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DP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轉正”,對世界經濟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面對今年中國經濟的成績單,不少國外媒體和研究機構在探討:中國為什么能?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12-18 09:43:59
-
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破百萬億元已無懸念。盡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席卷全球,但中國經濟經受住壓力測試,顯示了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率先沖出疫情的陰霾實現復蘇
光明日報 2020-12-16 10:08:42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12月15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中國政府網 2020-12-16 09:27:10
-
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1月份至11月份,民間投資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11月份,商品零售增長5.8%,連續5個月正增長;1月份至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全年糧食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經濟日報 2020-12-16 09:24:33
-
據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消息,11月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著力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國家統計局網站 2020-12-15 13:51:44
-
從中央財經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之際,極其艱難的2020年,中國發展表現成為全球經濟陰霾下的一抹亮色——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0-12-09 10:08:10
-
“十三五”期間新增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 為企業減負 為創新加油
“十三五”期間,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企業發展減負。多次優化調整鼓勵創新的政策,新動能加速成長;不斷降低辦稅繳費成本,優化管理服務,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全國“銀稅互動”范圍擴大,為不少企業引來資金“活水”。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市場主體,企業獲得感實打實。
人民網 2020-12-08 09:46:54
-
世界貿易組織(WTO)日前發布《貨物貿易晴雨表》報告指出,全球貨物貿易在經歷前期暴跌后已經強勁反彈,出口訂單激增推動全球貨物貿易晴雨表整體指數大幅上升。
經濟日報 2020-12-02 09:11:07
-
營商環境評價領域首部國家報告發布 準入門檻放寬 服務水平提升
目前,我國營商環境評價已實現對31個省區市全覆蓋,累計已有98個城市參與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改革實踐。各參評城市聚焦市場主體反映集中的流程繁、時間長等突出問題,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實踐探索。
人民日報 2020-11-30 08:47:27
-
“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繼續發展壯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人民日報 2020-11-27 09:27:35
-
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各地為何爭相布局數字經濟
最近和此前一段時間,廣東、北京、浙江、河北、江西等多地陸續發布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舉措。今年以來,數字經濟為各地經濟恢復性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一大批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展現出數字經濟的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
經濟日報 2020-11-23 09:51:19
-
央行舉行“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第四場新聞發布會—— 金融產品創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注重指導金融機構加大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11月19日,央行舉行“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聚焦“金融產品創新”,圍繞政策工具創新、信貸產品創新、配套服務創新等主題介紹了相關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經濟日報 2020-11-20 09:30:37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這為做好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深刻領會、全面貫徹,制定和實施好“十四五”規劃,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政府網 2020-11-18 10:22:25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2020年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
新聞辦網站 2020-11-17 09:33:36
-
中國市場在特殊時期快速恢復,為跨國公司提供了難得的增長機遇——“中國業務已是全球市場表率”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不少外國企業仍面臨著需求不振、供應鏈受阻、資金壓力上升等多重挑戰,經濟寒潮遠未退去。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11-17 09:29:58
-
從最新宏觀數據看經濟運行趨勢——中國經濟四季度增長會進一步加快
國家統計局11月1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國民經濟繼續延續了穩定恢復的態勢,經濟的增長面在拓展,恢復過程中的不平衡狀況在改善,增長的勢頭進一步鞏固。
光明日報 2020-11-17 09:29:03
-
(2020年11月16日) 國家統計局 10月份,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成效持續顯現,生產穩中有升,需求企穩回暖,就業繼續改善,物價總體平穩,市場預期向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一、工業平穩較快增長,裝備制造業增速較高 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
國家統計局官網 2020-11-16 15:40:43
-
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解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歷經8年談判后,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終于宣告誕生、正式啟航。
新華社 2020-11-16 14:26:26
-
1-10月,進出口總額達25.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1.1%——進出口貿易回穩向好
日前,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相關情況,并就熱點問題答記者問。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外貿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進出口回穩向好、好于預期。1-10月,中國進出口總額達25.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11-16 09:30:07
-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外貿延續增長態勢,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9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其中,出口14.33萬億元,增長2.4%;進口11.62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2.71萬億元,增加16.9%。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11-09 09:50:58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