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關于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各位代表:受國務院委托,現將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 2020-06-01 14:45:05
-
歡迎大家參加交通運輸部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考慮到疫情防控需要,這個月的發布會我們繼續通過網絡在線舉行。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交通運輸部網站 2020-06-01 09:34:08
-
李克強以視頻連線形式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一定要穩住當前經濟穩定前行 也要避免起重腳揚起塵土迷了后人的路
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以視頻連線形式回答位于梅地亞新聞中心分會場的中外記者提問。李克強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史上罕見的嚴重沖擊,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不可能置身之外。我們一定要穩住當前的經濟,穩定前行,但也要避免起重腳,揚起塵土迷了后人的路。
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0-05-29 09:10:27
-
中國稅務學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評估報告》
近日,中國稅務學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評估報告》。《評估報告》顯示,2019年實施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年累計減稅降費2.3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2.39%;各類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普遍較高,特別是有效降低了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有力拉動了消費、投資、就業增長。
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 2020-05-28 14:44:06
-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今天發布了2020年1-4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 2020年1-4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稱國有企業)主要效益指標同比下降,但營業總收入等指標較1-3月降幅收窄,國有企業經濟運行仍處于恢復階段。
人民網 2020-05-28 10:41:12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兩會”期間就金融保市場主體等答記者問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兩會”期間就金融保市場主體等問題接受《金融時報》《中國金融》記者采訪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和中國經濟都產生了較大沖擊,一季度中國GDP同比下降6.8%。您怎么看當前國際和國內的經濟形勢?易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戰以來全球最嚴重的一次大流行病,已經影響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人數超過540萬,并仍在擴散。
人民銀行網站 2020-05-27 14:29:41
-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李延霞)記者從中國銀保監會獲悉,銀保監會近日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規范信貸融資各環節收費與管理,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
新華社 2020-05-27 09:17:00
-
央行:金融機構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較2018年初已降低5.2個百分點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姚均芳)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表示,5月15日,金融機構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9.4%,較2018年初已降低5.2個百分點。據人民銀行統計,2018年以來12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共釋放長期資金約8萬億元。其中,2018年4次降準釋放資金3.65萬億元,2019年5次降準釋放資金2.7萬億元,2020年初至5月3次降準釋放資金1.75萬億元。
新華社 2020-05-26 16:29:54
-
報告:2019年中國深化增值稅改革拉動經濟增長0.362個百分點
2019年4月1日起中國深化增值稅改革,降低制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22日發布的《中國深化增值稅改革實施效應2019年度分析報告》(下稱報告)表示,深化增值稅改革去年累計帶動經濟增長0.362個百分點。
中國新聞社 2020-05-26 10:39:24
-
“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說,今年要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新華社 2020-05-26 10:38:41
-
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著力九方面穩經濟保民生 資金跟著項目走 實施好一批重大交通工程
5月22日,記者從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中獲悉,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將著力做好九方面工作,其中六方面的多項工作直接涉及交通運輸。
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0-05-25 11:31:31
-
國務院新聞辦就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奮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介紹扎實做好“六穩”“六?!惫ぷ鳎瑠^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網鄭亮攝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中國政府網 2020-05-25 09:37:01
-
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中國政府網 2020-05-22 14:59:05
-
國務院5月19日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的落實情況,38項量化指標任務全部完成,減稅降費2.3萬億元超預期,多項民生指標超額達標。專家認為,這一“對賬單”彰顯2019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來之不易的成績,也為2020年經濟社會穩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經濟參考報 2020-05-20 14:53:00
-
1-4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5%,其中3月份和4月份增速分別反彈至8.9%和10.5%,它的增速快于整體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
第一財經 2020-05-20 11:57:54
-
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談2020年1-4月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情況
2020年1-4月,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3743.9億元人民幣(幣種下同),同比下降6%,執行額2476.5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2309.7億元,同比下降10.3%,執行額1491.7億元,同比增長10.4%(以美元計算,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545.8億美元,同比下降8.6%,執行額361.7億美元,同比增長8.9%,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335.
商務部網站 2020-05-20 11:55:31
-
商務部裁定:決定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9日訊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020年5月18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14號和第15號公告,公布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的最終裁定,裁定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存在傾銷和補貼,國內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和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決定自2020年5月19日起對上述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反傾銷稅率為73.6%,反補貼稅率為6.9%,征收期限為5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05-19 16:15:32
-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擘畫,按照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時代潮流,順應社會期待。
人民日報 2020-05-19 14:24:25
-
2019年,我國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全年減稅降費超過2.3萬億元,占GDP的比重超過2%。全方位減稅降費使企業輕裝上陣,更好應對經濟下行與市場競爭壓力。今年,我國將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通過制度性安排與階段性政策并舉,重點減輕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與困難行業企業稅費負擔——
經濟日報 2020-05-19 09:21:44
-
5月18日,財政部發布統計顯示,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149億元,同比下降15%,降幅比3月份收窄11.1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下降17.3%,降幅比3月份收窄14.9個百分點,國內增值稅、進口環節稅收、企業所得稅等主體稅種收入降幅均明顯收窄,反映了復工復產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經濟社會秩序逐步恢復的良好態勢。
經濟日報 2020-05-19 09:20:18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