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29 11:37:14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3月23日,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超大重型貨船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蘇伊士運河航運被迫暫停。這一“堵”,不僅卡住了國際海運的一個咽喉要道,也刺痛了世界經濟的敏感神經。
眾所周知,位于歐、亞、非三洲交界地帶的蘇伊士運河是全球最繁忙的海運通道之一。據業界人士估算,此次堵塞給國際貿易帶來的損失約為每小時4億美元。目前,“堵”在蘇伊士運河的貨船已經多達300多艘。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貨船可選擇原地等待或繞行好望角。目前,暫時沒有貨船選擇繞道,因為繞行好望角意味著從亞洲到歐洲的航程增加約兩周時間。
此次蘇伊士運河停航,最受打擊的是國際貿易。安聯研究報告顯示,蘇伊士運河每中斷一周,全球貿易增長就可能減少0.2個至0.4個百分點。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疫情影響的國際貿易開始緩慢復蘇,但仍有很強的脆弱性。其中,供應鏈是較為突出的問題。此次蘇伊士運河堵塞讓全球供應鏈問題更加凸顯。
全球供應鏈受阻,讓剛剛看到復蘇曙光的全球制造業再次遭遇重擊。年初以來,受疫情嚴重沖擊的全球制造業開始復蘇,但仍面臨供應鏈恢復不足、運輸成本較高、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多數生產商沒有預先儲備大量生產物資。如果蘇伊士運河遲遲不能復航,那么供應鏈受阻將加劇原材料短缺問題,推高生產成本,導致交付延遲,甚至是生產中斷,制約制造業復蘇。
蘇伊士運河堵塞,讓原本就舉步維艱的國際航運業雪上加霜。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國際貿易復蘇影響,國際航運需求大幅提升,甚至出現集裝箱一“箱”難求的“火爆”局面,運費大幅上漲。此時,國際航運主要通道蘇伊士運河堵塞,將使國際航運業進一步承壓,加劇集裝箱短缺局面,可能導致海運價格尤其是歐亞間航線價格暴漲,進一步加大國際貿易和全球供應鏈的成本。
一艘巨輪擱淺,引發國際擔憂,一方面凸顯了蘇伊士運河和國際海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世界經濟復蘇的脆弱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在2020年遭遇重創。盡管國際機構普遍預測世界經濟將在今年迎來復蘇,但無論是國際貿易還是制造業的復蘇,都還不穩固,任何的不確定因素和突發事件都將對復蘇進程產生影響。
短期看,此次擱淺事故還不會對國際貿易和全球產業鏈的格局產生影響。一旦救援成功,運河恢復通行,其帶來的供應短缺、交付延遲、運費升高等問題,將很快迎刃而解。但是,如果運河堵塞超過兩周,甚至是更長時間,那么將對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帶來嚴重打擊。
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繼續。負責救援的打撈公司表示,如果一切就緒,擱淺巨輪最快能在下周開始脫困。此次事故也讓國際貿易和全球供應鏈上的各環節更加警惕,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無論是運輸方式還是供應渠道,都需要更加多元化,有備無患,以減少突發情況帶來的損失。(郭 言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