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三新業態”帶給中國經濟新愿景

發布時間:2020-07-16 10:03:12 中國交通新聞網

疫情仍在肆虐,全球經濟陷入低潮。中國經濟依然擁有相對優勢。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經核算,2019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16萬多億元,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16.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按現價計算的增速為9.3%,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1.5個百分點。

“三新”經濟是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經濟活動的集合。“三新”經濟增加值衡量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從事“三新”經濟生產活動創造的增加值。

雖是去年數據,但疫情肆虐下,“三新”經濟卻是中國經濟突破疫情困擾的新路徑。因此,在全球市場呈現低迷、中國經濟趨勢向好的情勢下,“三新”經濟依然是驅動主動經濟的動能之一,也給中國經濟帶來新愿景。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三新”,疫情之下中央又提出了“新基建”,電商經濟依托5G新技術呈現出新的增長點,如直播帶貨等。

此外,為更好促進出口,中央出臺了支撐跨境電商B2B出口的兩種新模式,這不僅破解了全球疫情導致的物流鏈中斷難題,也給中小企業開辟了新的出口貿易通道。跨境電商政策紅利釋放出來的信號,遠不止增加了企業直接出口,還從根本上優化了貿易格局。

一方面,跨境電商不僅打通了電商進出口雙通道,而且將電商領域從個人消費品延伸至工業品。另一方面,促進了電商經濟大發展,降低了跨境電商成本,為中小企業乃至個體從業者提供了創業的空間。更要者,跨境電商是多主體參與的新興業態——需要電子商務企業、電商平臺、支付企業、物流企業,乃至海外倉以及倉儲物流企業共同完成,因此對5G新技術為依托的新經濟產生系統性的影響,要求政策設計、公共治理、金融服務、嚴密監管的全方位升級,這不僅會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正向倒逼,也促使參與主體遵守市場規則和全球貿易通則,提升全市場的商事參與能力。

所以,疫情對傳統治理、傳統市場以及國際貿易帶來的挑戰,也將促成各領域的系統性升級。中國不僅有強大的國力支撐,也有5G技術支撐,更有基建、制造和貿易的傳統優勢,在新經濟領域具有更強競爭力。加之中國復工復產復商較早,疫情防控效果顯著,因此依然是全球經濟的希望。

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4.9%,較4月份預測下調1.9個百分點;同時,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反彈至5.4%,較4月份的預測下降0.4個百分點。不過,IMF預計中國2020年經濟增速有望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

疫情之下,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已是定局,尤其是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疫情尚未得到遏制,重啟經濟未達預期成效。尤其美國,依然是全球疫情震中。若美國無法擺脫經濟衰退,對全球經濟增長將帶來嚴重副作用。更糟的是,在美聯儲極度放水的政策影響下,美元公信力降低,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難以消弭的負面傳導。

全球主要經濟體在疫情圍城中困頓掙扎,是IMF發出悲觀論調的主因。當然,最先走出疫情困擾的中國也就成了全球市場的唯一希望。

中國6月份的經濟數據表現搶眼。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0.9%,已經連續3個月上升,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高于上月0.8個百分點,已經連續4個月回升。從市場看,市場末端的消費活力也開始恢復——有些消費場所已經“滿血復活”。近期中國股市一片牛市景象,也折射了中國市場基本面穩固向好。

當然,由于第一季度經濟增長-6.8%,受此影響,上半年經濟增長仍可能為負。不過,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趨勢已成,加之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的延后效應,下半年經濟實現V形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