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05 09:56:51 人民日報客戶端

12月4日18時26分,隨著一件由順豐速運承運的訂購鮮花從云南昆明寄往四川成都,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我國第1200億件快件正式產生,至此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200億件大關,再創歷史新高。
自2021年以來,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連續三年突破1000億件,直至此次創紀錄地首次突破1200億件大關,凸顯出我國快遞市場繁榮活躍、發展質效不斷提升,展示出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向好的良好態勢,為穩中向好的中國經濟寫下生動注腳。
“小包裹”映射“大經濟”。近年來,快遞業保持穩健增長勢頭,業務量實現從“年均百億”到“月均百億”的巨大跨越,網絡通達全球的快遞業已成為現代物流領域覆蓋面最廣、綜合運輸方式應用最好、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生產效率提升最快的代表性行業。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堅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推動快遞業務量實現強勁增長。
數據顯示,自2023年3月起,單月快遞量超百億件,月均業務收入超900億元,創歷史新高。11月進入業務旺季后,快遞行業持續保持高位運行,日均快遞業務量超4.3億件,在打通產銷通道、貫通供需兩端、連通線上線下、暢通內外循環等方面繼續發揮突出作用。
南來北往,貨暢其流。為推動快遞物流“加速跑”,快遞業加快改進服務組織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從大數據加前置倉到智能稱重自動化分揀設備,再到無人車、無人機加速應用落地,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與快遞業的深度融合,在提高貨物周轉效率的同時,也推動寄遞服務更快更有針對性。此外,快遞業還積極融入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公路、鐵路、航空、水運共同發力,多式聯運既暢通了民生幸福的“微循環”,也貫通了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