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11 16:12:34 經濟日報
關注中物聯
阿根廷媒體最近報道稱,中國調整進出口關稅的舉措,讓阿根廷乳制品、海產品、甜玉米和香菜籽等商品大為受益。該報道的背景是,自2024年1月1日起,中國對1010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并對部分產品實施零關稅,其中涉及143項阿根廷農工產品的關稅。
從當前的國際環境來看,中國減降關稅的決定頗為不易。關稅總水平是一個國家開放程度的重要體現。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不斷降低關稅,擴大進口。近年來,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個別國家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大搞技術封鎖,抬高貿易壁壘,沖擊多邊貿易體系,國際貿易環境越來越嚴峻。面對重重挑戰,中國繼續減降關稅,擴大市場開放水平,關稅總水平從2001年的15.3%降至2023年的7.3%,表明了支持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堅定立場,也展現了一個世界大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定力。
中國減降關稅的舉措,讓國際社會能夠更好地分享中國市場機遇。各國商品加速進入中國市場,走進尋常百姓家。
以阿根廷為例,受減降關稅等貿易利好政策推動,中阿雙邊貿易額近年來面對新冠疫情沖擊逆勢上揚,2023年已經達到約255億美元。目前,中國是阿根廷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市場。在阿根廷經濟遭遇困境的情況下,中阿貿易穩健發展,給阿根廷經濟提供了巨大助力。因此,阿根廷媒體對中國最新的關稅調整舉措充滿期待并加大報道,也就不足為怪了。
一些最不發達國家,在中國有針對性的減降關稅舉措幫助下,也受益頗多。為支持和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加快發展,2021年,中國宣布進一步擴大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輸華零關稅待遇的產品范圍,對原產于最不發達國家的98%稅目產品適用稅率為零的特惠稅率。2024年繼續對與我國建交并完成換文手續的最不發達國家實施特惠稅率。相關舉措帶來的市場機遇對最不發達國家來說彌足珍貴,是“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的生動注腳,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調整關稅在惠及國際社會的同時,也讓國內經濟和百姓生活充分受益。例如,在近幾年的關稅調整中,醫藥一直是降稅的重點領域,不少抗癌藥、罕見病藥及相關原料的進口關稅已降至零,有效提升了廣大患者的用藥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對一些關鍵礦產原材料進行減降關稅,幫助國內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相關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
中國開放,世界共贏,體現于此。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