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3 14:07:45 中國新聞報

數據顯示,全國外賣騎手、快遞員約有1700萬人。對于他們來說,職業作用和社會身份的“不兼容”,一直都是個難解的問題。
如今,中國正在全力構建數字化社會治理體系,如何重新認識這個群體,改善他們的生存狀態,更好地發揮社會作用?在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王星看來,應該讓他們有能力成為與數字社會同行的人。
“收回6萬多份有效問卷,讓我有些意外的是,這個群體對自己的職業滿意度并不低。”近日,王星帶領團隊完成《外賣騎手的職業技能研究》的課題報告。他發現,對職業現狀滿意的外賣騎手有個共同特征,“他們都擁有與完成任務相匹配的技能,并通過這些技能形成了與系統的良好互動”。
王星介紹,技能高的外賣騎手,既能規避在配送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又能夠熟練運用平臺規則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報酬。
這些有技能的外賣騎手不僅能全面掌握配送區域內商戶和客戶的位置信息以及基礎路線,還能結合勞動時的天氣、出餐情況、實時路況,調整即時的送餐路線和時間規劃,“就是一張‘活地圖’”王星說。
深入城市、小區的細枝末節,在大街小巷,他們是一個個肉身個體,但在數據后臺,正是這一張張跑出來的“活地圖”,對于建設城市智慧配送體系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授祝連慶找了份送外賣“兼職”。第一單,取餐地900米、送餐2.9公里,緊趕慢趕,用了半小時。
“我送這一單外賣的時間,老騎手能送六七單。他們太不容易了,這不僅需要良好的體力,也需要豐富的經驗。”祝連慶隨后在兩會上提出建議,通過行業扶持政策,打造即時配送新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即時物流微循環,搭建即時配送的城市智慧物流“大腦”。構建祝連慶設想中的“大腦”,離不開外賣騎手這個“神經元”。騎手不但是運送貨品的人,還是賦能系統的人,移動軌跡、時間、道路、環境等信息在數字系統上持續聚合,一起成為平臺技術優化迭代的依據。
未來無人配送技術如何精準定位配送地、識別社區內道路、高效規劃無阻礙路線、最大程度規避配送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同樣都要依靠外賣騎手常年來的數據積累。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外賣騎手推動了整個行業更有效率、更高質量地發展,也加速了中國向數字社會轉型。”王星表示,要實現外賣騎手和系統的良性互動,不但要對算法進行人性優化,更要提升他們與系統互動的技能,增加收入,增強職業認同感。
數字經濟為外賣騎手、快遞員提供了巨大生存空間,也是社會就業蓄水池。如何不讓“城市擺渡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新職業好像沒職業,全社會都需要努力做出改變。
今年兩會期間,“兩高”報告專門提到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的權益保障;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在提案中還建議,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培育可持續發展就業能力。
想與數字社會和諧同行,一個穩定的就業環境,對外賣快遞從業者非常重要。正如全國人大代表、“最美快遞員”汪勇說給同行的希望,認真對待手中的每一份快件、每一項工作,梳理好每一天的時間,靜下心來提高自身能力,謀求更大的發展,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兼顧好事業和家庭。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