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十三五”時期,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合計超7.6萬億元,宏觀稅負逐年下降,2020年降至15.2%。
中國新聞網 2021-03-12 09:59:01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表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不斷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 2021-03-11 09:55:08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表示,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實體經濟水平越高,經濟實力就越強,抵御風險的能力也就越強。
經濟日報 2021-03-10 09:29:49
-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水平開放。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3-10 09:28:29
-
今年GDP增長6%以上等目標有把握實現——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回應熱點問題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怎樣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未來5年,你的就業、收入等將有哪些新變化?3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針對相關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光明日報 2021-03-09 17:12:57
-
新聞分析:淡季不淡,我國前2個月外貿大增32.2%實現“開門紅”
5.44萬億元、同比增長32.2%……海關總署7日發布數據顯示,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實現“開門紅”,其中,出口表現尤為強勁。
新華社 2021-03-08 09:12:29
-
營商環境是企業投資興業的土壤,也是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作為世界觀察中國經濟政策風向的重要窗口,今年的全國兩會將就中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哪些新信號,是外界關注的話題之一。
新華社 2021-03-05 09:52:23
-
全年貨物進出口32.2萬億元,總量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雙雙創歷史新高……2020年,我國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第一貿易大國地位繼續鞏固。
經濟日報 2021-03-02 09:32:49
-
民生保障有力,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好于預期,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逆勢前行,給力! 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三個率先”充分彰顯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 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全年增長2.
經濟日報 2021-03-01 09:14:16
-
2月10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火星捕獲,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環繞火星成功;
人民日報 2021-03-01 09:12:58
-
24日,國家稅務總局啟動2021年“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這是稅務總局連續第八年開展此項活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優惠政策直達享……“春風行動”推出10大類30項100條具體措施,聚焦納稅人繳費人實際需求,切實便民利民惠民。
經濟日報 2021-02-25 09:32:12
-
春節,是外媒觀察中國的一個窗口。剛剛過去的牛年春節假期里,創新的拜年方式、旺盛的線上消費、就地過年助力的“宅經濟”……中國經濟社會展現的蓬勃生機與活力受到外國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外媒在報道中充分肯定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成果,認為中國經濟迸發出的活力,為世界經濟穩定復蘇帶來信心。
人民日報 2021-02-24 10:02:03
-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以2020年為基期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和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數據,這是價格指數基期輪換后的首次數據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環比上漲1.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0.3%,環比上漲1.0%。專家分析,開年CPI同比變動情況受上年基數偏高影響較大,3月之后CPI預計將恢復較為穩定的同比正增長,全年物價走勢整體有望處于溫和狀態。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2-20 09:40:47
-
牛年春節,中國經濟喜迎“開門紅”。2月11日至17日,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821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28.7%,比2019年春節黃金周增長4.9%;全國電影票房達78.22億元,再次刷新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紀錄,增長32.47%,同時創造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透過春節黃金周,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澎湃活力。
人民日報 2021-02-19 09:14:04
-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了《2020—2021年度數字經濟形勢分析》(簡稱“報告”)。報告認為,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實現逆勢增長,為世界經濟復蘇、增長注入重要動力。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2-04 09:24:34
-
“2020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2.5萬億元,圓滿完成全年減負目標。一系列實打實的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強了企業獲得感。”1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人民日報 2021-02-04 09:23:31
-
去年30個省(區、市)實現經濟正增長——各省份GDP傳遞了啥信號?
近期,各地陸續發布經濟數據,截至1月底,31個省(區、市)地區生產總值均已出爐。數據顯示,2020年,30個省(區、市)GDP實現了正增長,其中西藏增速最高,達到7.8%;19個省(區、市)GDP規模超2萬億元,排名前兩位的廣東、江蘇兩省GDP規模分別突破11萬億元、10萬億元關口。相關人士指出,各省份經濟的強勁表現凸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未來省域間的競爭與合作有望推動各地經濟實現更好發展,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2-03 09:40:51
-
1月29日,商務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中國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了消費回升,取得了多雙邊經貿關系新突破,實現了商務發展回穩向好、好于預期。2021年,商務部將繼續全面促進消費,完善現代流通體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2-02 13:51:18
-
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8%、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1%、企業收入由降轉增——工業經濟回穩向好是中國經濟實現正增長的強有力支撐。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司長盧山日前指出,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以及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企業復產水平穩步提升,工業生產持續穩定恢復,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斷改善,中國工業經濟保持了穩定向好的態勢。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1-25 09:28:53
-
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全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全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近1萬億元,同比增長6.2%,占全球比重繼續提升……近日,一系列中國最新經濟數據引發國際社會熱議和好評。多家外國媒體在報道中認為,中國率先實現經濟復蘇,充分展現了中國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為國際市場提供了寶貴的供需增量和投資機遇,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帶來更大動力。
人民日報 2021-01-25 09:27:55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