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5 16:34:34 新聞晨報

9月24日,在第五屆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發表《依托自貿試驗區開展數字領域綜合集成改革試驗 加快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區》的主題演講。
黃奇帆表示,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要方向。近年來,盡管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但在部分領域與美國差距不降反升,亟須以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激發創新潛力。制約當前我國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主要難點有數據確權、交易、跨境流動等問題,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有必要采取先局部試點、再完善推廣的改革策略。他建議將自貿區作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試驗區,有條件有責任率先開展綜合集成改革試驗,建設“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區”,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殺出一條血路”。
數據顯示,2019年底我國前十大數字企業市值相當于美國前十大數字企業市值的24%,2022年底該比例下降至17%。2022年美國共有獨角獸企業666家,較疫情前增加463家,我國共有獨角獸企業316家,較疫情前僅增加110家,中美兩國獨角獸企業中大部分都是數字獨角獸。
黃奇帆認為,在數字技術競爭方面,中國在數字底層技術、核心算法、關鍵軟件等領域與美國還有不小差距。在數字規則競爭方面,美國、歐洲是全球數字治理規則的主要制定者。美式數字治理強調數據跨境自由流動、數據非本地化存儲、數字服務市場準入等,歐式數字治理強調個人隱私數據保護,目前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及大量發展中國家已分別加入美國或歐盟的數字流通圈。中國數字治理尚不能與國際高水平數字規則完全對接,在數據跨境流動、數字服務市場開放、數據本地化存儲、公共數據開放、個人隱私數據保護、數字安全等關鍵數字治理議題方面還沒有完全破題。2022年美歐達成《跨大西洋數據隱私框架》,標志著美、歐兩大數字流通圈正在“握手”,可能會對中國實現規則合圍封鎖。如果中國不能在關鍵數字規則方面形成突破,實現與高水平國際數字規則銜接,有被排擠出全球主要數字市場的風險。
黃奇帆建議調動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探索開放包容、安全審慎的數字治理有效路徑,建議以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區”為突破口,依托自貿試驗區開展綜合集成改革試驗。
一是與 DEPA(《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系統性對標對表。新加坡是 DEPA 發起國,在數字開放等方面處于全球最高水平。有關自貿試驗區與新加坡在數字經濟領域合作緊密,相關數字企業在新加坡深度布局。可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與新加坡開展數字經濟領域密切合作,支持這些自貿試驗區開展 DEPA 條款對接試驗和壓力測試。支持數字經濟發達的省(市)建設中國—新加坡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在中新雙邊合作機制下圍繞貿易、數據等雙向流通開展探索。
二是探索數據跨境流動的高效管理方式。探索跨境數據流動試點,可進一步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建設國家跨境數據流動管理試點,將數據出境評估權限下放至省(市)。支持這些省(市)率先探索數據出境分級分類管理,結合實際場景擬定低風險數據出境目錄,優先支持金融、汽車、電子商務、國際研發、國際物流、知識產權、服務外包等產業或場景數據高效跨境流動。基于國家重點實驗室探索建立數據跨境的智能化動態監管系統。構建基于信用管理的數據出境企業“白名單”制度,將具有較強合規能力的大型數字企業、制造企業、公共數據平臺等優先納入“白名單”,實施數據跨境的便捷化事后監管。
三是探索發展離岸數據加工業務。建立離岸數據便利化出入境和交易加工的專門管理制度,形成在岸數據更加方便高效的管理方式。大力發展境外數據“來數加工”業務,發展“兩頭在外”的離岸數據服務外包產業。探索利用“東數西算”,建立境外數據在境內的存儲、加工、貿易的數字服務全產業鏈。重點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拓展離岸數據服務市場,優先推動與香港、新加坡等合作開展國際數據加工服務。
四是推動中國數字支付“走出去”和開展跨境結算服務。立足我國數字支付發展優勢,支持數字支付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支付結算服務,綁定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以跨境零售貿易支付為突破口,擴大國際支付結算市場份額。支持數字支付企業納入 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用好數字人民幣試點,豐富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支持自貿試驗區發展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
五是探索數據交易的成熟模式。支持自貿試驗區的數字企業利用區塊鏈等技術開展數據存證服務,優先推動知識產權、數字藏品等領域數據存證機制建設,探索解決數據“確權難”問題。提升有關大數據交易中心、國際數字交易中心等平臺服務功能,完善數據確權存證、清洗脫敏、價值評估、溯源跟蹤、交易融資等一攬子服務,引導數據服務商圍繞數據交易平臺集聚發展。依托聯邦計算、多方安全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創新,探索“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新型交易方式,進一步探索數據跨境交易模式。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