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17 12:47:18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應急物流專業委員會

復盤思考 迎接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物流啟示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應急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徐 東
20多天來,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確診人數已連續10天下降,湖北省內“應收盡收”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正處于膠著對壘狀態,后續疫情發展趨勢尚不能完全把控。物流保障作為疫情防控、保民生活、穩定社會的重要支撐,仍將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運行壓力。因此,應及時復盤此次疫情防控應急物流保障情況,反思汲取經驗教訓,結合以往突發事件應對實踐,調整優化后續物流保障方案。
一要強化落實“全國一盤棋”要求。應急物流往往是跨地區、甚至跨國界的特殊物流活動,應急物流的有效組織涉及多級、多地區、多個管理部門,同時,應急物流不僅要保障救治確診患者和疫情防控的需要,還要保障社會生活物資的供給。因此,若不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指出的“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的要求,應急物流將寸步難行。然而,由于部門“條塊分割”、地區“保護主義”,防控“一刀切”、保障“不平衡”的問題依舊存在。自1月30日以來,國務院辦公廳、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安部多次發文,三令五申公路交通保通保暢、方便應急運輸車輛通行證辦理、應急運輸保障人員不實行隔離等,但截止到2月12日,仍有至少13個省市不同程度存在違規設卡設障、隔離人員、關停物流場地等問題。因此,應發揮紀檢監察和專項巡視等作用,確保各級政府落實“全國一盤棋”要求。
二要強化系統籌劃、供應鏈管理。應急物資保障涉及物資的生產、籌措、儲備、運輸、中轉、分發、配送等多個環節,同時,應急物資的生產、應急物流的組織還受制于上下游企業復工和產能的恢復、提升,因此,要著眼全系統、全流程、全鏈條的設計和組織。然而,此次疫情防控尤其是在前期,物資保障混亂、不及時不準確的問題突出。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應急物流的理念,缺乏系統籌劃、供應鏈管理,仍然處于傳統的環節割裂、各自為政的物資保障階段。通過一線新聞報道我們了解到,大家時而為尋找生產廠家、貨源而東奔西跑,時而為找不到運輸企業、力量而發愁、著急;時而是紅會倉庫物資堆積如山不能及時分發而備受質疑,時而是物資被卡在“最后一公里”不能精準配送。這些問題的存在,充分說明物資沒有順暢的“流”起來。沒能做到“有物可流”和“物暢其流”。因此,應高度重視應急物資保障的重要性和科學性,把它上升到“應急物流”的層面,著眼應急情況下物資的有效、快速、精準保障,運用系統思想,合理規劃物資保障全環節,打通各環節的壁壘,實現物資保障全鏈條一體化組織運作。
為能盡快落實“兩個強化”,為后續疫情防控提供堅實的物資保障支撐,同時,以此次疫情防控為契機,彌補應急物流建設短板,推動和完善應急物流體系和能力建設,據此,系統分析原因,并針對性提出以下建議:
造成目前應急物流保障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歸納為“六缺”:一缺主管部門。因此造成應急物流缺乏頂層設計、缺乏統籌建設、缺乏急時統一調度,也缺乏官方持續宣傳。二缺相對準確的需求。一方面,在平時建設時,應急物流需求不明確,而且由于“前、后方”脫節,在制定防災救災相關預案時并未與應急物流預案同步;另一方面,在急時調度中,物資需求不能及時、準確提出,無法權威發布和核準,對于需求變化和保障動態也不能實時掌握,無法避免需求重復申請和保障不平衡。三是缺完善的法規標準。從而使應急物流在體制機制、指揮流程、單位協同、職責分工、動員補償、第三方評估等方面無法可依,也使得軍、地,政、企在力量與資源融合上缺少可操作的標準支撐。四是缺統一的信息平臺。盡管目前各系統、各部門、各企業、各類別的信息平臺很多,但缺乏統一的可用于應急物流指揮調度,且能實時呈現物資需求信息、物流資源信息、通道及環境信息的平臺。五是缺專業化應急隊伍。首先,缺專業化的政府管理隊伍,目前政府中真正懂應急管理的人不多,了解應急物流的人更少,而且以往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大多沒有得到很好地傳承;其次,缺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專家顧問隊伍;第三,缺專業化的物流企業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平時沒有建立一支政府或行業認可,急時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物流企業和志愿者隊伍,而是急時臨時調度,其效率、保障水平、可靠性大打折扣。六缺常態化培訓演練。一方面缺乏針對上述隊伍的專業化、系統性、常態化的培訓;另一方面沒有實質性開展軍民融合、實戰化、常態化演練。
基于以上問題及保障需求,就應急物流建設與發展提出四條主要對策建議:一是理順體制機制。明確主管或牽頭部門,統一組織指揮;完善相關法規標準,規范指揮流程、職責分工、力量融合、動員補償、第三方評估等工作;建立健全多部門協同(聯席會議)、需求對接更新、軍民融合保障、社會力量動員及補償、常態化演練及考核評估等機制;完善應急物流預案,及時總結汲取此次疫情防控經驗教訓。二是建設統一信息平臺。利用和整合現有平臺,建設統一的應急物流信息平臺;并依托行業組織或企事業單位對平臺開展常態化運維。三是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牽頭制訂行業標準,協助政府制定相關行業政策;授權建立應急物流企業專業化隊伍;開展應急物流行業培訓認證;授權開展應急物流保障第三方評估等。四是加強教學、科研和社會宣傳。依托軍地院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建立應急物流研究機構,開展應急物流專業學歷教育和專業化隊伍的任職培訓和演練;加大應急物流領域國家課題立項扶持;開展有計劃、常態化應急物流宣傳,改變目前只有災害、疫情來臨時才關注應急物流的尷尬局面。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