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13 09:25:26 中國民航網
關注中物聯
4月11日凌晨,首都航空JD113航班承載著防疫物資由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起飛,將于當地時間4月11日08:30飛抵葡萄牙。這是首都航空首架由客機執飛的“客艙+腹艙”貨運包機,共載有近20噸醫療物資,用于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自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各國大量客運航班消減,導致原有客機腹艙運力急劇下降,為緩解運輸壓力,民航界正積極探索“客改貨”航班運輸模式。在3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既著力保通保運保供、支撐國內經濟,又推動增強中國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首都航空積極響應,靈活調整運營策略和調動飛機運力,于3月底正式推出“定制國內國際貨運包機業務”——借助首都航空國際航線網絡優勢,實現中國與北美、歐洲、澳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便捷、高效運輸,并提供A321、A320、A319業載10噸的窄體機及A330業載45噸的寬體機等多種機型。執行此次貨運包機任務的是首都航空客機A330-300,不僅通過客機腹艙裝載,更充分利用了客艙空間,將部分貨物放置于座椅下方及行李架上。
據悉,3月30日首都航空貨運中心接到葡萄牙當地華人的貨運包機緊急運輸申請,得知當地急需醫療物資用于民眾在疫情期間的日常防護。秉承“抗疫先行”的原則,首都航空迅速響應,各業務單元高效協同,從需求方發出申請到運行測算、發布論證、運力安排、境內外航權時刻申請、境外飛越申請及運行審定報批,每個環節逐一突破,前期籌備時間僅用一周。此批近40噸防疫醫療物資計劃于4月11日及4月17日兩次航班運輸。
據首都航空市場部介紹,利用客艙運輸貨物是貨運業務在此特殊時期的一次積極嘗試,特別是首都航空除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主運營基地外,在全國也擁有海口、杭州、西安、麗江、青島、南京、廣州、沈陽、重慶9個過夜基地及三亞分公司,在保障來自全國范圍的物資運輸需求時能夠第一時間響應、高度配合,對提升貨運效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也是首都航空“客艙+腹艙”貨運包機優勢之一。此次抗疫物資運輸國內出港便是由首都航空杭州基地通力配合完成。據了解,此次包機的起飛時刻定在凌晨,貨物量共涉及1000余件,加之對于航司和機場等各方面保障單位均為首次嘗試“客改貨”運輸模式,整體保障難度較高,尤其是貨物固定及人工搬運工作。杭州基地一方面積極與杭州機場、杭州邊防檢查站、機場海關、海航貨運杭州貨運處溝通協調,同時針對貨物裝機效率和固定方式反復展開測試。起飛當日,基地一線全員與機場地服公司共同參與保障,提前10小時開始裝機工作,最終在多方努力下,航班準時出港,順利完成任務。
截至2020年2月,北京首都航空擁有飛機84架,前后共開通航線400余條,目前運營航線156條,其中國內航線141條,國際航線15條。分布廣泛的航線網絡是貨運包機服務的堅實后盾,除了抗疫物資外,首都航空“客艙+腹艙”貨運包機業務也將全面承接日用品、食品、醫療用品等不同類別的貨物運輸,為暢通物流渠道、穩定國內國際供應鏈、方便企業開展貿易往來,滿足社會生產生活需要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