突出工作的連續性。近年來國務院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物流業發展,不斷深化物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升物流整體運行效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先后印發了《促進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等重要文件,持續推進物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此次《實施意見》是在系統總結梳理以往工作經驗和發展實踐基礎上,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新變革、新形勢、新要求,創新思路舉措,協同攻堅克難,在新的起點上持續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高質量發展。
二是堅持綜合施策,突出思路的系統性。物流業發展涉及要素多、環節多、主體多,影響物流效率的因素復雜、多樣。《實施意見》堅持多措并舉、系統推進,從降低物流制度成本、物流要素成本、物流稅費成本、物流信息成本、物流聯運成本和物流綜合成本六個維度統籌推進,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物流業降本增效的思路舉措和政策框架體系,是對多年來降低物流成本管理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系統化提升,為有效指導各地物流產業實踐提供了思路遵循。
三是堅持精準發力,突出對策的針對性。近年來,隨著物流業不斷深入發展,市場環境明顯改善,但也存在著諸多行業難點、痛點和堵點,企業反映訴求強烈,比如企業證照異地和網上審驗問題、公路超載超限治理問題、城市配送車輛通行難停靠難問題、用地成本過高問題、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鐵路市場化改革問題,以及信息孤島現象嚴重、供應鏈上下游溝通不暢問題,多式聯運發展緩慢、中轉銜接效率不高等問題,已成為制約物流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共性問題。《實施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對企業反映比較多、政策訴求較強烈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梳理總結,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舉措,突出了政策制定的精準性、針對性。
四是堅持深化改革,突出制度的有效性。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從物流業發展實踐來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更好發揮政府在優化環境、深化改革、加大有效制度供給等方面的作用,為市場發展松綁、為企業管理降本提供良好制度環境,營造公平、公正、統一、有序的市場氛圍,是下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關鍵一環。《實施意見》堅持改革引領的發展思維,把“深化關鍵環節改革,降低物流制度成本”作為首條任務,從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角度出發,提出了深化關鍵環節改革、加強土地和資金保障、落實減稅降費措施、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等一系列改革舉措,不斷加大制度供給,夯實行業發展基礎,切實為企業松綁,降低企業的制度性、隱蔽性成本。
五是堅持創新驅動,突出發展的時代性。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線上線下加快融合,網絡貨運、智能匹配、數字化服務平臺、無人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層出不窮、日新月異,智能發展、綠色發展成為新時期物流行業的新風向,為物流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實施意見》主動適應新時期物流業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堅持創新驅動、智慧引領,堅持與時俱進、可持續發展,明確提出要加強信息開放共享,加快發展智慧物流,積極發展綠色物流,提高現代供應鏈發展水平,著力降低物流信息溝通成本和技術成本,著力提高全行業綠色發展水平,降低物流副外部效應和綜合環境成本,著力推廣現代供應鏈理念,優化供應鏈結構,降低系統性成本。
六是堅持多方聯動,突出落實的協同性。物流業是復合型產業,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各個領域,滲透到供應鏈上下游各個環節,降低物流成本涉及倉儲、運輸、配送、用地、用能、用工、融資貸款、基礎設施建設、進出口通關等方面,在發展管理上涉及發改、交通、商務、工信、公安、住建、市場監管、自然資源、海關等多個部門,必須要加強各方的協同聯動,圍繞重點任務協同發力。《實施意見》結合各項任務要求和具體內容,進一步強化部門之間的協同協作,對提出的每一項政策措施細化了任務分工,根據部門管理職責,加強統籌協調,壓實主體責任,確保措施到位、分工到位、責任到位。
三、聚焦重點、攻堅克難,在推進政策盡快落地見效上下功夫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降低物流業成本事關經濟社會穩定大局,事關企業生存發展,事關市場發展活力,下一步應圍繞《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聚焦重點問題,加大推動力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見效,更好服務經濟穩定運行大局,幫助企業盡快擺脫疫情影響,解決企業生存發展困難,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韌性。近期可考慮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力求盡快取得突破、見得實效:
一是抓好落實應對疫情一攬子政策,幫助企業解憂紓困。為有效應對疫情沖擊,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黨中央國務院先后推出了8個方面90多項政策措施,實施援企穩崗。近期應指導和督促各地加快相關政策落地實施,包括降低用地、用能成本,對執行應急運輸任務的物流企業及時進行補償,發放貼息貸款,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對企業租金實施減免優惠等,讓企業真正能感受到政策帶來的機遇和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二是繼續推進示范物流園區工程,降低社會基礎共性成本。前期示范物流園區工程在零散資源整合、服務功能完善、運營模式創新、智能綠色發展、產業融合聯動等方面發揮了很好的先行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推動了物流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比較顯著。下一步,應結合國家物流樞紐規劃建設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及時總結經驗,復制推廣先進管理模式和運營服務標準,進一步推動完善物流運作體系。
三是加快電子政務推廣應用,提高政府網上服務效能。不斷深化政府管理改革,釋放“放管服”利好,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為企業發展松綁。近期重點做好與物流企業和個體經營業戶相關的資質證照電子化管理和業務申報、資質審驗、外貿通關等的線上辦理,促進線上辦理應辦盡辦、并聯處理,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降低企業的涉政隱性成本。
四是加快推進多式聯運創新發展,有效降低干線運輸結構性成本。國內外實踐表明,高效多式聯運可以大幅提升干線運輸整體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10-30%左右。應貫徹落實好《實施意見》,加快完善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物流園區建設,提高不同運輸方式之間、干支之間中轉換裝和銜接效率。深化鐵路市場價格改革進程,提高多式聯運價格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貨源向鐵路、水運轉移。
五是優化車輛通行環境,降低企業路上消耗成本。加快完善高速公路貨車ETC收費管理系統,推進感知、稱重、計費等技術集成應用,提高高速公路出入口通行管理效率,鼓勵實施差異化收費。鼓勵引導重點城市對符合車輛技術標準的新能源車輛放開、放寬城市白天禁行等措施,提高車輛運行使用效率,降低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
六是扎實推進信息互聯和集成應用,降低物流信息成本。按照《實施意見》要求,近期可組織開展信息互聯共享試點,在各地先期實踐基礎上,結合5G應用等新基建建設,加快培育壯大一批綜合性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型企業,發揮平臺優勢,著力貫通信息鏈路,破除信息孤島,為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提供綜合信息服務,降低企業大量繁雜的溝通互聯、無效運輸等隱性成本。(作者: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 李彥林)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