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賀登才:布局綜合貨運樞紐 建設現代物流體系

發布時間:2023-11-03 09:19:18 研究室

布局綜合貨運樞紐  建設現代物流體系

——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座談會上的發言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賀登才

(2023年11月1日)

首先,感謝會議主辦方的邀請,給我提供學習機會。今天上午,我們聽取了廣州、鄭州等部分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經驗交流和徐成光副部長講話,深受啟發。下面,我就布局綜合貨運樞紐,建設現代物流體系談點個人的感想。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布局建設綜合貨運樞紐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財政部、交通運輸部開展的支持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力度之大,強度之高,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在整個物流行業以至于全社會引起很大反響,獲得普遍好評。個人認為,其重大意義至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理解。

一是加快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內在需要。國家綜合貨運樞紐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關鍵節點和重要支撐,是多種運輸方式一體化銜接的重要載體。《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都對“建設多層級一體化國家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做出部署。中央財經委第十一次會議強調,“加強綜合交通樞紐及集疏運體系建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突飛猛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仍存在功能布局系統性不強,一體化運營不夠,網絡化連通不足等問題。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必須盡快補齊“節點”建設“短板”,充分發揮“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體系整體功能。

二是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客觀要求。歷經三年疫情考驗,交通運輸部門全力維護保通保暢,投入很大精力,取得積極成效。但也暴露了“節點”建設滯后,存在“堵點”“卡點”的短板和弱項。特別是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供應鏈重組形勢下,面臨“斷鏈”風險。加快建設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對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維護國家產業安全、經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事關中國式現代化、民族復興的“國之大者”。綜合貨運樞紐是現代物流體系中無可替代的重要支撐,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必不可少的必要條件,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妥善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核心要素資源。綜合貨運樞紐前期投入大,使用周期長,可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發揮重要作用。根據“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加快構建現代化高質量綜合貨運樞紐網絡,事關中國式現代化、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我們要增強歷史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

二、綜合貨運樞紐示范帶動作用開始顯現,初見成效

兩部門公布的兩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25個支持城市(含組合型樞紐城市),突出國家重大戰略區域、重要經濟走廊和重點城市群三個優先的布局原則。在支持重點上堅持軟硬結合,協同推進樞紐基礎設施及裝備硬聯通和規則標準及服務軟聯通。在運行機制上強化多方協同,形成樞紐體系建設合力。

這些樞紐城市多數我都去調研學習,會前閱讀了參考材料,待會兒我們還要聽取專題匯報。總的感覺,綜合貨運樞紐建設初見成效,初步歸納,至少有以下特點。

一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省級有關部門和申報城市建立了工作領導機制,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政策予以支持。城市或城市群按要求組織編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3年實施方案,政府與企業加強合作,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形成發展合力。例如,天津市陸續發布《天津市推進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條例》《天津市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和《天津市促進港產城高質量融合發展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天津港依托國家和省市政策支持,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集疏港車輛更新項目、智能協同調度平臺項目、智能化港口大型機械項目建設,港口物流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持續提升。

二是產業集群,物流集聚。各地促進物流業與制造、商貿等產業深度融合,以物流集聚,服務產業集群。例如,太原中鼎物流園吸引順豐、德邦等知名物流企業進駐,服務太重、太鋼等省內生產制造企業,為合成生物等轉型發展重大項目招商、落地并提供全程物流服務。長春圍繞汽車產業集群需要,2020 年,興隆鐵路口岸取得國際港口代碼(CNCCD)資質。2021 年,長春至天津實現全程海鐵聯運“一單制”。2023年,實現大連方向海鐵聯運航線“ 一單制”。有效提高了東北區域腹地進出口企業資金周轉效率,降低了供應鏈成本,為航運保險、金融供應鏈等服務業在吉林聚集創造了發展空間。  

三是多式聯運,能級提升。各地借助政策支持,大力發展鐵水聯運、空鐵聯運、陸空聯運和公鐵聯運,極大提升了多式聯運能級。鄭州高鐵物流中心與鄭州航空港站統一規劃、同步建設,通過地下綜合物流通道與高鐵站臺實現無縫銜接,貨運接駁車可在高鐵物流中心與所有 16個站臺間快速轉運。依托鄭州航空港空鐵雙樞紐優勢,開發空鐵聯運特色產品。河南省政府、鄭州航空港與國鐵集團通力合作航空集裝貨物整板轉運模式已在鄭州機場常態化運行。成都(青白江)國際鐵路港通過與省內、國內企業共同簽署合作協議,與國外政府部門、企業共建共營樞紐設施,集中協議成員單位國內國際運輸需求,依托搭建的一體化服務平臺及各方合作平臺,推動各方協作共贏、協同發展。

四是創新驅動,智慧賦能。例如天津、青島、寧波—舟山等港口積極推進無人碼頭、無人駕駛和無紙化作業,數字賦能成效顯著。綜合貨運樞紐普遍建立了物流信息服務平臺,通過平臺整合資源,實行一體化運作。武漢陽邏國際港集裝箱鐵水聯運二期項目實施“港站同場、運輸同場、關檢同場、信息同場”一體化運作。二期項目由武漢中遠海運港通過全港區覆蓋的 5G 網絡,實現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DCV)、鐵路和堆場軌道吊自動化遠程操控、火車車皮和集裝箱自動識別、火車自動定位、岸橋智能理貨、智能閘口等技術應用。深圳平湖南綜合物流樞紐項目應用 5G、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園區進行數字化管理,形成了物流園區建設運營信息化、數字智能化、服務平臺化、園區移動化的發展新模式。

五是區域經濟,重要支撐。綜合貨運樞紐圍繞當地經濟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組織開展物流與供應鏈服務,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義烏市鐵路口岸著力提升班列集貨能力,集聚浙江、上海、廣東等 15 省市貨源,發展“運貿一體化”。在杭州、金華、衢州等地布局“義新歐貿易窗口”,設立 7 家“義新歐”進口商品館直營店,形成了“以運帶貿、以貿促運”的良性發展格局。義新歐集團與中鐵歐洲公司、德鐵歐亞貨運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義烏“買全球、賣全球”,成為“世界超市”提供了有力支撐。臨沂圍繞專業市場,推進物流園區“鏈式化、智慧化、綠色化、國際化”轉型發展,市場主體超過130萬戶,近年商品銷售收入每年在5000億元以上。獲得“南有義烏、北有臨沂”的美譽。福州現代物流城堅持“先產后城、產城融合”,促進運輸鏈、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四鏈融合”,建設海鐵空公多種方式于一體的貨運綜合貨運樞紐。目前,已落地 17 個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 180 億元,包含民天、正祥、永輝等三大專業市場和京東、新希望、中國郵政等世界 500 強企業。

六是雙向互濟,內外聯動。沿海沿江沿邊綜合貨運樞紐,創新對外開放模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由連云港港口集團和哈鐵快運公司合資建立,目前,具有海關多式聯運監管中心、哈國出口糧食過境中國指定離境口岸等功能資質,享有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倉單質押、融資租賃等金融政策。基地聯合中遠海運集團收購哈國霍爾果斯無水港項目的 49%股權,加快場站間對接業務布局,促進東西雙向運輸對流均衡化。目前連云港中哈物流基地和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形成的“雙樞紐”已實現人員互派、信息互聯,班列線路覆蓋中西亞與歐洲,形成了深水大港、中歐班列、班輪航線、物流園區一體化聯動發展格局。廣州依托增城西站打造現代化公鐵聯運物流樞紐,有力支撐中國外貿“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出口,服務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當然,綜合貨運樞紐建設也存在對國家重大戰略支撐不夠,與產業融合發展不夠,重硬輕軟、一體化整合不夠,數字賦能、流程再造不夠,管理體制、機制順暢運行不夠等方面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提升綜合貨運樞紐能級,構建現代物流體系

個人理解,綜合貨運樞紐是綜合運輸離不開的節點設施,在物流各環節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而運輸、倉儲等八大功能有機結合,構成現代物流全部功能,也只是供應鏈的一部分。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共同支撐服務于現代化經濟體系。由此看來,綜合貨運樞紐,在整個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屬于基礎的基礎。提升發展能級,推動互聯互通,對于現代化經濟體系高質量發展,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基于以上認識,我提出以下“三合、四化”發展建議。

“三合”。即產業融合、物流聚合、多方聯合。說到底,物流是服務業,應以需求為基礎,產業為依托。離開了產業支撐,物流業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現代物流必須與制造、商貿、農業和金融等各類產業深度融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分析需求、集聚需求、整合需求、吸引需求、創造需求,是綜合貨運樞紐高質量發展的“必修課”。

現代物流提質增效降本,離不開資源的整合、聚合。快遞業為什么能夠快速發展,降低成本,關鍵在于物流聚合。規模化的需求,集約化的運作,是效率和速度提升、成本和費用下降的根本原因。什么是高質量發展,對于現代物流來說就是盡量裝滿車、填滿庫、快周轉。物流聚合,是綜合貨運樞紐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功”。

現代物流是復合型服務業。一體化運作、網絡化運營的基本模式,決定了必須多方聯合。再大的企業也不可能“單打獨斗”“一統天下”。綜合貨運樞紐要聯合上下游企業、多種運輸方式和國際物流網絡,聯合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及各利益相關方,更要聯合國家物流樞紐。目前,國家物流樞紐已確定125個建設單位,但也存在連通度不夠、合作性不強等問題。促進綜合貨運樞紐與國家物流樞紐合理分工,互聯互通,也是綜合貨運樞紐高質量發展的“加分項”。

“四化”。即:鏈式化、智慧化、國際化、綠色化。依托綜合貨運樞紐,整合需求鏈、運輸鏈、物流鏈、供應鏈、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我國企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堅持創新驅動,數字賦能,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對傳統園區、場站進行智慧化改造,助力現代物流提質增效降本。加快補齊國際綜合物流體系網絡短板,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物流規則標準制定,努力構建空天地海安全高效的國際綜合物流體系。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公轉鐵”“公轉水”“散改集”,推廣應用專業化多式聯運設備和跨方式快速換裝轉運的裝卸、分揀設施及標準化載運單元,鼓勵配備符合低碳目標的作業設施、新能源貨車和全貨運機型等,為環境友好型物流做出貢獻。

以上“三合、四化”,只是個人一孔之見,難免掛一漏萬,歡迎交流探討,批評指正。最后,獻上一首小詩,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祝綜合貨運樞紐如虎添翼,加快發展。

兩大部門真給力,三十城市都受益。

貨運樞紐加油干,建設物流新體系。

謝謝大家!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