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03 09:03:03 中國交通新聞網

目前,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全國人民上下同心穩步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全國海事系統激發信心決心,凝聚干群合力,為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堅守。安全生產事關民生福祉。海事部門強化水上交通運輸安全監管,切實守住水上疫情防控底線,確保復工復產既“紅紅火火”又“平平安安”。
破題。常態化疫情防控推動海事部門創新思路、持續轉變政府職能,為困難企業雪中送炭、精準滴灌,以科技為支撐,加快“放管服”改革舉措提檔升級。
托底。面對疫情防控期間船員換班難等問題,海事部門辦實事、解難題,推動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門通力合作,維護船員整體權益,穩定船員群體就業,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與滿意度。
聞令而動 海事鐵軍精準出擊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面對新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
號令出,動若風。全國海事系統堅持把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和交通運輸部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發揮專業優勢,全力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當好“先行官”,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
在保障水路運輸通暢方面,海事部門堅決落實交通運輸部有關運輸保障“一斷三不斷”“三不一優先”部署,聯系各地港航企業共同建立重點物資水路運輸“綠色通道”,綜合采用“四優先”措施,優先保障重點物資運輸通暢。
為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穩定,維護石油礦石等重要物資運輸,浙江海事局立足本職、精準發力,率先開發應用“抵港國際航行船舶健康碼”系統,加強分級精準管控,實施寧波舟山港核心港區一體化船舶交通組織,提升船舶進出港效率,實現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全流程“無紙化”通關,為運輸重要物資的國際航行船舶高效作業提供海事保障。
安全生產事關民生福祉。作為水上交通安全重要支持保障力量,海事部門強化中心工作,全面筑牢水上交通安全防線——
安全監管重點明確。“四類重點船舶”是海事部門監管的重點,山東海事局突出重點、難點和風險點,加大對客運船舶、危險品運輸船舶以及砂石船的監管,全力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工作。
專項整治效果突出。聚焦渡運安全、危化品運輸、船舶污染防治、“三無”船舶非法營運等重大風險,江蘇海事局自今年1月起,同步開展8個專項整治行動,有效減少了轄區安全風險源。
應急預警機制流暢。為強化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浙江海事局對突發事件實行一事一報,即知即報,強化主力船艇對重點水域的動態巡弋值守,切實維護轄區水上通航環境。
經濟恢復“加速度”,疫情防控“加砝碼”。海事部門堅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監管兩手抓,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形勢“雙穩定”。
據統計,3月份,船舶進出港總艘次為150.2萬艘次,是去年同期(227.6萬艘次)的70.0%;4月份,船舶進出港總艘次為185.5萬艘次,是去年同期(239.8萬艘次)的77.4%;5月份,船舶進出港總艘次為218.8萬艘次,是去年同期(256.5萬艘次)的85.3%。
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要求,海事部門搭建交通運輸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體制,加強與當地政府、口岸單位、衛生檢疫部門溝通聯系,建立高效通暢的信息傳遞工作機制——
長江江蘇段行政檢查系統“港口抗疫預警”功能正式上線,大大提高了港口疫情防控效率;浙江海事確立“一日一清”報告機制,做好內外部信息互通共享,精準掌握在港國際航行船舶、船員動態情況;黑龍江海事局通過建立界江信息互通機制、開展拉網式排查、實施封閉管理等舉措,堅決杜絕疫情通過運輸船舶從界江輸入……一項項舉措科學、有序、扎實開展,構筑起水上交通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為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保駕護航。
科技支撐 “放管服”改革提檔升級
簡材料、簡環節,保障監管不缺位,加快審批流程,企業辦事“一次都不用跑”……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一系列海事“放管服”改革舉措落地實施,與航運企業共克時艱,全力保障國際水上物流供應鏈安全暢通。
推出“互聯網+海事”,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更多優質化的海事服務——
深圳海事局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可能遇到的問題,通過互聯網直播的形式開展授課,為轄區航運公司和船員講授海事法規和安全管理問題;堅持為船員、港航企業辦實事、解難題,江蘇海事局首次線上協同會商,將項目專家評估會搬到網上,率先推行船員知識更新線上培訓和考核全覆蓋,便利疫情期間船員證件換發,降低疫情對航運經濟的影響……
“海事云課堂很新鮮,大家在一起學習參與度很高,為我們企業培訓員工提供了不少便利。”課程結束后,一位航運公司代表在評論區這樣說。新鮮的云課堂帶給船員的是全新的體驗,有效提升了海事服務的精度和效能。
向高科技要效率,推出“非接觸式”服務,推動海事業務線上辦理——
海事部門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電子審核和“非接觸式”執法等工作方式,采用網上遠程審批,加快涉水項目審批進度,保障工程審批“少跑路”,工程進度“不受阻”;針對船舶證書辦理,進一步簡化材料收取、合并審查流程和精簡檔案管理要求,業務辦結時限縮短為1.4天,為航企新船交付及抵押融資等經營運輸需求提供服務保障;取消船員業務辦理開戶現場個人信息采集。以科技為支撐,“線上來、線上去”的“非接觸式”服務,得到行政相對人廣泛認同。
促進外貿經濟平穩運行,服務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自貿區)建設,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恢復元氣——
“快!太快了!從申請到發證,僅7天就辦結了全部12本船舶證書,這真是自貿港才有的速度!”4月30日,海南海事局高效為我國萬米載人深潛試驗工程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辦理了船舶證書,受到行政相對人的高度贊揚。
從服務自貿區建設角度出發,海事部門在上海、江蘇自貿區內分別設立辦事處和危險品聯合查驗中心,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航運高效運行。除此之外,還通過服務港航企業融資租賃、推進船舶通關“一站式作業”、深化船舶“多證合一”改革和打造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等措施,為復工復產提供海事專業支持與服務保障。
圍繞推進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堅決落實國家財政支持政策——
自今年3月1日零時起至今年年底,取消非油輪貨船強制應急響應服務及收費,減半征收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對出口國外和國外進口貨物免征港口建設費。據統計,自3月1日至5月24日,共計免征港口建設費約38億元,減征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1994.34萬元。
托底民生 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疫情防控期間,船員換班成為“老大難”。海事部門“急船員之所急”,推動多部委先后兩次印發通知并開通“船員換班求助通道”,為國際航行船舶中國籍船員換班提供解決對策。
據統計,自4月1日至5月26日,境內港口已完成換班船員26397人,其中安排船員上船13426人、下船12971人。船員換班安全有序進行,有效維護了我國外貿運輸船員供給,為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奠定良好基礎。
“回家真好!”——順利換班后,船員發自內心為海事部門的積極作為點贊!
面對境外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海事部門積極推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向國際海事組織先后提交了V1.0、V2.0兩個版本的《船舶船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與成員國、聯系會員、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間組織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戰疫沒有國界。中國海事與國際社會團結應對疫情給國際航運帶來的挑戰,關鍵時刻展現大國擔當與作為,為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海事力量。
民以食為天。保糧食能源安全是“六保”工作之一,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在農村地區,海事系統廣大駐村扶貧干部帶領村民堅定信心,堅持疫情防控與農業生產兩不誤,不負春光搶農耕農種、千方百計找農產品銷路——兜住民生底線、讓村民健健康康奔小康。
“我們把投身防控疫情一線和推進復工復產,作為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強化擔當作為,讓黨旗在防控疫情一線高高飄揚。”
堡壘無言、凝聚力量,旗幟無聲、鼓舞斗志。海事部門號召黨員干部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積極組建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青年黨員志愿服務隊或黨員服務站。
磨煉,是青春最好的“成長禮”。在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中,廣大海事青年勇于挑起時代重擔,保持不畏艱險的沖鋒姿態,用奮斗禮贊時代,用拼搏定義未來——占據海事干部職工“半壁江山”的海事青年團體,全力開啟人生多面精彩,讓青春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在疫情防控中,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付出了很大的犧牲。如今,他們的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面臨較大困難。
“好甜!太鮮嫩!這是我第三次下單購買秭歸臍橙。”“雖然沒能為湖北拼過命,但我們可以為湖北拼一單。”……
在湖北、武漢人民生活重啟之時,海事人與他們站在一起,為湖北特色農產品銷售助力加油,幫助湖北堅定信心、走出低谷。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