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26 10:47:37 中國交通新聞網

區位優越、開放包容,陜西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開放門戶。從“車同軌”促進人員往來、絲綢之路構造起東西方交流重要通道,到如今“一帶一路”戰略改變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格局,人流、物流、信息流正加速在陜西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陜西便利大件運輸。
為打造內暢外聯運輸格局,服務陜西“三個經濟”發展,2019年以來,陜西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道路運輸各項工作推進有力,落實有效。截至今年11月底,陜西累計完成公路客運量5.4億人次,貨運量12.4億噸,全省道路運輸經濟運行平穩有序。
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 具備條件建制村百分百通客車
“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在陜西,廣大農村群眾人暢其行正逐漸成為現實。
白水通村客車翻山越嶺,服務“三農”。
記者從陜西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底,陜西省已通客車建制村16993個,新增通客車建制村556個,鄉鎮通班車率100%,建制村通客車率99.88%,具備條件建制村通客車率100%,提前完成交通運輸部下達全年新增通客車建制村300個的目標任務,提前實現“2020年年底前具備條件建制村全部通客車”的目標。
結合通村客運特點和農村群眾出行需求,陜西靈活采取定班定線、區域經營、循環運行、電話預約以及趕集班、學生班、周末班等經營模式,適當延伸城市公交線路,增加停靠站點,促進農村客運網絡和城市公交網絡合理銜接、有效融合。為確保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可持續”,陜西為6427輛通村客車爭取交強險補助1478萬元,出臺支持政策對建制村100%通客車且穩定運行的縣區進行為期2年的資金補助。
為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陜西加大公交都市創建力度,完成了西安公交都市創建驗收工作,推進寶雞按照公交都市創建任務加快建設進度,同時印發《陜西省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評出2018年度3A級及以上出租汽車企業22家,較上年新增8家,促進提升出租汽車服務質量。目前,陜西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達4A級標準,道路客運服務保障能力正不斷提升。
針對群眾多元化、個性化出行需求,陜西豐富客運服務方式,開通了西安至銅川、西安至渭南等4條省市際定制客運班線,并持續發展長途客運接駁運輸。目前全省共開通51條接駁線路,投入車輛74輛,為群眾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運輸服務。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提升道路客運服務質量的重要支撐。今年,陜西建成銅川汽車貨運站等7個三級以上汽車客貨運站,開工丹鳳汽車客運站等7個汽車站場項目,開工大荔下寨運輸服務站等11個鄉鎮運輸服務站;通過明確標準、統籌計劃、自查自評、加強監督等方式,陜西指導創建了2家四星級客運站和1家五星級客運站。
發展網絡貨運 推動道路貨運轉型升級
68家省級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對接省級監測平臺并完成聯調聯控,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整合社會車輛6.1萬余輛,累計完成運單數超47萬單,完成貨運量1294.3萬噸,運輸費用總額11.5億元……3年來,陜西穩定有效推進無車承運部級試點工作,促進貨運行業資源整合、提升運輸組織效率,帶動全省貨運行業轉型升級。
今年9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陜西在積極培育無車承運人、做好銅川新增無車承運人試點申報和評審的同時,發布《關于做好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管理工作的通知》,做好道路運政系統和省級監測平臺的升級對接,大力發展網絡貨運。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道路貨運支撐經濟發展、服務百姓民生。為切實降低道路貨運經營者時間與經營成本,辦好網上年審民生實事,陜西完成了省級道路運政系統與網上便民運政系統的技術開發和聯網調試,開發電子印章,于10月31日起正式開展道路普貨車輛全國網上年審,車主不必返回車籍地便可完成年審,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讓貨車車主“最多跑一次”,陜西全省檢驗檢測機構在今年4月統一實施“三檢合一”,實行一次上線、一次檢驗、一次收費、結果互認。貨車車主進行一次檢測,便可拿到安全技術檢驗報告、綜合性能檢驗報告以及環保定期檢驗報告,避免重復檢測與付費。其中,28家檢驗檢測機構安裝并使用自助年審一體機。截至目前,陜西道路運政系統已向部級系統推送檢測數據15.8萬條,包括外省車輛異地檢測數據4732條。
道路貨運健康持續發展,安全是首要前提。陜西一直把強化道路貨運源頭治超放在重要位置。今年,陜西完成了省級運政治超平臺與省級路政執法系統對接,形成路面執法與源頭治超業務協同的完整閉環,同時建成西部六省區聯網治超服務系統、運政治超App、源頭治超可視化數據分析系統,強化源頭治超工作動態監管,提升科技治超監管水平和效率。
截至今年11月底,陜西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共接收公路管理機構移交執法案件2.8萬余起,反饋公路管理機構處理2.4萬余起,反饋率達86.75%。全省共有115家一、二類源頭裝載企業安裝遠程監控設備(含在建),有效監管率達97%。
規范駕培行業發展 推廣應用維修電子健康檔案
今年8月,陜西正式啟動道路普通貨運駕駛員免費繼續教育平臺,全面開展道路貨運駕駛員免費網絡繼續教育工作。駕駛員在該平臺完成繼續教育學習后,可持從業資格證、身份證就近在所屬轄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業務窗口辦理繼續教育審核。
規范駕培管理。
“以前普通貨運駕駛員資格證審核需要到指定的地點參加繼續教育,費時又花錢。現在下載陜西普通貨運駕駛員繼續教育App,用手機就可參加網上繼續教育,不僅學習時間可以自己決定,而且免費!”平臺得到不少從業人員的好評。
陜西還起草制定了《機動車駕駛培訓教練員管理辦法》《低速汽車和摩托車駕駛員培訓機構資格條件和教練場技術要求》,規范駕培行業發展,提升駕培服務水平。
為提升汽車維修服務質量,陜西積極推進維修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的通知》《關于在道路運輸領域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的通知》等4份文件,大力推廣應用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目前,陜西13個地市已實現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全覆蓋,一、二類企業覆蓋率達98.9%,注冊企業3363家,累計為297萬余輛汽車建立“健康檔案”。
為在機動車維修領域打贏“藍天保衛戰”,陜西在推廣應用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時,大力實施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與維護(I/M)制度,實現省級生態環保部門與交通運輸行業車輛尾氣檢測與治理機構數據對接。目前全省共有M站209家。此外,陜西落實《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截至10月底,全省已累計淘汰國Ⅲ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9.12萬輛,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加快信息化建設 夯實安全生產責任
持續發揮“兩客一危”重點營運車輛監控平臺、第三方安全監測平臺作用,加強車輛違規情況分析研判,督促違規車輛嚴肅整改……今年以來,陜西重點強化“兩客一危”車輛動態監管,有效保障了全省2.7萬余輛“兩客一危”車輛安全運行。截至12月4日,陜西已完成2.4萬余輛“兩客一危”車輛車載集成終端換裝,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換裝工作。
為維護行業安全穩定,結合汽車客運站人證核驗系統建設,陜西積極做好系統數據交換、設施設備安裝調試,下一步將對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實現34家客運站站務系統與人證核驗系統數據交互。目前,陜西二級以上客運站已全部實行實名制管理,實現實名制管理的市際及以上班線共1113條。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陜西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共售票超過648萬張。
以全力構建“互聯網+”高效物流體系為目標,構建起物流信息互聯共享體系,陜西完成了交通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政務平臺等保備案及商務平臺建設。其中,政務平臺已完成系統等保和復合性檢測,正在進行平臺終驗;商務平臺于12月5日發布上線進行試運行,一期業務主要提供運力、金融、倉儲、商城以及應用軟件服務。平臺已與大型物流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多家物流企業實地溝通并明確合作方向。
借助互聯網手段加強行業監管,陜西建成了省級網約車監管平臺、道路運輸移動稽查管理信息系統等5個平臺系統。目前寶雞、漢中等地市已開始使用網約車監管系統進行網約車經營者、車輛及駕駛員的證件核發,共許可網約車經營者13家,網約車發證298輛,駕駛員發證162人。道路運輸移動稽查管理信息系統的移動稽查執法子系統、移動稽查綜合查詢App、移動稽查可視化分析子系統均已完成開發,行政執法規范化、科技化、準確化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多個系統平臺的開發使加強行業數據歸集變得十分重要。今年陜西共完成11個道路運輸業務系統數據的物理集中,其中7個系統的數據實時同步已完成,可視化統計大屏系統達到17個,建成數據服務平臺1.0版本,并初步對整體道路運輸數據進行清洗,形成數據清洗質量報告,道路運輸信息化系統數據質量和應用能力不斷提升。
□ 展望2020
1.提升客運服務能力。深入推進建制村通客車工作,力爭2020年年底實現陜西省建制村全部通客車;做好汽車客運站星級創建,客運企業、出租汽車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和新能源公交車核查,進一步提升道路客運服務保障能力。
2.推進貨運物流降本增效。落實普通貨運車輛全國異地年審相關政策,完善陜西省危險貨物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辦法;加強道路貨運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做好網絡貨運企業線上服務能力認定;推動交通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推廣應用,推進危運電子運單監管;創新貨物裝載源頭治理工作方式,做好與陜西省治超聯網系統信息資源融合。
3.提升駕培維修行業服務質量。加強駕培數據庫信息管理系統、駕駛員繼續教育監管等系統建設和運用,做好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考試考核員和師資人員培訓考核;做好《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2019年第20號令)貫徹實施,落實I/M制度;發揮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作用,實現維修企業質量信譽在線考核,加強營運車輛維修數據監督。
4.做好道路運輸站場項目建設和統計規劃。持續推進綜合樞紐項目建設,加快推動等級客貨運輸站場項目;加強道路運輸經濟運行分析,做好“一套表”聯網直報和2019年貨物運輸量專項調查后續工作。
5.加快行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道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升級改造,切實做好互聯網道路運輸便民服務系統建設,2020年年底前實現駕駛員誠信(信譽)考核、普通貨運年審等16項服務功能;做好客運聯網售票、“兩客一危”重點營運車輛等數據交換共享工作。
6.深化掃黑除惡和安全保障工作。持續開展行業掃黑除惡相關工作;加強“兩客一危”車輛動態監管,推進陜西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服務系統應用,強化行業安全監管服務能力建設。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