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11 10:20:47 現代物流報

文 / 現代物流報記者 何文忠
“新快遞法實施一周年,快遞小哥感嘆‘派件壓力和服務質量’”難平衡;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的提高,業主也有著‘居住環境與管理松懈’的意難平。”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寄遞事業部勝利橋普郵營業部攬投員趙明枝在接受現代物流報獨家采訪時談到。
作為郵政系統基層工作人員,趙明枝對居民小區物業管理與快遞小哥之間的訴求矛盾感觸頗深。
城市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外賣小哥、快遞小哥、即時配送小哥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爭分奪秒地為人們送去各種生活所需物品。然而,小哥們在與物業打交道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難題,其中“進門難”問題尤為突出。
“門難進”遇上“時效嚴”
《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新修訂版明確要求快遞企業未經用戶同意不得代為確認收貨、不得擅自將快件投遞到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末端設施。
不送貨上門,可能面臨被投訴的風險,快遞員表示,投訴可能就會面臨罰款的危險。而在一些高端小區,外來人員進入小區需要登記等手續,這些流程可能導致具有時效性的物品不能及時配送,快遞外賣人員就可能面臨消費者的不滿,甚至差評、扣費、退單等。
而物業管理人員為了給業主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加強物業安保管理。部分小區出于對業主財產安全等方面考慮,小區門、樓道門、電梯門均需刷卡或刷臉才能使用,為了業主的人身安全,有些小區不允許小哥的機動車、電動自行車進入小區,只能步行進入。
為了讓快遞盡快送到業主手里,尤其是配送鮮花和蛋糕等具備一定時效性的物品時,快遞員為了“送貨上門”而不得不想辦法進入小區,與物業管理人員“斗智斗勇”。物業管理人員與快遞小哥的矛盾變得越來越突出。
2024年11月28日,四川成都市某小區物業人員因停車問題與外賣員發生口角,進而引發群毆事件,造成一名物業人員和兩名外賣員受傷。
同年8月12日,某平臺一外賣騎手在浙江杭州市西溪世紀中心園區送外賣過程中將欄桿踩歪,被園區保安攔下,該外賣員因擔心影響其他訂單派送遂下跪,后引發現場人員聚集。
近年來,因為進門配送投遞問題,形成的群體性、輿論性事件屢見不鮮。
平衡“有序”和“便利”
不僅外賣小哥上門難,快遞小哥上門投遞快件、郵政小哥上門投遞報紙也面臨諸多困難。對于業主來說,既希望小哥能夠準時、便捷地配送物品,又不希望其損壞、影響小區的設施和環境,其中的平衡難以把控。
“善待這些‘趕時間’的小哥,積極解決‘進門難’問題,是現實需求,也是城市文化應有的包容理解和人文關懷,更是政府部門應當積極規劃、引導和履職的責任所在。”趙明枝向現代物流報記者表示。
此次全國兩會期間,趙明枝帶來《關于優化居民小區物業管理解決末端配送“進門難”的相關建議》。建議提出: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對小區門衛業務用房的面積、戶型等作出規定,便于物業公司設置物品暫存區,在妥善協商、業主能夠接受的情況下,用于快件、報紙、蛋糕、鮮花等一般時效物品的存放。
二是明晰物業責任。通過出臺或完善相關規定,明確物業有義務為有需要的小哥辦理通用門卡、刷臉登記、車牌登記等,為入戶投遞外賣等高時效物品提供方便。對故意刁難、脅迫、為難一線小哥,借機斂財、違規收費等行為予以處罰。
三是綜合引導施策。鼓勵各地開展試點,收集匯總典型經驗,積極推廣普及先行先試地區的有益做法,多措并舉解決末端最后一百米問題。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