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04 09:52:17 中國交通新聞網

在重慶市永川區街頭,自動配送車正在十字路口左轉車道上排隊等待轉向;在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某小區門口,自動配送車靜靜等待著取貨客戶;在北京市順義區,自動配送車與社會車輛一起并排等紅綠燈……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城市出現了自動配送車在公共道路上送外賣的場景,自動配送正加速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3月1日,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提出,建議加速自動配送商業化應用,打造即時零售的新質生產力。
“自動配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等特點,智能化、綠色化等特征,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自動配送車對促進自動駕駛技術創新、打造新質生產力意義重大。”王先進表示。
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共部署自動配送車超2000輛,30余個城市發布創新政策培育本地業態。深圳市坪山區、重慶市永川區等地出臺允許自動配送車全域開放、在機動車道行駛等創新規定。北京市順義區發布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成果,已發展出全國最大規模、總數超270輛的自動配送車隊,服務訂單總量超400萬單。但這一切都僅限于試點發展,尚未實現大規模運行。
王先進認為,自動配送車面臨身份不明確、地方標準法規不統一等問題,在運營區域、車道、速度等方面受限,都阻礙了其規模化探索。
“比如,自動配送車到底屬于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在國家層面,它的身份屬性尚不清晰,且沒有形成配套的標準支撐,很難適用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王先進表示,“從長期來看,機動車類自動配送車是行業規范發展的確定路徑。”
在地方層面,各地對自動配送車在速度、行駛車道、開放區域和上路時段等具體規范上也缺乏統一標準。王先進以北京市為例解釋說:“北京市僅向自動配送車及傳統貨運車輛開放五環以外道路,而北京市即時零售高訂單密度區域基本集中在五環以內,潛在日均損失單量超150萬單。”
王先進建議:“在區域開放方面,可以鼓勵開放高商業價值、高訂單密度區域,并簡化審批流程。比如在北京市順義區、深圳市龍華區和南山區等,可鼓勵其全域開放,以建成大規模、業態豐富的自動配送商業示范區,形成引領示范效應。”
“行駛時速不到15公里,就是馬路上的行動路障。”“撞車追尾,誰來負責?”……對于自動配送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的安全問題,探討聲此起彼伏。在此情況下,明確自動配送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此,王先進建議,國家層面應盡快出臺自動配送車的產品管理制度和標準支撐體系,將自動配送車納入智能網聯汽車管理體系和立法框架;相關部門確定其所屬類別,建立適用的準入認證體系和標準支撐體系。
“可以發揮北京、深圳等地行業政策先行引領作用,探索‘沙盒監管’模式下試點機制。像深圳這種擁有特區立法權的城市,就可以在立法、政策和標準上先行先試。”王先進還特別提出,“要建立與自動配送車規模化部署相適應的數據監管和輿情監管方式,避免一刀切給企業帶來過重負擔。”
每日 推薦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
- 醫藥工業“鏈”上數智化!7部門發文釋放新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