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20 11:57:54 第一財經

1-4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5%,其中3月份和4月份增速分別反彈至8.9%和10.5%,它的增速快于整體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
5月20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3月份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成效持續向好,復工復產加快推進,工業生產秩序也在加快恢復,但企穩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鞏固。
一是復工復產提速擴面,主要指標呈現積極變化。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扎實推進。復工率和人員返崗率都接近了100%,基本上恢復到正常水平。隨著企業復工后產能加快釋放,市場需求逐步回暖,1-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9%,這是我們多年沒見的負增長。但是,4月當月由上月下降1.1%轉為增長3.9%。由負轉正,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二是多數行業恢復增長,原材料行業、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總體穩定。原材料行業生產增速轉正,機械行業生產逐步回升,輕工、紡織等消費品行業持續恢復。大家都很關心的汽車消費,在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帶動下,4月份汽車產銷量分別增長2.3%和4.4%,銷量在連續21個月下降后第一次實現正增長。
三是高技術制造業逆勢增長,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成長壯大。1-4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5%,其中3月份和4月份增速分別反彈至8.9%和10.5%,它的增速快于整體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電子信息行業加快恢復,4月份集成電路產量增長了29.2%,電子元件產品產量增長了59.2%。疫情催生的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無接觸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苗圩表示,當前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4月份工業主要指標有所回暖,但國際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主要經濟體普遍陷入經濟嚴重衰退,國內消費仍未完全啟動,有一些特殊行業,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不得不關閉。像電影院、游戲廳、健身房,現在還都沒有完全恢復,旅游行業受到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這些我們還要繼續做好平衡,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復工復產。
苗圩強調,從長遠來看,我覺得我們有顯著的制度優勢,有完整的產業體系,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們也有充足的政策工具箱。疫情對我國工業經濟的影響只是階段性的,總體是可控的,不會改變我們長期向好的發展基本趨勢。隨著更大力度的宏觀政策出臺和落地,復工復產持續的推進和各項擴內需政策的效果顯現,我們認為二季度工業經濟的運行有望延續回升的態勢。如果全球疫情能夠逐步得到控制,經濟能夠逐步恢復,預計下半年工業經濟的運行狀況或好于上半年。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