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實測”京郊快遞進村開展情況

發布時間:2020-08-19 09:18:30 中國郵政快遞報社

“我知道啦!我知道啦!是我的書!真的是我的書!”8月14日,當“快遞員”將一件長條型快遞送至北京市密云區石金溝村的一戶農家中,小姐妹倆興奮得手舞足蹈。

跟往常不一樣,今天這位“快遞員”時不時會停下匆匆步履,跟老百姓拉家常,詢問他們對快遞服務滿不滿意,還希望獲得哪些更實用的服務。

8月13—14日,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利用休假時間,帶領聯系點三名黨員,“實測”北京偏遠9鄉(鎮)15村的快遞服務水平。

需要什么樣的服務,老百姓門兒清

8月13日5:50,調研小隊就集結出發,第一站平谷。暴雨過后的山區略顯平靜,平谷大桃市場內的順豐轉運中心早早地出現了一派繁忙景象,不到7:30,80余輛貨車陸續發車,駛向分布在鄉間的50個大桃攬收點,攬收果農們剛剛釆摘下的鮮桃。在市場內的另一端?件攬收區,陸續有果農開著三輪車將電商、朋友圈銷售的桃子送過來發運出去。

馬軍勝主動走上前,與果農熱情攀談起來。“送桃到這里遠不遠?快遞費貴不貴?環保包裝認可不認可?一天能銷多少單?主要銷往哪里?對快遞服務滿意不滿意?”馬軍勝不放過了解鮮桃寄遞的每個細節。

一對村民夫婦交寄全程都露著開心的笑容,他們說,除了傳統銷售模式外,通過微信朋友圈每天可銷售三四十箱,價錢比傳統模式高一倍以上。順豐、京東等企業已服務下沉到了桃林,價格惠民還免費提供包裝材料,北京地區基本實現了當日達或次日達,能夠滿足村民寄遞需求,幫助他們提高了收入。

在密云區東邵渠鎮的石峨村,當地產出的“御皇李子”歷史悠久、口感俱佳。但李子是季節性水果,成熟期很短,如果銷售和運輸不及時,果農們一整年的希望就會爛在地里。今年7月以來,密云郵政主動與當地合作社對接,通過郵樂小店和直播帶貨等方式,幫助果農銷售了萬余斤。

14日,在石峨村親眼見證郵政服務進村駐點后,馬軍勝稱贊這是真正把根扎進了泥土里。鼓勵郵政企業加大宣傳營銷力度,不斷提高產品的知名度,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在更大范圍拓展渠道提高銷量,把助農惠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此次調研的平谷和密云,都是北京的遠郊區縣,山區分別占兩地的1/3和4/5,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當地村民對快遞的需求十分旺盛。

“行業的根在百姓,大家心里都有一桿秤,農村需要什么樣的快遞服務,他們最清楚,可以說是門兒清;我們服務的廣度深度夠不夠?老百姓心里也最明白。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快遞下鄉之后,不能就此止步,只有把快遞進村真正做起來了,才能提供農民兄弟最需要最實在的服務!這是真正發揮行業優勢,為國家脫貧攻堅戰最應該做的第一工程。”馬軍勝說。

提升老百姓體驗,我們要倍兒行

順豐、中通、申通、圓通、百世……眾多快遞品牌已經駐扎在密云區太師屯鎮,原本冷清的一條小街熱鬧非凡,8點未到,早早趕來的村民排隊取件和忙碌分發快件的小哥成了當地一景。

太師屯鎮和高嶺鎮是北京密云區位置較北的兩個鄉鎮。有的村民早上6點花1.5元車票趕早班車,花上一個多小時,到這條“快遞小街”來取件。但也有快遞企業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今年7月,順豐為更好地服務周邊村民,在太師鎮新設網點,招聘了12位快遞員為周邊村民增加上門送件頻次。當地村民跟城里人一樣,可以享受到生鮮冷鏈和貨到付款等中高端快遞服務。

快遞進村后,村民的服務體驗怎么樣?馬軍勝與順豐快遞小哥段海利一道用腳來丈量。經歷了兩個多小時的派件,親手為放馬峪村、大開嶺村、石金溝村和下河村等7個村莊的村民派送了快遞。

一路上,段海利“馬老師長馬老師短”地稱呼身邊這位“新搭檔”,突然有了伙伴,寂寞的送件路上變得快樂起來,聊著聊著就到了石金溝村,馬軍勝從貨車上拿下一件沉甸甸的快遞,送至村民的李大爺家中。家中的兩位小女孩立即沖出來,當快遞被打開的時候,小女孩手舞足蹈,興奮地喊:“是我的書!真的是我的書!”原來,在城里工作的父母為他們寄來了暑假課外卡通讀物和生活用品,于是就有了開篇的一幕。

路口翹首以待的大爺、超市老板、軍營年輕的戰士、家門口石墩上等待的大媽……相繼都收到自己心儀的快件,在家門口體驗了過去只有在城里才能享受的服務。

下鄉進村的快遞服務,拉緊了城鄉紐帶,也填補了城鄉鴻溝。

在平谷區,果農老李的兩個護士女兒在工作之余,會在微信朋友圈幫助父母銷售鮮桃,每天帶來三十多箱的訂單。收到訂單信息后,老李再將鮮桃通過快遞寄往各地,老李家的鮮桃再也不愁賣了,也不愁賣個好價錢了。

“在給錢和送東西(快遞)之間,您更喜歡哪個?”在平谷區西鹿角村,當地一位村民剛剛興高采烈地從新開辦的圓通媽媽驛站領取了城里子女為其購買的生活用品,馬軍勝向他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村民不假思索地回復:“更喜歡東西(快遞),這個來得實,更便利!”樸素的回答引起一片笑聲。

馬軍勝看到,村民們收到快件時的那份驚喜,那份滿足感,會讓快遞服務的職業自豪感油然而生。不是親身體驗進村派件,怎會有這么深這么透徹的感受!快遞服務不僅僅是在送物品,而且是在送溫情,是在送暖意。它已經成為聯結城鄉、溝通親情的紐帶。目前,城市中的“農二代”正成為這輪農村快遞快速發展的新引擎,他們帶領著自己的家人共同步入新經濟時代,給鄉村振興和農村經濟發展帶去新的活力。

老百姓的這份重托,只有全力以赴才對得起

“每天收派多少?派費多少?場租多少?員工收入多少?”馬軍勝在調研中十分關心快遞進村的經營成本等情況。每到一處,他不厭其煩地了解網點的收入和支出等各種細節,逐點逐項算經營賬、成本賬。

看到平谷圓通在當地正加快鋪設媽媽驛站以推動快遞進村,馬軍勝建議其在優化成本的基礎上探索代理快銷品以增加收入;申通快遞在密云區穆家峪鎮發展八家農村超市為代理點,馬軍勝建議他們補充設施提高水平;蘇寧天天快遞將服務下沉到田間地頭為果農提供服務,馬軍勝則建議他們優化路由以壓縮成本。

平谷大華山鎮的劉洋兩年前接手中通網點,在當地租了門店,聘請了6位員工,還代收其它快遞,日均業務量超過1200件。密云十里鋪鎮韻達負責人張子豪生于1998年,辭去城里銀行安逸的工作回鄉創業,三年時間業務量從100多件飆升到1000多件,作業工具也從三輪車換成了一輛封閉貨車。看到這兩個返鄉創業的成功案例,馬軍勝十分欣慰,點贊他們既實現了自身發展,也幫助解決了當地就業問題,鼓勵他們一鼓作氣,持續發力,再創新高。

“快遞進村,首先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進了村、扛下來、能發展,才能為村民們提供可持續的服務,才對得起鄉親們的這份信任和期待。鄉村的快遞服務,跟中國發展市場經濟一樣,有一個不斷探索、不斷拓展、不斷完善的過程,無論是“快遞超市”還是“超市快遞”,無論是快快合作、快商合作,還是快郵合作、快交合作,只要適應當地特點,順應市場規律,符合百姓口碑,都是好模式。”馬軍勝指出,企業是推進快遞進村的主力軍,經營主體能不能保本是快遞進村關鍵所在。一方面要抱團取暖避免無序惡性競爭,另一方面也要整合資源積極嘗試新模式拓展新業務。

調研返程中,在朋友圈里得知湖北省郵政管理局也正在麻城開展快遞進村的調研,馬軍勝即與湖北省郵政管理局局長唐順益電話交流心得體會,當得知湖北當地企業正在積極有序推進快遞進村,當地政府也在出臺惠企政策鼓勵支持時,馬軍勝十分高興,表示快遞進村要平衡好“造血”和“輸血”間關系,按照“一地一策、務實推進”的思路開展工作,發揮好湖北在中部地區的示范作用。

從首都北京,到全國各地,快遞進村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其蘊藏的力量難以估量。

未來,蓄勢待發。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