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4 10:14:38 中國民用航空網
關注中物聯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2023年7月全球航空貨運市場定期數據顯示,貨運需求自2月以來持續復蘇。7月航空貨運需求僅比去年低0.8%。盡管與2022年相比,需求基本持平,但比前幾個月的表現有所改善。
全球航空貨運需求,按照貨運噸公里( CTKs*)計算,同比2022年7月下降0.8%(國際需求下降0.4%)。環比上月(下降3.4%)顯著改善。
運力(可用貨運噸公里,ACTKs)同比2022年7月增長11.2%(國際運力增長10.8%)。運力的強勁增長反映了夏季腹艙運力的增長(同比增長29.3%)。
航空貨運運營環境的重要指標變化:7月,制造業產出PMI(49.0)和新出口訂單PMI(46.4)均低于50榮枯線,表明全球制造業生產和出口下降;6月全球跨境貿易連續三個月收縮,同比下降2.5%,表明需求環境降溫和宏觀經濟形勢。6月,航空貨運與全球貨物貿易的年增長率之差縮小至-0.8個百分點。盡管航空貨運增長仍落后于全球貿易,但是自2022年1月以來的最小差距;7月,全球供應商交貨時間PMI為51.9,表明供應鏈延遲減少。
國際航協理事長威利·沃爾什(Willie Walsh)表示:“同比2022年7月,航空貨運需求基本持平。考慮到前值比2022年6月低3.4%,需求出現顯著改善。延續了2月以來的強勢增長。未來幾個月趨勢將如何演變,需要仔細觀察。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交貨時間縮短,通常是經濟活動增加的跡象。需求增強使我們有充分理由保持謹慎樂觀。”
亞太航空公司2023年7月航空貨運量同比2022年同期增長2.7%。環比6月(下降3.3%)顯著改善。該地區航空公司受益于三個主要貿易通道的增長:歐洲—亞洲(同比增長3.2%)、中東—亞洲(從6月的1.8%上升到7月的6.6%)和非洲—亞洲(比6月的-4.8%恢復到10.3%的兩位數同比增長)。此外,亞洲內部貿易通道在7月的表現亦顯著改善,國際貨運需求年降幅為7.5%,而自2022年9月以來降幅均為兩位數。該地區的可用運力同比增長26.0%,更多的腹艙運力來自客運業務。
北美航空公司7月航空貨運量同比2022年同期下降5.2%,該地區連續五個月表現位列榜尾。然而,與6月份(下降5.9%)相比略有改善。北美和歐洲之間的跨大西洋航線7月貨運量下降4.3%,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與2022年7月相比,運力增長0.5%。
歐洲航空公司7月航空貨運量同比2022年同期下降1.5%。然而,與6月份(下降3.2%)相比有所改善。由于歐洲—北美表現以及中東—歐洲(下降1.2%)和歐洲內部(下降5.1%)市場的收縮,貨運量受到影響。與2022年7月相比,2023年7月運力增長5.3%。
中東航空公司7月航空貨運量同比2022年同期增長1.5%。環比上月(增長0.6%)有所改善。在過去兩個月,中東—亞洲航線的需求呈上升趨勢。運力同比增長17.1%。
拉美航空公司7月航空貨運量同比2022年同期增長0.4%。環比上月(增長2.2%)有所下降。運力與同比增長10.0%。
非洲航空公司7月航空貨運量表現最為強勁,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9%。非洲—亞洲航線貨運需求大幅增長10.3%。運力比2022年7月增長11.0%。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