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08 17:03:17 經濟日報

隨著境外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冷鏈環節受污染風險加大,截至9月7日,海關總署已對發生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19個國家的56家冷鏈食品企業采取了暫停進口措施。
9月8日,2020肉類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召開。海關總署相關司局負責人在會上表示,海關總署堅持關口前移,采取與出口國家(地區)溝通磋商、對輸華食品企業遠程視頻檢查、對發生疫情企業動態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強化源頭管控,保障進口冷鏈食品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海關總署致函涉及輸華冷鏈食品的105個國家(地區)的主管部門,并與有條件的國家(地區)主管部門舉行視頻會議,請其按照相關規范,實施有效監管;指導督促輸華食品企業落實各項措施,加強員工防護,從源頭上防止新冠病毒污染食品和包裝。
為確保源頭管控措施落實,海關總署加強督促檢查,通過視頻檢查系統對境外主管部門和企業落實各項措施情況、食品管理體系運行情況進行遠程抽查。截至9月7日,已累計抽查30個國家(地區)的76家肉類、水產品、乳制品、冷凍水果企業。抽查情況看,出口國家(地區)主管部門和企業積極履行承諾,加強源頭管控,嚴防污染風險。
針對一些國家(地區)部分輸華冷鏈食品生產企業發生聚集性感染事件等情況,海關總署密切跟蹤境外冷鏈食品企業疫情情況,及時采取風險防范措施。截至9月7日,海關總署對發生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19個國家的56家冷鏈食品企業采取了暫停進口措施。
全國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新冠病毒風險監測,截至9月7日,共抽樣檢測樣本50多萬個,覆蓋產品樣本、內外包裝樣本、集裝箱內壁等樣本。除7月3日大連海關和廈門海關從來自厄瓜多爾3家企業1個集裝箱內壁樣本、5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其他樣本均為陰性。
海關總署表示,中國海關將繼續加強與出口國家(地區)主管部門合作,加強源頭管控,嚴防進口包括肉類在內的冷鏈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過程中受到新冠病毒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加強口岸風險監測,保障進口食品安全。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已批準從38個國家(地區)2020家企業進口豬、牛、羊、禽、鹿、馬、驢肉等7種肉類產品。2019年,我國進口肉類總量達617.82萬噸。今年前8個月進口658萬噸,已超過去年全年進口量。
據了解,2019年以來,根據國際動物疫情狀態,海關總署暫停了波蘭禽肉、匈牙利禽肉、愛爾蘭牛肉和哈薩克斯坦羊肉對華出口,對60家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的企業采取了取消或暫停注冊資格等措施,并對169批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的肉類實施了退運或銷毀處理措施。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