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允許快遞員進小區落實情況如何?

發布時間:2020-04-17 10:20:26 中國交通新聞網

4月12日,北京,勝古家園小區。五顏六色的快遞車排成長龍,在小區門口延伸了近20米。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廣大居民積極響應“少出門、不聚集”的號召,宅在家中。網購成為不少人購買生活物資的主要渠道。根據國家郵政局日前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郵政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25.3億件,同比增長3.2%,其中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100.2億件,同比增長5.5%。疫情之下,郵政快遞業堅持服務居民日常寄遞需求,展現出了良好的服務能力和承壓能力,郵政快遞業也承擔起了打通“主動脈”、暢通“微循環”的重要任務。而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緩解,之前不允許快遞員進入社區投遞的要求也開始逐步放開。

日前,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完善物流快遞業相關防控措施,允許快遞人員進入社區(村)配送。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在北京,仍有不少快遞員不能進入小區投遞。

快遞員訴苦 耗時、丟件、辦證難

北京勝古家園小區所處的這條街道較為狹窄,由于擔心大量快遞鋪散在地上會阻礙交通,快遞員們甚至無法“擺地攤”,每當居民取快遞時,他們只能回身鉆進快遞車內,仔細尋找包裹,平均每人取件時間在2分鐘左右。在這條快遞車“長龍”前,快遞員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無奈。

“每個小區門口我基本都要等待2小時左右,直到把這個小區的包裹盡量送完。每天這么送下來,工作時間延長了2個多小時。”圓通快遞員王東(化名)表示,也有的快遞員只在小區門口等待1小時左右,等到晚些時候再回到這里重新配送。不光是工作時間延長,日均送件量也由于投遞效率低下而略微減少,這直接影響了快遞員的個人收入。“我覺得折回來比較麻煩,就多等一會兒吧,能送多少是多少。”王東從快遞車里鉆出,轉身把包裹交給居民。

在小區門口,記者看到有供快遞員放置包裹的貨架,但上面擺放的快遞卻寥寥無幾。王東苦笑著解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包裹量上漲,單自己一車貨物就可以擺滿整個貨架,這兩個三層貨架無法滿足如此多的貨物放置需求。一旁的中通快遞員王順(化名)也湊了過來:“說句實話,誰敢放在那上面啊,您問問我們這一排人,誰沒在貨架上丟過件?”

一圈問下來,小區門口的6位快遞小哥,每人都至少丟過一次件,最多的甚至丟過3次。由于該小區門口沒有監控攝像頭,社區工作人員也忙于疫情防控工作,無暇看管包裹,所以放在貨架上的包裹就成了“無主之物”。而一旦丟件,客戶的態度就成了事件解決的唯一標準。“遇到好說話的客戶,就不用我們對包裹進行賠付,或者只讓我們賠一半。有些客戶就不太好說話了,如果我們不自掏腰包全額賠款,他們就要投訴,久而久之就沒人再把貨物放在貨架上了。”王順坦言。

隨著《意見》出臺,北京的一些小區也在逐步落實讓快遞員進小區投遞的具體措施,但快遞員卻表示實際操作起來有些困難。在國典華園小區門口,清楚張貼著“快遞、外賣人員可帶相關材料辦理小區出入證”的字樣,但小區門口仍有不少快遞員等待客戶下樓取件。百世匯通快遞員老于告訴記者,辦理小區出入證需要提供單位公章、個人信息證件等不少材料,還要去現場照相,程序相當繁瑣。“我們還要工作呀,哪兒有那么多時間去辦證,挨個小區辦證的時間比我在門口等人的時間都長。”老于忙得滿頭大汗。

日前,物流快遞信息服務商“快遞100”曾聯合新華社對平臺上超10萬名快遞員發起了《快遞員復工防疫問卷調研》。數據顯示,59.4%的快遞員認為現在快遞仍未恢復正常水平,而“不讓快遞員進入小區攬件派件”是目前影響快遞員工作的首要因素。

消費者意見不一 仍盼望改進具體措施

不少消費者對目前快遞員進小區難的現狀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在隨機街采中,絕大多數市民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區仍不允許快遞員進入,自己只能下樓取件。在北京富仁名苑小區附近,市民李女士表示,隨著疫情的好轉,應該讓快遞員進小區,給予居民更多方便的服務。甘水橋社區的市民馬先生則表示讓快遞員進小區,居民就有更多選擇,比如讓快遞員將包裹放在家門口,待其離開自己再開門取件,完全可以實現“無接觸配送”。

采訪途中,一位防護服、面罩、口罩一應俱全,“全副武裝”下樓取件的市民楊女士主動找到記者,訴說了自己的經歷。她表示,自己的妹妹在疫情防控期間網購了一套價值2000多元的化妝品,取件時讓快遞員放置在小區門口的貨架上,取貨時卻發現包裹遺失了。由于體諒快遞員的辛苦工作,便沒有繼續追責,想要求助警察又覺得在特殊時期有些浪費警力,只好自認倒霉。而如果快遞員可以提供14天未離京的證明,就應該允許他們進入小區投遞,既方便,也可以讓丟件事件不再發生。“像我們這樣網購多的人,一趟一趟下來取件跟趕集似的。而且大家聚在這兒也不安全啊。”楊女士激動地說。而疫情防控期間,由于居民購買的生活物資偏多,所以不乏有米面油、礦泉水等大件包裹,不少居民只能一點一點將包裹搬回家。

也有居民表示不太支持快遞員進入小區投遞。家住皇姑墳西小區的劉大爺表示,經常宅在家里不利于身體健康,自己下來取件還能順便活動筋骨,而且居民仍應警惕疫情反復,讓快遞員進入小區不利于疫情管控。而在華世隆國際公寓附近散步的杜先生則表示應該根據政策,動態調整快遞員進小區的政策。“國家已經開始允許快遞員進小區了,那么作為市民我們應該支持國家政策。”杜先生說。

日前,《中國新聞周刊》在微博上發起了針對“是否應該讓快遞員進小區”的投票,有47%的網民認為應該允許快遞員進入小區配送,而35%的網民認為應該送至小區門口的置物架。

各地推新策 助力快遞員進小區

北京目前尚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機制,而其他省份已經推出各項措施,保障快遞員在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進入小區投遞。如遼寧省規定,低風險地區全面恢復正常寄遞投遞秩序。中風險地區在強化郵遞員、快遞員健康防護管理基礎上,允許其進入小區。高風險地區為郵遞員、快遞員取件投遞提供相關便利措施,不得一刀切禁止取件和投遞。湖南省長沙市日前也明確,只要快遞員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并登記后,便可進入小區投遞快件。長沙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沙市已形成快遞企業、市郵管局、區督查組、街道、社區分級反饋機制,超95%未發現疑似及確診病例的小區,均允許快遞員有序進入。

上海在2月底便在部分小區試點允許快遞員進入。此后上海市防控辦地區組和交通口岸組發布通知,明確投遞員在正確佩戴口罩,出示綠色“隨申碼”并配合完成體溫檢測正常后,可進入小區進行非接觸式投遞。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何應澤之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比如讓快遞員經過檢測后領取統一的健康碼,或是辦理小區出入證,或劃定指定快遞集市區域,搭棚開放。在這樣的基礎上,保證快遞員都能進入小區投遞。”得當的措施讓上海市在3月初快遞員復工率只有85%的情況下,就達到了去年120%的日均投遞量。

北京日前也制定并發布了復工復產的10條保障措施,允許和規范快遞、外賣人員進入社區(村)利用無接觸配送設施進行配送。措施要求,要嚴格落實企業員工“上崗必檢”“歸班回檢”等疫情防控措施,優先為一線快遞、外賣人員配備防護物品。

在走訪中,北京繡菊園小區的安保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接到有關逐步開放快遞員進小區的相關通知,也不太清楚相關政策。而在北京和平里街道興化社區,已經開始允許快遞員進入小區進行投遞。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只要快遞員向工作人員提供健康碼和14天在京的行程證明,就可以進入小區進行無接觸配送。“我們小區有兩個開放的大門,據不完全統計,每天每個門都有近百名快遞員進入小區進行投遞。”工作人員說道。

4月16日下午,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召開。北京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徐穎表示,本著有序放開、確保安全的原則,由社區、村為符合條件的人員辦理小區出入證,做好登記備案,相關人員持出入證件,健康寶綠碼且體溫正常的,可允許進入小區,實施無接觸配送。

這也意味著,將有更多的社區大門,逐步向快遞員們打開。

首頁