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23 13:23:58 經濟日報

□ 疫情防控期間,強化糧食和“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春季農業生產有序推進
□ 當前糧食庫存充足,生豬、家禽、蔬菜生產形勢好轉,農產品市場總體穩定
□ 農產品消費彈性不大,對國際貿易依賴有限,外部環境對我國影響有限
越是面對挑戰,越要穩住農業。令人欣慰的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業依然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夏糧長勢良好,春播意向面積穩中有增;農產品市場穩定,糧食價格同比上漲0.6%,豬肉價格結束環比上漲、連續8周回落。農業農村經濟的良好表現再次證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盤,“三農”是社會發展的壓艙石。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近日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農業部長特別會議上表示,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強化糧食和“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大中城市做到了米面、肉蛋、果菜、魚類等供應充足;同時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保證春季農業生產正常進行,中國農業經受住了這場考驗。中國政府將繼續實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全力奪取今年糧食和農業豐收。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的農產品產銷銜接受阻。數據顯示,近期,農業企業復工復產比例加大,農產品流通基本恢復正常,價格以穩中有跌為主。業內認為,從當前走勢看,糧食庫存充足,生豬產能持續恢復,家禽生產形勢好轉,蔬菜上市量增加,農產品市場保持總體穩定。
糧食方面,儲備充足,口糧完全自給。從庫存看,小麥與稻谷庫存夠全國人民吃一年。從夏糧看,目前西南地區小麥已灌漿成熟,江淮黃淮小麥正孕穗抽穗,長勢好于上年。從春播看,今年春播糧食面積意向增加。
再看肉類。豬肉供需偏緊態勢有所緩解,價格已連續8周回落。自去年10月份以來,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6個月增長。此外,家禽、水產品生產形勢明顯好轉。
蔬菜方面,“菜籃子”充實有三大支撐。一是種植面積增加。各地積極擴大蔬菜生產。二是天氣條件有利。近期溫度總體偏高,利于蔬菜生長。三是運銷堵點基本打通。全國公路運輸基本恢復暢通,商超等恢復營業。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農業農村是厚植發展韌性和保持回旋空間的“戰略后院”。正是農業的亮眼表現,抗疫保供才有了堅實的物質支撐。正是農業的良好態勢,為全局經濟夯實了底氣。正是鄉村經濟的巨大包容性,使得農民工在城鄉間有序流動,為復工復產和返鄉就業提供人力支撐。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日前發布報告預計,今年糧食等重要農產品能夠實現穩產保供。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認為,觀察下階段中國農業的發展,有兩大背景不可忽視,一是農業與國民經濟各產業的關聯,二是農業與各國農業的關聯。由于基本農產品消費彈性不大,加之糧食對國際貿易依賴有限,外部環境對我國農產品總量平衡影響程度有限。
確保糧食供給是個世界性難題,從非洲蝗災危害到國際糧價波動無不警示我們,未來應繼續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持續推進農業科技進步,進一步調動糧農種地積極性,健全農業全環節供應鏈,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記者 喬金亮)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