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案例 > 正文

宏圖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SCIL智能物流管理平臺應用介紹

發布時間:2023-09-19 10:15:35 中物聯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

一、應用企業簡況

1.企業簡介

宏圖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圖智能)成立于2005年9月,是一家致力于為工業企業提供供應鏈智能物流服務的高科技綜合性民營數字化物流企業,年營業規模近30億元。

宏圖智能創新性地構建了工業供應鏈物流技術群、互聯網技術群和大數據與 AI 技術群三大技術核心,成功自主研發了SCIL智能物流管理平臺、宏圖智能大腦等物流管理服務技術產品,高效整合企業資源和社會資源,促進供應鏈上下游協同共生,助力客戶降本增效和產業迭代升級。

宏圖智能十分重視公司科技賦能和技術研發實力的打造,公司現有研發人員近百名,申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近百項,其中獲得專利授權33件。

宏圖智能作為四川省內唯一獲得“國家級 5A 物流企業”的民營企業,還登上2020 年國家發改委“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獲得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費示范企業、第三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全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示范企業,全國先進物流企業,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四川省行業“小巨人”企業等榮譽稱號,并與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聯合組建有產學研聯合實驗室和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宏圖智能通過ISO9001:2015 質 量 管 理 體 系 認 證 、GB/T29490-2013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以及 GB/T23020-2013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估認證。另外,宏圖智能物流作為起草單位參與了《無車承運人物流信息平臺建設與運行規范》(DB51/T 2568-2019)地方標準和《數字化倉庫基本要求》、《數字化倉庫評估規范》等行業標準的制定。

2、企業管理模式

企業管理上采用“阿米巴經營模式”,設置了運輸巴、倉園巴、技術巴、數據巴、營銷巴、福建巴、山東巴等阿米巴。經營管理中就是以各個阿米巴的領導為核心,讓其自行制定各自的計劃,并依靠全體成員的智慧和努力來完成目標。通過這樣一種做法,讓第一線的每一位員工都能成為主角,主動參與經營,進而實現“全員參與經營”。

3、企業營銷模式

企業為客戶量身定制集“運力交易”與“物流管理”雙平臺驅動的服務模式。

宏圖智能建有瀘州宏圖物流園區(四川省瀘州市)、廣漢物流園區(四川省德陽市)、海西海港物流園(福建省泉州市)三大物流園區,規劃占地 2000 余畝,經營版圖覆蓋全國十多個省市地區,并在煤炭、鋼鐵、油品、化肥、酒水、快消等六大領域的第三方供應鏈服務領域做到行業領先。代表性客戶有四川長虹電器集團、瀘州老窖集團、河南心連心化肥集團、山東史丹利農業集團等近百家大型企業,初步形成覆蓋全國重點省市的運營體系。

二、企業通過信息化技術要解決的業務流程、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或者行業內存在的影響物流效率的突出問題。

目前,由于經濟結構、物流企業管理水平、制度性成本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物流的整體效率較低,除了社會物流費用占GDP比例過高以及物流績效指數(LPI)水平與我國的地位不匹配之外,還存在社會庫存水平高、產品周轉慢、資源與資金占壓嚴重等問題。物流效率低不僅增加全社會的物流費用,還會造成巨大的社會資源占用。我國70%以上的貨運量是公路物流,其車輛空駛率超過40%,貨運車輛的油耗、污染排放和占用的道路空間均較大,對環境、能耗、交通基礎設施等的負面影響巨大,全社會為此承擔了巨大的隱性環境代價。

另外,物流是全社會的普遍性活動,涉及眾多行業以及海量的單位和個人,涉及到不同種類的巨量運輸產品,涉及到車輛、道路、倉庫等多方面的設施設備,涉及到生產企業、貿易企業、物流企業、消費者等多方面的參與主體,涉及到攬件、分揀、運輸、倉儲、派送等諸多環節,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全面開展全行業的信息化工作,實現智能化物流和智慧化物流,才能打造高效率的物流體系。

在企業進行物流業務的過程中,遇到①訂單匯總量大,線下管理難度大;②中間配貨分發層級繁雜,多渠道惡性競爭;③單一交易方式,容易哄抬運輸成本;④物流數據傳遞慢、多部門協調效率低等問題,給企業管理帶來極大挑戰。為提升企業物流業務的效率,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物流的設施、設備以及管理方式、業務流程等實現全面的信息化,并在此基礎上成功開發出自己的SCIL智能物流管理平臺,發展智能物流和智慧物流,大幅提升企業的物流效率。

三、信息化進程

企業一方面對線下物流園區如瀘州宏圖物流園區進行數字化倉庫改造升級,另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每年投入研發費用上千萬元,用于智能物流管理平臺的開發。理論聯系實際、線上線下相結合,同時,與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開展產學研合作,對項目開發的頂層設計、實施的痛點難點等展開技術攻關,推動企業信息化改造進程。

利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重新梳理整合了業務流程,為管理人員提供了運營平臺模塊,統一管理基礎數據、駕駛員、車輛、招標等功能,實現了業務流程中全部文件的上傳、分類和管理;為貨主提供貨源發布及貨物查詢、結算管理,為承運人提供了運輸資源、車隊管理、車輛管理、運單管理、開具發票等服務,打通業務信息流轉瓶頸,提高不同崗位之間的信息傳遞。

宏圖智能物流開發的SCIL智能物流管理平臺針對企業物流信息化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致力于幫助企業建立完善、高效的實時管理平臺。提高現代物流系統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實現快速響應,配送物流監控的優質服務。2019年,SCIL被國家工信部評為“新型信息消費全國示范平臺”。                             

產品主要特點:本產品主要通過OMS(訂單管理系統)、TMS(運輸管理系統)、WMS(倉儲管理系統)、BIS(基礎數據系統)于一體,建設智能供應鏈管理系統、運力交易系統、數據中心、數字化交互系統等內容,實現供應鏈數據精準分析,協調管控,以及快速響應,流程監控的一體化物流信息服務,用數字重塑工業供應鏈物流,提升系統的智能化和自動化。

產品優勢:1.BIS整合多項運輸業務基礎數據維護管理;2.訂單接收多樣化,滿足不同信息化環境;3.工業物流數據中心為平臺提供數據儀表臺等大數據功能;4.支持供應鏈物流多場景自動配載調度;5.在途跟蹤可視化;6. 運輸結果即時化、異常處理;7.倉儲數據化全流程管理等。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評估

1、信息化實施前后的效益指標對比、分析

以為某大型酒類生產企業進行智能物流管理服務實施前后為例:

實施前現狀分析:①多系統操作、造成管理流程不順暢,信息傳送不到位,造成發貨時效慢、發貨出錯率較大,需要反復線下溝通;②最終形成信息孤島,難以為決策提供有效可信賴的數據參考;③產品年產量增大,產品種類增多,庫存管理規劃難度大、過度依賴老員工,客戶發展增快、下級銷售渠道繁雜;④發貨時效性要求增加,貨物跟蹤監控困難;⑤支付流程復雜、支付周期長,賬單不清晰;⑥司機回流率低、找車成本增加等問題⑦運輸車輛入園后,園區內部沒有指引、排隊叫號功能,全部線下溝通。

解決方案:運用宏圖智能物流SCIL智能物流管理平臺技術,定制化打造智能物流綜合服務云平臺系統,將生成、銷售計劃、庫存管理、運輸流程 統一規劃,打通業務數據流傳輸關節,通過運營平臺模式與高效的互聯網技術及時、準確的共享信息,來減小“牛鞭效應”,盤活整個供應鏈。通過打通職能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提高供應鏈的效率。

實施后效益分析:首先建立基礎數據管理模塊,統一管理物料、貨主、結算方、轉包關系等基礎信息,只需賬套管理員操作,信息準確安全,并且不影響訂單、運單等業務流程。

第二,在運輸管理模塊中,結合硬件設備,實現運輸車輛的在途跟蹤,并且展示在運單詳情中,此外,運輸管理模塊中還提供了上傳電子回單的功能,收貨方簽收后,司機只需在小程序中上傳電子版電子回單即可完成運單簽收,坐等系統支付運費,大大縮短了支付周期。

第三,一體化系統提供的司機端小程序,實現網上報價,系統根據車型精準匹配、調派車輛、排隊預約,提高作業協同效應,提高司機運輸體驗,減少了找車成本;

第四,園區管理模塊,結合園區門禁系統,自動同步車輛節點信息,主動提醒司機后續流程、裝卸貨位置等內容。然后,現場使用智能終端,司機可以自助辦單、打印合同等操作,大幅度減少等待時間。

通過上述功能模塊,打通數據流后,引入數據羅盤系統,將運輸、倉儲、結算的數據進行記錄,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為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源。最后、倉庫管理中使用物聯網射頻技術、熱力圖分析、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對庫存活躍情況等持續統計分析,減少人為影響,提高倉庫有效利用率。

2、信息化實施對企業業務流程改造與創新模式的影響

該大型酒類生產企業實施智能物流業務改造后,效果如下:

1、提效:有效協同上下游,提高物流數據傳輸速度和信息溝通效率,減少了跨部門協同工作,壓縮司機在廠時間等,從而保證物流業務的高效快速運行,整體提貨時間縮短40%。

2、降本:提升司機運輸體驗,縮短支付周期,提高了司機積極性,穩定了司機資源,減少了找車成本,實現降低物流成本8%。

園區建設過程中通過“以機器替代人”,門禁、磅房等人員得到優化,每年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數萬元.

3、數據羅盤提供指導,對庫存進行ABC分類,并制定相應的倉儲、采購計劃,大幅提高倉庫實際使用面積,提高了營收能力

4、園區管理系統通過定位技術全程監控車輛在園區的運行軌跡,保證進廠車輛按規范要求及路徑指引運行,減少了大量排隊的現象,使得園區內業務多而不亂。

3、信息化實施對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信息化不僅為企業在實施物流服務中解決了面臨的各種問題,如(1)操作過程繁多、復雜;(2)文件繁多;(3)信息丟失嚴重;

(4)司機領單耗時;(5)業務員效率低下;(6)崗位流程阻塞嚴重;(7)信息傳遞緩慢;(8)司機、車輛管理困難,空閑運力資源浪費嚴重等。

利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重新梳理整合了業務流程,為管理人員提供了運營平臺模塊,統一管理基礎數據、駕駛員、車輛、招標等功能,實現了業務流程中全部文件的上傳、分類和管理;為貨主提供貨源發布及貨物查詢、結算管理,為承運人提供了運輸資源、車隊管理、車輛管理、運單管理、開具發票等服務,打通業務信息流轉瓶頸,提高不同崗位之間的信息傳遞。本產品可廣泛用于食品、建材、化工、快消等行業,為其提供物流咨詢、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倉儲服務、園區管理、物流系統開發等服務。極大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營業收入逐年增長,2021年達到近30億元。

五、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主要體會、經驗與教訓,有何推廣意義

企業非常重視物流信息化建設,把物流信息化作為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進行打造,因而聘請“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多位著名專家、教授對公司的信息化建設進行了系統的規劃,并制定了較高的信息化建設目標。宏圖智能時刻保持對科技創新的敏銳嗅覺,不斷將數字化發展的成熟技術應用于工業供應鏈各個環節,助力工業供應鏈物流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公司以第四方物流的視角,聚力于工業供應鏈綜合物流系統整體設計、物流技術咨詢、信息化平臺和數字化部署等幾大頂層設計,支撐引導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倉儲服務、運輸配送、園區管理等第三方物流服務實踐,深度融合供需雙重角色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多維、立體、循環的物流全量全要素服務場景組合和正循環、自生長的生態重構,具有良好的推廣示范意義。

六、本系統下一步的改進方案、設想,以及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議等

本系統新技術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創新性技術研究,例如企業流程再造、物聯網智能物流等工作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下一步企業將繼續拓寬產學研作范圍,側重物流創新項目的研究工作,進一步提高人才質量,并在行業內有新的創新點被應用實踐;積極繼續努力,結合企業實際,協調各方資源,推動物流信息化工作更上一層樓。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