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屆海商法國際研討會在浙江寧波拉開帷幕,這是該會議首次在甬舉辦,也是寧波初步確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體現。
本次研討會為期一天半,吸引了中國內地、中國香港、英國、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南非等諸多國家和地區的海事海商業界人士參加,線上觀看量近35萬人次。
嘉賓來自不同法域 聚焦《海商法》修訂等行業熱點
自1994年第一屆活動舉辦以來,海商法國際研討會已發展成為國際航運法律界的重要品牌會議,是引領、組織、推動中國海商法研究,促進中國海商法界與國際海商法界交流合作,促進航運貿易法律環境建設的重要平臺。本次研討會上,近半發言嘉賓為來自不同法域的國際嘉賓。
中國海商法協會會長、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祝用介紹,本屆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聚焦當前國際海商法律及海事熱點問題,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國際海商法理論和實務發展”“海洋污染與環境保護”“國際海事海商前沿法律問題”“國際海事爭議解決”等議題。延續往屆傳統,本屆國際研討會設立了專門的青年海商法論壇,為未來的國際海事海商專家提供脫穎而出的國際平臺。
會上,《海商法》修訂、海事仲裁創新實踐、海事司法數字化智能化、國際司法交流合作等主題備受關注。
“《海商法》修訂事關我國航運業和對外貿易事業的發展與繁榮。”中國海商法協會副會長、交通運輸部法制司司長魏東表示,交通運輸部作為《海商法》的組織起草單位,近三十年來始終關注《海商法》的實施情況,持續不斷地組織課題研究、分析和研判。他呼吁學界、實務界和司法領域能夠持續保持對《海商法》修訂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攜手努力修訂一部能回應時代關切、經得起實踐和歷史考驗的《海商法》。
為推動全球海事法治進步貢獻中國智慧
海運是國際貨運的主渠道,我國外貿進出口貨運量的90%以上通過海運完成。穩定的貿易和商業體系、趨于統一和穩定的海事海商法律體系和軟環境對于擴大開放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為推動全球海事法治進步貢獻中國智慧、發出中國聲音正當其時。
海事仲裁作為高端航運服務業典型代表,是提升國家航運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是涉外法治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李虎介紹,近年來,中國海仲秉持“大交通大物流”發展理念,積極推動仲裁服務生態鏈建設,構建以海事海商、交通物流爭議解決為主要特色,以貿易投資、金融保險、建筑能源等其他商事爭議解決為有益補充的仲裁服務體系,并持續推動仲裁服務精品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受案量逐年遞增。2021年海事海商案件數量繼續位居世界前列,案件當事人涉及24個國家和地區,仲裁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
作為一座具有明顯航運基因、商貿特質的港口城市,寧波航運業軟硬環境建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會上,寧波市副市長李關定介紹了該市在航運法律等軟環境建設方面的創新舉措和最新成果。2020年3月,寧波海事法院發布《關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海事法律風險提示30條》,為航運產業各方提供法律指引,促進海洋經濟的復蘇和發展;2021年12月,寧波海事法院舉行“海上共享法庭”揭牌儀式,通過“一根網線、一塊屏”,打通服務港口企業、海島漁村“最后一公里”;今年3月1日,寧波海事法院杭州法庭揭牌成立,補齊浙北地區海事司法服務的短板。
李關定表示,寧波當前正全力推進高質量的國際航運法律環境建設,提升海事法律仲裁國際服務能力,為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提供口岸力量。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