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加強貨車司機權益保障工 作的意見》(簡稱《意見》)出臺,提出一系列重點措施,推動多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對進一步改善貨車司機生產經營環境、增強貨車司機從業獲得感和職業歸屬感具有深遠意義。
針對重點問題 提出保障方案
目前,我國貨車司機人數約 1728 萬,是公路貨運行業基層從業人員,社會影響覆蓋面廣,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貢獻。深度聚焦廣大貨車司機關心關切,交通運輸部等16 部門聯合印發《意見》,就規范公路執法、暢通舉報渠道、改善休息條件、健全社會保 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嚴格規范道路運輸執法
《意見》明確要求嚴格按照法定職責、法定權限、法定程序行使執法職權。今年以來,交通運輸部深入開展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堅決清理各類不合理處罰規定,并取得積極成效。同時,緊抓 12328 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工作,暢通貨車司機投訴和反饋渠道。此外,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等各部門加快完善協同聯動執法機制,堅持行政處罰與教育引導相結合,使執法更有力度更有溫度。
深入落實優化營商環境
運輸服務部門 繼 續 推 進 普 通 貨 運 車 輛“ 三 檢 合 一 ”改革,確保“一次上線、一次檢測、一次收費、結果互認”,減輕異地營運車輛跨地區檢測成本和壓力。通過互聯網道路運輸便民政務服務系統,越來越多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和“跨省通辦”,穩步實現“數據多走路、司機少跑腿”。規范網絡貨運新業態經營。
《意見》提出要建立社會監督機制,督促平臺企業充分聽取平臺從業司機意見,合理確定計價規則、競價機制等規則,依法嚴肅查處互聯網貨運平臺損害貨車司機合法權益等行為。除網絡貨運平臺外,《意見》還將貨運信息交易撮合平臺納入監管范圍,提出探索建立撮合平臺備案管理制度。
便利貨車通行和停靠
《意見》指出要 加大公路服務區用地保障,增加貨車停車位數量,優化停車位設置,便利貨車停放,并納入高速公路服務質量考評,從制度上保障停車服務的供應。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持續推進“司機之家”建設,鼓勵社會相關單位為貨車司機停車、休息等提供便利,受到廣大貨車司機歡迎。
形成工作合力 政策落到實處
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各部門和相關單位建立協同聯動機制,立足部門職責,加強政策銜接和協同配合,推動形成貨車司機權益保障工作合力。同時,貨主單位、道路貨運企業、互聯網貨運平臺、物流園區、高速公路、金融機構等利益相關方要加快形成共識,切實將貨車司機權益保障落到實處。接下來,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共同發力。
1、重視需求,增強貨車司機獲得感
管理部門和相關企業要想方設法加強貨車司機群體的職業保障、政策獲得感和福利待遇,不斷增強貨車司機職業對年輕就業者的吸引力,提升行業整體素質,保持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同時,通過持續塑造“最美貨車司機”形象,提升貨車司機職業歸屬感和榮譽感,讓貨車司機真正實現“體面工作、幸福生活”。
2、分層施策,重點解決權益保障問題
小微個體運輸戶在公路貨運市場中面臨的不平等、不公平、不合規現象是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因此,相關管理部門要分層施策,對小微運輸企業、個體貨車司機反映最突出、安全隱患最高、牽扯利益最龐大的掛靠經營、超限超載、疲勞駕駛等問題,予以“重拳出擊”。
3、多方共治,積極發揮利益相關方作用
貨車司機雖是小微經營主體,但是與之相關的管理部門、企業單位較多,單一部門協調難度較大。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相關企業和互聯網貨運平臺要建立“多方共治 ”新 型 監 管 機 制 ,發揮各利益相關方優勢,逐步完善治理模式,培育“和諧共生”的生態體系。
(作者: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兼公路貨運分會秘書長周志成)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