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03 12:56:15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微

11月2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辦的APEC加強供應鏈韌性促進經濟復蘇論壇在北京市舉辦。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司有關負責同志。
問題一:今年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立33周年,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本月將在泰國召開,請問您對APEC合作機制如何評價?
答:APEC自1989年成立以來,經過30余年發展,形成了以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為引領,部長級會議、高官會等為支撐的組織結構,已經成為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在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全球和地區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APEC的21個成員經濟體來自不同大洲,發展程度各異,為開展經貿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中國自1991年正式加入APEC以來,一直積極、深入參與各領域合作,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了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全球及地區形勢、亞太區域合作、APEC未來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闡述看法和主張,為推進APEC合作進程發揮了重要建設性作用。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供應鏈“斷鏈”風險持續上升。亞太地區作為世界經濟重要增長極,值此歷史關頭,更應承擔起保障供應鏈韌性、促進世界經濟疫后復蘇的重要使命,這對于APEC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面對全球發展正在出現的逆流,APEC成員經濟體應秉持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落實好《2040年APEC布特拉加亞愿景》,攜手打造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為亞太地區發展繁榮勾勒新藍圖、引領新方向、注入新動能。
問題二: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夕主辦此次論壇的考慮是什么?
答:對APEC成員經濟體而言,戰勝疫情和恢復經濟是現階段的優先事項,加強供應鏈韌性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成員間合作的關鍵領域。本次論壇以APEC加強供應鏈韌性促進經濟復蘇為主題,是對《2021年APEC領導人宣言》“建立更加融合、透明、韌性、緊密的APEC”的積極響應,是落實習近平主席在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講話提出“推動搭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平臺,維護全球和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運轉”的有力實踐。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APEC經濟委員會的中方牽頭單位,也是本次論壇的主辦方,希望以供應鏈為紐帶,為各方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
從論壇本身來說,論壇最大的亮點在于將“韌性”作為亞太地區、APEC成員經濟體供應鏈合作中的核心因素。在經濟全球化、分工專業化和生產分散化的背景下,我們希望通過舉辦本次論壇,與各方一道,探索供應鏈合作新模式、新路徑。一是堅持開放創新,持續深化經貿合作,共享前沿領域研發成果,構建互利共贏的亞太特色供應鏈體系。二是堅持合作發展,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暢順勞動力、資本等要素流動,打通亞太經濟動脈。三是堅持低碳轉型,加強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等領域經驗共享,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綠色成為亞太區域發展最鮮明底色。
問題三:本次論壇主要討論了哪些議題?能否介紹下論壇的參會嘉賓和會議效果?
答:本次論壇共設三個議題,分別是“維護供應鏈穩定運轉,支持自由開放的貿易”“暢順人員和貨物跨境流通,增強供應鏈保障體系”“應用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提升供應鏈韌性”,這些議題不僅是當前APEC成員經濟體的主要關切,也與《2040年APEC布特拉加亞愿景》期待打造的經濟驅動力高度契合。
本次論壇共有來自APEC成員經濟體的約150位嘉賓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APEC秘書處執行主任麗貝卡·瑪利亞以及APEC經委會主席詹姆斯·丁發表開幕式致辭。從參會方式看,70余人線上參會,接近80人線下參會;從所屬類別看,國際組織代表20余人,政府部門代表近60人,企業代表近60人;從代表所屬國別看,中方代表近80人,外方代表60余人。論壇成果將以電子版的形式與參會各方共享,供APEC成員經濟體在決策時參考,助力實現亞太地區強勁、包容且可持續的經濟復蘇。
問題四: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開展國際合作過程中,采取了哪些舉措以增強供應鏈韌性?
答: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緊密聯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國都是全球合作鏈條中的一環,增強供應鏈韌性已經成為助力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保障。我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離不開國際資源的循環暢通,也離不開全球分工的協作支持。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中國宏觀經濟調控部門,在開展國際合作過程中,始終踐行開放包容合作的理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實際行動增強供應鏈韌性。一是加力穩外貿穩外資。促進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等發展;提高利用外資質量,鼓勵外資加大先進制造業等領域投資。二是深化與跨國企業合作。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創新與跨國企業溝通方式,通過辦好與世界經濟論壇政企對話會和“行走的達沃斯”、美在華跨國企業高層圓桌會等系列活動,密切與國際工商界的交流,打響各類國際合作品牌,持續增強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三是用好各類多邊機制。除了本次論壇外,今年6月我們聯合有關方面共同舉辦主題為“塑造金磚國家價值鏈未來”的金磚國家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同樣是在多邊機制框架下,就加強供應鏈韌性的有益探索。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