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1 09:40:55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203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擘畫了建設數字中國的宏偉藍圖,部署了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的重點任務,對培育發展新動能、激發發展新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數字中國,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商、直播和元宇宙等新業態在賦能社會經濟發展、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以及建設綠色智慧的生態文明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這其中,無論是跨境電商,還是直播帶貨,抑或是以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技術為發展形態的元宇宙,這些數字發展新業態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在賦能我們的美好生活。
跨境電商迎來發展“窗口期”
近年來,中國電商交易規模持續擴大。
在前不久召開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介紹,2022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總體穩步增長,部分商品品類銷售實現兩位數增長,農產品網絡零售增勢較好,跨境電商發展迅速,電商新業態新模式彰顯活力。
2022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79萬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96萬億元,同比增長6.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2%。商務大數據對重點電商平臺監測顯示,2022年,在18類監測商品中,8類商品銷售額增速超過兩位數。其中,金銀珠寶、煙酒同比分別增長27.3%和19.1%。東北和中部地區網絡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3.2%和8.7%,比全國增速分別高出9.2和4.7個百分點。東部和西部地區網絡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和3%。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17萬億元,同比增長3.6%。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一年,跨境電商在整個電商交易市場中取得的成績非常亮眼。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含B2B)2.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發展迅速。其中,出口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1.7%,進口0.56萬億元,同比增長4.9%。電商新業態新模式彰顯活力。即時零售滲透的行業和品類持續擴大,覆蓋更多應用場景,加速萬物到家。
作為發展速度快、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不僅是數字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建設貿易強國的新動能。
近日,裝滿日用百貨等的50個集裝箱,搭乘“長安號”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始發,一路向西,奔向歐洲。
“這次我們裝運了真空吸塵器、玻璃瓶、晾衣架、化妝包等產品,只需要12天左右,貨物就能到達歐洲。”西安皓程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松興說。
“2021年以來,西安市重點打造中歐班列‘長安號’跨境電商全國集結中心,實行跨境電商散貨‘先報關,后裝箱’新模式,提高貨物通關時效2—3天。”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委員、西安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王運動介紹,西安國際港務區已投用13個海外倉,分布在德國、荷蘭、波蘭、捷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7個國家,為跨境商家提供“端到端、門到門”的全鏈路物流服務。
2022年,西安市累計開行跨境電商班列198列,是2021年全年發運量的1.6倍;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35.1億元,同比增長40%。
2018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西安市先后成立9個創新示范先行區,依托航空、鐵路口岸及綜保區等平臺通道,共同推進西安跨境電商產業的集聚增長。
“2022年,西安市跨境電商交易額144.27億元,同比增長46.4%,跨境電商增勢強勁,已成為拉動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西安市商務局局長張選民說。
在跨境進出口貿易中,物流是關系跨境電商服務時效和穩定性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海外倉、出口優選倉、退貨中心倉等各種物流節點創新模式不斷涌現,在持續探索中完善功能服務,逐漸成為集倉儲、物流、報關清關、退換貨、加工維修、包裝分銷等多功能、多業態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
2022年“雙11”期間,在速賣通上下單后,住在法國巴黎的塞琳女士很快就收到了由中國制造的能夠發熱的厚襪子。在貨物快速送達背后,是中國賣家在遞四方法國海外倉的提前備貨。早在2017年年底,遞四方就在法國建立了第一個海外倉。2021年,遞四方又陸續開了兩個海外倉,日處理訂單能力達5萬單,并支持多平臺發貨。
2022年11月9日,菜鳥聯手速賣通宣布啟用煙臺出口優選倉。菜鳥煙臺優選倉坐落于山東煙臺蓬萊國際機場附近,能提供上門攬收、集貨直發、履約托管等服務,進一步優化了全鏈路物流時效。以韓國市場為例,備貨煙臺倉省去了國內攬收和調撥的時間,跨境包裹通過海運12小時內可抵達韓國口岸。由此,從優選倉發往韓國市場的訂單將逐步實現“隔日達”,部分訂單可以做到“次日達”。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海外倉布局持續優化,數量超過2000個,面積超過1600萬平方米。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表示,中國跨境電商正處于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期,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推動海外倉成為跨境電商發展重要支點。
直播帶貨成為鄉村“新農活”
以前的農民鋤頭是農具,如今手機是“新農具”,直播是“新農活”。
春節期間,北京市順義區“新農人”直播帶貨忙,為農產品打開銷路。
位于順義區北石槽鎮的北京好田園農場種植特菜10余種,總經理王海河春節期間開啟直播帶貨,通過直播滿足市民多樣化需求。
每天10時許,王海河就會選擇食材做直播。“這是我們農場新品種西紅柿,含有多種維生素,甜脆多汁,可以直接當水果吃。”在新品種西紅柿大棚內,他一邊與粉絲互動,一邊介紹西紅柿相關知識。
臨近中午,王海河與直播團隊為粉絲專門錄制了短視頻——割韭菜,做團圓飯。王海河介紹,這種韭菜的特色是,采用了350米深度的巖石井水灌溉,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達10%,全程施有機水溶肥,韭菜味道濃郁,富含維生素和鈣、鐵、鋅等多種營養成分。
在直播期間,有粉絲直接下單訂購。王海河說:“我們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推廣和銷售農產品,同時讓更多粉絲了解有機果蔬相關知識。春節期間,線上直播和短視頻引來了上千訂單,通過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我們的農產品銷量和品牌效應有了明顯提升。”
過去農產品銷售時只賣產品,如今“新農人”用短視頻、直播將產品生產過程、生產環境及條件展示出來,這給消費者提供了信心。
在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駱駝坳燕窩灣村,第一書記徐志新成為了村里的名人。大家親切地稱呼他谷哥。在村里,谷哥還有另一個身份——農產品帶貨主播。
讓大山里的“土貨”搭上“直播電商”的快車,這就是徐志新在忙的事。現在,在這座三面環山的村莊里,家家戶戶都守著徐志新的直播。大山里的紅苕、天麻、羊肚菌通過他的直播間,被賣到大山外的世界。小小直播間,聯通了山里山外。
12年前,在黃岡市委“一派兩聘”的政策鼓勵下,徐志新回到大別山老家,扎根燕窩灣村,成為該村第一書記。當時燕窩灣村很窮,2020年受疫情影響,村里旅游業停滯,農特產品滯銷。為了改變村里的困境,2021年10月,徐志新決定做助農主播,在抖音開通賬號“@谷哥徐志新”。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當地特產羅田板栗、紅安苕、茶葉等,通過徐志新的賬號和抖音電商“山貨上頭條”的扶持,月銷600多萬元,還帶動村里數百人就業。
曾有一位75歲的老太太,聽兒子說谷哥直播間的東西賣得很快,便拎著60多個鵝蛋來找他,徐志新見她的鵝蛋品質好,質檢審核后,便把她請到了直播間,介紹自家的鵝蛋。老太太看著對面的補光燈和拍攝設備,還在疑惑:“這哪里有人買?”結果60多個鵝蛋,剛剛上架便迅速賣空。后來徐志新又跟她合作預售,未來半個月內的鵝蛋只花了兩秒便被搶購一空。
隨著電商直播的快速發展,燕窩灣村還成立了自己的打包隊。村里待業在家的婦女們紛紛做起了打包隊的分揀員,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在抖音,還有許許多多像徐志新一樣的“新農人”,通過直播帶貨改變了自己所在鄉村的命運。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共有28.3億單農特產品通過抖音電商出村進城、賣向大江南北。抖音電商里的三農電商達人(出色主播)數量同比增長252%,農貨商家數量同比增長152%。在國家“數商興農”工程的倡導下,抖音電商正扶持更多優質新農人和農貨商家成長,讓電子商務進鄉村,最終促進農產品消費,助力鄉村實體經濟的穩定和增長。
元宇宙帶來跨界新體驗
近日,一次有趣的采訪體驗讓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印象深刻。
在新華社客戶端制作的元宇宙技術報道場景中,成衛東通過“數字分身”瞬間穿越到元宇宙“智慧零碳”碼頭,為受邀而來的網友們解鎖新職業帶來的新體驗、新機遇。仿真三維建模、1:1高精度復刻……基于元宇宙技術呈現的貨輪靠泊、港口繁忙的景象,讓天津港“實景”躍然于屏幕之上。
首次體驗元宇宙,成衛東感到“新鮮又有趣”,對沉浸式體驗新職業的方式贊不絕口。
如今,數字技術帶來的紅利,正在覆蓋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字生產力的發展助力產業創新,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跨界融合新體驗。而智能化產生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將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元宇宙是物理與數字世界融通作用的沉浸式互聯空間,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的集大成應用,承載著數字經濟的新場景、新應用和新業態,具有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潛力。”在日前舉行的元宇宙產業大會2023年春季會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任愛光表示,要積極將元宇宙打造為中國未來產業的新賽道,同時要加強規范監管,促進元宇宙產業健康發展。
任愛光認為,發展元宇宙產業要堅持創新引領,加快關鍵技術突破,加強產學研用聯合創新,不斷突破元宇宙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以發展元宇宙為先引,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研制一批標志性產品,加快成果轉化,加速新技術落地應用。同時,要拓展重點領域應用,賦能行業發展,充分發揮中國超大市場需求和超廣應用場景的優勢,圍繞工業文旅教育智慧城市等領域,開拓元宇宙應用新場景,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發展。
元宇宙產業亟待夯實基礎設施,健全產業要素,在關鍵技術方面實現突破。作為市場經濟細胞的企業,正在實踐中拓展并深化元宇宙產業的發展新思路,解決新問題。
“行業元宇宙是數字經濟下半場的高級需求。”聯想集團副總裁兼聯想上海研究院院長毛世杰認為,行業元宇宙就是要解決數字和真實世界的關系,目前有虛實映射、虛實融合、虛實聯動和仿真推演4種方式,已有對應的落地項目。
毛世杰認為,在未來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的背景下,應形成一套針對元宇宙成本高、應用難的解決方案。一方面,要通過全要素+開放平臺,大大降低構建成本;另一方面,要通過虛實聯動+智能化應用,大大提高應用價值。多維度發力,不斷豐富元宇宙應用場景,為企業工業制造與產業智能化變革提供科技動能。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