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落實“七號檢察建議”,強化寄遞安全監管——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郵政局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

發布時間:2021-11-25 15:23:25 最高檢網站

落實“七號檢察建議”,強化寄遞安全監管

——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郵政局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

近年來,利用寄遞渠道實施販運毒品等違法犯罪活動高發、多發。經對辦理的寄遞違禁品犯罪案件相關情況深入分析調研后,近日,最高檢向國家郵政局發出“七號檢察建議”。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廳廳長元明、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金京華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請簡要介紹下當前檢察機關懲治寄遞違禁品犯罪的主要情況?

最高檢第二檢察廳廳長元明:近年來,隨著我國寄遞行業的快速發展,犯罪分子利用寄遞渠道實施寄遞違禁品犯罪高發、多發,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懲治寄遞違禁品犯罪。據統計,2017年至2020年,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共起訴寄遞毒品犯罪6063件11235人;起訴寄遞槍支彈藥爆炸物犯罪5290件8782人;起訴寄遞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犯罪537件1153人。從辦案情況來看,當前寄遞違禁品犯罪主要情況如下:

一是寄遞違禁品犯罪類型相對集中。違禁品種類繁多,包括毒品、槍支彈藥爆炸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偽劣商品、假藥、假幣、淫穢物品等各類物品。其中,檢察機關辦理相關案件中,涉及寄遞毒品、槍支彈藥爆炸物案件數量大。

二是寄遞違禁品犯罪數量呈增多態勢。檢察機關起訴寄遞毒品犯罪案件由2017年的1016件1911人,上升至2020年的1830件3097人;起訴的寄遞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案件由2017年的45件67人,上升至2020年的226件490人;起訴的寄遞槍支彈藥爆炸物案件也有所上升。需要說明的是,近年來在毒品等犯罪案件呈一定幅度下降的情況下,利用寄遞渠道實施的相關犯罪卻逆勢上揚,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三是寄遞違禁品犯罪危害嚴重。以檢察機關辦理的寄遞毒品犯罪案件為例,2017年至2020年相關案件共涉及寄遞甲基苯丙胺(冰毒)7189.9千克,海洛因2085.4千克,大麻2034.2千克,氯胺酮624.7千克,可卡因207.7千克。相關毒品、槍支彈藥爆炸物等違禁品通過寄遞渠道流入社會,危害十分嚴重。

四是寄遞違禁品犯罪查辦難度大。當前“網絡+寄遞”已成為犯罪的重要形式,通過物流寄遞渠道實現人貨分離、人資分離,司法機關查辦難度大。犯罪分子多使用暗語進行單線聯系,甚至使用國外聊天軟件或閱后即焚的小眾通訊軟件進行溝通,再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甚至虛擬貨幣支付毒資。在寄遞收發環節,采取雇傭他人代收、寄遞或轉交的方式逃避打擊。

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檢察機關積極應對,充分履行檢察職能,依法懲治各類寄遞違禁品犯罪活動。在打擊犯罪的同時,針對寄遞安全監管存在的薄弱環節,最高檢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出“七號檢察建議”,協同推進寄遞安全問題治理和訴源治理,切實減少和預防寄遞違禁品犯罪案件的發生。

記者:請問檢察機關將如何推進“七號檢察建議”的貫徹落實?

最高檢第二檢察廳廳長元明:最高檢“七號檢察建議”發出后,我們擬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迅速做出安排部署。各級檢察機關有關部門將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制發“七號檢察建議”,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強化法律監督,充分履行檢察職能的一項重要工作。充分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統籌組織省、市、縣三級檢察機關共同推進,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推進檢察建議落地生效,將“七號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為寄遞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二是協同寄遞監管部門,形成強大工作合力。檢察機關將持續加強與郵政管理、交通運輸管理、商務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常態化聯絡聯動機制,以問題為導向,加強研討會商,確保“七號檢察建議”的相關內容落地落實。與有關部門協同發力,積極推進信息共享和業務交流,切實推動“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等寄遞安全制度的貫徹執行,對寄遞新業態及時有效納入監管范圍,完善寄遞安全監管體系,從源頭上斬斷寄遞違禁品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對寄遞行業出現的新情況和監督管理方面的新問題,及時予以關注和解決。

三是綜合運用檢察職能,加大法律監督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寄遞違禁品犯罪,形成震懾效果,為落實“七號檢察建議”創造有利條件。切實發揮主導作用,著重審查相關案件是否存在寄遞犯罪行為,積極引導偵查取證,主動開展自行補充偵查,及時開展立案監督,追捕追訴漏罪漏犯,提升打擊寄遞違禁品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民事檢察和行政檢察作用,完善刑事檢察與公益訴訟檢察等職能的銜接機制,有序流轉寄遞違禁品案件線索,全方位、多角度對寄遞安全問題進行法律監督。

四是強化宣傳教育引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加強“七號檢察建議”的宣傳,提升檢察建議的影響力,警示社會,教育公眾。創新和豐富宣傳載體,結合以案釋法、庭審觀摩、短視頻等方式開展檢察建議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寄遞企業及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激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預防違法寄遞和安全問題治理工作,切實推動“七號檢察建議”取得實際成效。

記者:當前,郵政快遞業發展持續高位運行,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7年穩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行業面臨的安全形勢也日趨復雜嚴峻,請問郵政管理部門在寄遞安全監管方面著重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金京華:非常感謝最高人民檢察院對郵政寄遞渠道安全管理的關心和支持。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郵政快遞業發展迅速,行業業務收入占GDP比重超過1%,快遞業務量從2010年的23.4億件上升至2020年的833.6億件,增長近35倍,年均增速達43%,目前日均快遞業務量超過3億件,郵政快遞業已經成為服務生產生活、促進消費升級、暢通經濟循環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與此同時,由于寄遞渠道具有點多線長面廣、人貨分離、隱蔽性強等特點,“互聯網+寄遞”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販運毒品、涉槍涉爆物品、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等違法犯罪活動。國家郵政局始終堅持安全為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能力建設,深化部門協作,強化安全監管,嚴把郵件快件寄遞安全關口,全力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共利益。主要做了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法規標準體系。推動《郵政法》修正實施、《快遞暫行條例》頒布施行,將寄遞安全納入《反恐怖主義法》管理范疇,出臺《郵政業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郵件快件實名收寄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和20余部行業標準,著力夯實依法治安基礎。

二是建立寄遞安全管理“三項制度”。結合寄遞作業特點,探索形成以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三項制度”為主的寄遞安全防控模式,聯合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發布《禁止寄遞物品管理規定》,建設實名收寄監管信息平臺,開展行業智能安檢、智能視頻監控科技攻關,全行業配備安檢機1.7萬余臺。近年來,寄遞企業以落實“三項制度”為抓手,主動發現、報告、協助公安機關破獲涉毒涉恐等案件的意識和能力明顯提升,涌現出“白云快遞小哥”等具有行業特色的禁毒群防群治隊伍。

三是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實施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綠盾”工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監管能力,建成云計算平臺、大數據管理平臺和大數據中心,加強涉毒涉爆風險監測預警。創新安全監管模式,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跨部門協同監管,依法嚴格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著力壓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

四是深化寄遞安全綜合治理。針對寄遞渠道包括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等各環節,安全管理涉及多個部門的實際,推動建立寄遞渠道安全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九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加強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聯合國家禁毒辦下發加強寄遞渠道禁毒工作通知,開展寄遞安全平安建設考核,聯合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開展寄遞渠道禁毒百日攻堅、涉槍涉爆隱患整治、“掃黃打非”、打擊侵權假冒等專項行動,推動寄遞安全部門監管、屬地管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

五是完成系列重大專項任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先后圓滿完成全國“兩會”、黨的十九大、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等系列重大活動寄遞安保任務,郵政管理部門先后多次被授予重大活動安保先進集體。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有力保障醫療防疫物資、應急物資、居民生活必需品運遞,全行業共有3人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63個集體和138名個人榮獲省部級抗疫表彰。

記者:面對日益復雜嚴峻的寄遞安全形勢,請問在寄遞安全監管方面主要面臨哪些困難挑戰?郵政管理部門將如何推進落實“七號檢察建議”?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金京華:近年來,為維護寄遞渠道安全暢通,郵政管理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當前寄遞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滯后于郵政快遞業快速發展的形勢,協同治理機制還不能完全適應“互聯網+寄遞”復雜局面,企業技術手段和查驗能力還不能有效甄別復雜多樣的各類寄遞物品,主體責任落實有待加強。收到“七號檢察建議”后,國家郵政局高度重視,及時召開黨組會議進行研究,下發工作方案全面部署抓好建議書落實工作。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落實“七號檢察建議”為契機,著力補短板、建機制、增能力、強監管,全力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公共利益。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安全準入,強化源頭治理。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推動七部門《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落地實施。健全行業信用管理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對嚴重違法失信主體實施信用懲戒。加強安全培訓教育,不斷提升從業人員違禁物品辨識能力。積極開展預防寄遞違禁品宣傳,在快遞分撥中心、營業網點張貼、播放宣傳資料,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開展安全用郵宣傳教育。

二是提升寄遞安全防控能力。實施科技興安,推進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綠盾”工程建設,加大營業處理場所視頻聯網、安檢機聯網“兩聯”應用,利用現代技術提升安全監管能力。抓好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三項制度”落實,督促企業完善操作規程、優化作業流程、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制度執行實效。完善日常監管、企業自律、行政處罰相結合的監管體系,加大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工作力度,不斷加強和改進寄遞安全監管工作。對寄遞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嚴守安全底線。

三是深入開展專項整治。鞏固擴大“寄遞渠道禁毒百日攻堅行動”成果,抓好國家郵政局、國家禁毒辦兩部門已出臺文件的貫徹落實。深入開展寄遞渠道涉槍涉爆隱患整治、野生動植物保護、“掃黃打非”等專項行動,實施查、堵、截、控,不斷凈化寄遞安全環境。

四是強化部門協同治理。探索建立符合寄遞渠道安全管理工作實際的部門協作模式,完善工作機制,堅持常態聯動、優勢互補、責任共擔,依法落實各級各部門寄遞安全管理職責,推動形成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彌補安全監管工作短板。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對公安、司法機關通報的寄遞企業涉行政違法行為依法作出處理。

五是加強基礎保障能力建設。推動落實“郵政業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管”中央和地方財政事權,強化人力、物力和財力保障,推動健全完善基層監管隊伍、支撐體系和保障條件,積極爭取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等方式增強寄遞安全監管力量。完善行業安全制度體系,推動制修訂《快遞市場管理辦法》《郵件快件收寄驗視和安全檢查規定》。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